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其他国家领导人生平与思想研究
给纪念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的贺信
发布时间: 2012-09-06    作者:李铁映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2-09-06
  字体:(     ) 关闭窗口

  今年61日是胡乔木同志诞辰100周年,欣闻当代中国研究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召开纪念座谈会,特致信表示祝贺。

  乔木同志是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他自1941年起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秘书,直至1966年,长达25年。“文化大革命”中,他受到冲击,于1975年被任命为国务院政治研究室负责人,积极投入邓小平同志领导的全面整顿工作。粉碎“四人帮”后,他先后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毛泽东著作编委会办公室主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等职,为党中央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乔木同志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早在延安时期,他就协助毛泽东同志编辑过供党的高级干部学习和研究使用的《六大以来》、《六大以前》等重要历史文献,并参加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称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土地改革中各阶级的划分及其待遇的规定(草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党的八大主要文件、《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等重要文件和文章的起草,还为《解放日报》、新华社撰写和修改了大量社论、评论和新闻。他参加了《毛泽东选集》的编辑工作,为整理毛泽东文稿付出了大量心血。

  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后,乔木同志的才华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发挥。他在197810月发表《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一文,参加了邓小平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也称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党的十二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的起草,并在邓小平同志主持下,负责起草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也称第二个历史决议)。他还领导了《毛泽东选集》第二版的修订,协助邓小平同志审定了《邓小平文选》,指导了《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的编写,参与审定了《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一书,为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推动改革开放、科学阐释和宣传毛泽东思想贡献了全部智慧。

  乔木同志是百科全书式的领导干部,被许多社会科学工作者视为良师益友。他在“四人帮”粉碎后不久,即出任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基础上成立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首任院长。他明确提出中国社科院的办院方针,大力推动全院乃至全国社会科学界制定短期和长远科研规划,积极扩充研究所,为中国社科院后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乔木同志治学严谨,工作勤恳,待人谦虚,具有高度的党性,是我学习的榜样。现在,我们党已走过90年的风雨历程,共和国也已度过了62个春秋,胜利无比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但也要看到,我们用市场经济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党的建设,毕竟经验不足,面临不少问题和挑战,需要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继续探索。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当发扬乔木同志的探索精神,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做出自己的贡献。

    1. 胡乔木:太阳下的赤子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