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的创新思维方法及本质特征
发布时间: 2010-09-03    作者:党旺旺    来源:《人民论坛》 2010-09-02
  字体:(     ) 关闭窗口

  1958年,毛泽东的同学好友周世钊(时任湖南省副省长)曾给他写信,谈及自己“缺乏从政经验”,有“临事而惧”之感,毛泽东回信鼓励说:“我认为聪明、老实二义,足以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聪谓多问多思,实谓实事求是。持之以恒,行之有素,总是比较能够做好事情的。”④只要多调查研究和抱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创造性的做好工作。1961年在广州会议上,毛泽东进一步强调自己历来的经验是,“凡是忧愁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调查研究,一经调查研究,办法就出来了,问题就解决了。”⑤可以说,调查研究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勤学习,重借鉴,在学习借鉴中创新。善于创新者必然善于学习。毛泽东一生酷爱读书,举凡哲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经济、军事、宗教、科技、艺术等等无不涉猎,在很多方面有相当造诣。在学习中借鉴,在借鉴中创新,这是他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他说自己写《新民主主义论》时,就把《共产党宣言》不知翻阅过多少次。为了写《实践论》、《矛盾论》,他曾集中研读了一些中外哲学著作。因为要写《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他也认真研读了一些西方资产阶级的军事学著作。为了借鉴历史经验,他又把郭沫若写的《甲申三百年祭》定为延安整风的必读材料,提醒全党决不能走李自成的失败之路。他还经常借用中国古书中的文章、诗句和典故,来阐明和概括党的思想理论、政策原则和工作方法,形象生动,令人耳目一新。
  1956年他在《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中讲到,研究问题最有用而且必须应用的方法是“古今中外”法。即用古例今,用今解读古,用外国的说明中国的,也用中国的研究外国的。毛泽东思维敏锐,多谋善断,而且思想深邃,理论成果丰硕,其创新不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博览群书,善于学习、借鉴,能做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在总结中创新。及时正确地总结经验教训,将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以形成新的理论概括和方针政策,这是毛泽东创新思维的又一个基本方法。毛泽东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去搞军事,要去打仗。后来自己带人打起仗来,上了井冈山。……总结了十六个字的打游击的经验:‘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⑥他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在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中,认识和掌握了人民战争的规律。
  延安时期,是毛泽东理论创新的高峰时期,他先后写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等一大批理论著作。他说这些著作“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因为……没有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比较,还没有充分的经验,还不能充分认识中国革命的规律。”⑦这些著作就是对以往斗争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与理论概括。而1956、1957年写的《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所做的总结概括。如果不是善于及时总结经验,深化提升认识,就不可能产生这些重要成果。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