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
发布时间: 2010-09-14    作者:杨尚昆    来源:国史网 2010-09-14
  字体:(     ) 关闭窗口


  进行现代战争,仅仅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训练,把人和武器结合起来,更好地掌握现代武器装备。军队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是毛泽东同志的一贯思想和我军的传统。我军干部、尤其是中高级干部,科学文化水平和现代战争的要求很不适应,而不具备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要组织指挥好合成军队的作战是不可能的。邓小平同志从1975年以来,反复强调:“在没有战争的条件下,要把军队的教育训练提高到战略地位。”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军委根据这一指导思想,逐步制订出一系列加强教育训练的措施。强调教育训练要以干部为重点,大力加强军事院校建设,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强调从军事、政治、科学文化各个方面全面加强和发展,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要从实战出发,进行严格的正规的系统的训练,提高部队在现代战争条件下的合同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电子对抗能力,后勤保障能力和野战生存能力。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育、四项基本原则和四项根本保证的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实现政治教育规范化、系统化,联系实际,改造思想,提高觉悟。要运用多种形式,组织干部战士学习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尽快改变部队科学文化落后的面貌,努力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合格的指挥员、战斗员。
  进行精简整编、体制改革,是加强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提高战斗力的一项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历来重视“精兵简政”。邓小平同志一再指出,兵贵精,不在多。近年来,党中央、中央军委以很大的决心压缩兵员,提高质量,并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制定进一步体制改革的方案,恢复和健全正规化的各项根本制度。精简整编和改革体制,要贯彻精兵的原则,合成的原则,平战结合的原则,提高效能的原则;要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加强组织纪律性,改进领导作风和工作方法。努力把我军建设成为机构精干、指挥灵便、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反应快速、效率很高、战斗力很强的现代化合成军队。
  未来反侵略战争依然是人民战争,只有在党的领导下,军民团结,共同战斗,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军同人民群众鱼水相依,关系融洽亲密。建国以后,由战争转入和平环境,加上不少部队进驻城市,住进营房,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相对地减少了。近几年来,我们逐步摸索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军政、军民团结的好形式。特别是军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大大改善和加强了军民团结,战争年代那种亲如鱼水的军民关系,又重新出现了。军队参加社会主义建设,做群众工作,不仅是我军应尽的职责,而且是锻炼提高部队战斗力的重要课堂。引滦入津工程就生动地说明了这个问题。我军平时和人民并肩共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战时就一定能够携手打败任何强大的敌人。
  让我们高举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始终不渝地坚持和发展毛泽东军事思想,为把我军建设成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而努力奋斗!
  《人民日报 》1983.12.26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