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创新思维方法的本质特征
毛泽东创新思维的方法与途径之间密切关联,有着共同的本质属性与特征,即科学性、实践性和群众性。
科学性。毛泽东一贯重视对哲学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认识论、方法论的研究,并在这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创新思维方法正是他这方面思想的具体体现。这就决定了科学性是其必然特征。
实践性。在毛泽东看来,“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⑧人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检验和发展真理。他历来反对“纸上谈兵”。事实上,他的创新思维方法都离不开实践,都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展开的。
群众性。毛泽东始终采取与人民群众休戚与共的立场,强调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就决定了其创新思维的动机、性质和内涵。他注重吸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相信不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只要依靠群众,办法总是有的。胡乔木回忆说,毛泽东“有些认识最初也并非正确无误……。但是他有一个极大的优点,能集思广益,博采众长,知错即改,缜密比较,科学概括,最后形成并提出更为全面、更为正确的思想观点或重大决策。”⑨群众性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鲜明特征。
毛泽东的创新思维方法是其世界观、认识论的生动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今天,我们正站在历史发展的新起点上,面临着工业化、市场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的难得发展机遇和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实现各方面的科学发展和伟大的民族复兴,就更加需要创新思维。(作者单位:渭南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化传播系)
注释
①⑤⑥⑦《毛泽东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9,261,392~393,299页。
②金冲及:《毛泽东传(1893~1949)》,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714页。
③⑧《毛泽东著作选读》,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49~50,100页。
④《毛泽东书信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548页。
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