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现妇女经济权利的基础及途径
毛泽东指出,妇女经济权利的实现离不开自身参与生产劳动,只有确立妇女自身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才能实现其经济权利。而如何确立妇女的经济地位,必然离不开整个社会的解放以及妇女自身的解放。以此为基础,在法律制度上确立妇女的经济权利。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初便已认识到法律是争取妇女权利的必要武器。他在抨击湖南省军阀炮制的省宪法草案的文章中,揭露省宪法不过是愚弄人民、巩固封建割据的遮羞布,它在人民的权利方面规定得不够,应作“根本性质的”修改。其后,他又认识到符合妇女经济利益的法律制度的建立必须依赖于人民民主政权的建立。这是实现妇女经济权利的社会制度基础。
在具体的实现途径上,毛泽东提出了发动、组织和联合妇女,参加斗争,在斗争中实现自我觉醒。在具体的做法上,需要培养妇女干部,发挥妇女组织的作用,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
四、对当今研究妇女问题的启示
毛泽东关于妇女经济权利的论述,对于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激发妇女创业精神和生产热情、树立正确的择业择偶观等都具有重要的影响。此外,他的思想对于当今在社会性别主流化中确立两性社会伙伴关系、对妇女问题进行分层研究、实现生育社会化、妇女经济权利的实现主体等问题的研究也都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一)建立两性社会伙伴关系
在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始终把妇女作为人民的一部分,把妇女解放作为社会解放的一部分,提出妇女经济权利的实现和整个无产阶级的解放以及民族的解放是紧密相连的,而不能割裂开来,不能将妇女的经济权利特殊化,更不能将其同男性的经济权利对立化,而是要获得男性的支持,否则无法实现妇女的经济权利。毛泽东在给中央妇委的信中说:妇女的伟大作用第一在经济方面,没有她们,生产就不能进行,边区妇女工作之少成绩,我看主要在没有注意经济方面,提高妇女在经济生产上的作用,这是能取得男子的同情的,这是与男子的利益不相冲突的,从这里出发,引导到政治上、文化上的活动,男子们也就可以逐渐同意了。离开这一点就很勉强。
毛泽东的这一思想对于解决当前妇女运动中的一些采取男女对抗的错误做法有一定的纠偏意义,对于实现社会性别主流化、建立两性社会伙伴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
(二)对妇女问题分层研究
在研究中国妇女经济权利的实现时,毛泽东将其进行了分层研究。l927年在分析了经济对农村妇女地位的影响后,认为“夫权这种东西,自来在贫农中就比较地弱一点,因为经济上贫农妇女不能不较富有阶级的女子多参加劳动,所以她们取得对于家事的发言权以至决定权的是比较多些。至近年,农村经济益发破产,男子控制女子的基本条件,业已破坏了……妇女抬头的机会已到,夫权便一天一天地动摇起来”。这种对妇女的阶级分层的研究方法是毛泽东阶级分析方法的重要内容之一。
此外,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群体的不同现实需求,提出了不同的经济权利实现战略。在土地革命时期,针对农村妇女丧失土地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资料的现状,提出应赋予农村妇女以土地所有权;针对陕甘宁边区农村妇女脱离生产劳动致使其家庭经济地位低下的问题,毛泽东发动妇女参加到生产劳动中去;在革命成功,工作重心转移到城市建设时,针对家庭妇女的就业率低的问题,毛泽东号召家庭妇女走出家庭,参加工作,以行政手段和法律制度推动了相当一部分妇女的就业。
这种分层研究方法对于今天从事妇女问题研究的学者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所表现出的社会主体多元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社会规范多元化的背景下,妇女内部的分层也是很复杂的,对其进行分层研究极其必要。
(三)生育劳动的社会化问题
青年时期的毛泽东提出,要解决男女不平等问题,惟一的途径就是“经济各自独立”和“儿童公育”,并主张将女性两种劳动(生产和生育)社会化。在《关于赵女士自杀事件》的一篇评论中,毛泽东就指出:“虽然两性的体力本来相当,但女子不能在生育期间工作,于是男子便乘她这个弱点,蹈瑕抵隙,以服从为交换条件,而以食物噢咻之……所以,应在社会方面有儿童公育的设施。”这尽管只是青年毛泽东在生育劳动社会化方面对未来社会的一个设想,但在妇女解放刚刚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国,提出这一未来社会的生育问题解决措施,具有很高的前瞻性与预见性。
(四)妇女经济权利的实现主体问题
在妇女解放的主体问题上,中国与西方走的是一条不同的道路,中国妇女主要从外在方面求得解放,并以革命的形式表现出来;中国女性自身缺少为获取女性权力所应当具有的主体意识、素质、要求以及奋斗过程。有学者甚至认为,中国妇女从来都不是妇女解放的主体,因此称之为“父系的女性主义”,其核心问题就是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始终缺乏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参与,始终是以男性为中心的。所以,要实现妇女的经济权利,必须唤起妇女自身的主体意识。正如毛泽东所讲:菩萨要农民自己去丢,烈女祠节孝坊要农民自己去摧毁,别人代庖是不对的。朱德对此也有论述,他在谈到根据地的妇女解放问题时提出:“中国妇女要真正能够独立地生活,就必须首先打破经济的束缚,积极参加社会各部门的生产,妇女的解放不能依靠男子,只能依靠自己,依靠自己的生产运动”、“妇女在后方积极生产……也是为了解放自己”。所以说,妇女们只有自觉地积极投身革命和社会建设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向社会展示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才能够不断争取并逐步获得一系列应有的权利和地位。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妇女研究中心,陕西西安7100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