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苏共“二十大”后毛泽东对斯大林问题的思考
发布时间: 2010-03-11    作者:李捷    来源:《国史静思录》 2010-03-11
  字体:(     ) 关闭窗口

  1956年初春,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发生了一个重要事件,就是苏共“二十大”对斯大林错误的揭露。这次会议,既有促进思想解放的积极方面,也给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在毛泽东的主持下,中国共产党对苏共“二十大”给予恰如其分的、积极的肯定,同时也以各种方式抵制和克服其消极影响。回顾毛泽东当年对斯大林问题的一系列思考,对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

  1956年2月14日至25日,苏联共产党召开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是苏共在斯大林逝世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期间,赫鲁晓夫作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不久,这个报告在西方世界披露出来,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同年6月和10月,波兰和匈牙利相继发生严重的政治事件。

  面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变动,毛泽东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的是斯大林的个人崇拜等问题得到揭露,忧的是列宁主义的地位受到削弱。毛泽东曾经说:批评斯大林这个事情怎么看?我看也有两重性。揭露对斯大林的迷信,揭开盖子使人解放,这是一个解放运动;但是因为揭的办法不对,没有好好分析,一棍子打死,这样的办法,在几个月里,引起世界的几次大风潮,后来又引起波匈事件,所以有它错误的方面。

  毛泽东认为,斯大林犯错误的思想根源,首先是主观认识脱离了客观实际。1956年8月30日,他在中共“八大”预备会议第一次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所谓犯错误,就是那个主观犯错误,那个思想不对头。我们看到的批评斯大林错误的许多文章,就是没有提到这个问题,或者很少提到这个问题。斯大林为什么犯错误呢?就是在一部分问题上他的主观跟客观实际不相符合。”

  毛泽东还进一步指出斯大林在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形而上学。1957年1月,他在各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斯大林有许多形而上学,并且教会许多人搞形而上学。他在《苏联共产党(布)历史简明教程》中讲,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有四个基本特征。他第一条讲事物的联系,好象无缘无故什么东西都是联系的……他第四条讲事物的内在矛盾,又只讲对立面的斗争,不讲对立面的统一。按照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面是斗争的,又是统一的,是互相排斥的,又是互相联系的,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的。苏联编的《简明哲学辞典》第四版关于同一性的一条,就反映了斯大林的观点。”

  在正确指出斯大林错误的同时,毛泽东对赫鲁晓夫等过分指责斯大林的所谓“个人品质”问题,尤其是由此造成的思想混乱,也深感忧虑。他多次强调,对斯大林要三七开。苏联发生的错误,包括斯大林的错误,是部分性质的,暂时性质的,是可以纠正的。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重申:“中央认为斯大林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总起来还是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按照这个分寸,(中央)写了《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三七开的评价比较合适。斯大林对中国作了一些错事。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的王明‘左’倾冒险主义,抗日战争初期的王明右倾机会主义,都是从斯大林那里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先是不准革命,说是如果打内战,中华民族有毁灭的危险。仗打起来,对我们半信半疑。仗打胜了,又怀疑我们是铁托式的胜利,1949、1950两年对我们的压力很大。可是,我们还认为他是三分错误,七分成绩。这是公正的。”

  毛泽东的上述论述,对于解放思想、稳定人心起了重要的作用。

    1. 季春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国家治理的实施路径探析
    2. 毛泽东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开拓与奠基
    3. 批转地方经验:毛泽东关于新中国制度创设的探索
    4. 毛泽东领导新中国武器装备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路径
    5.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对国家工业化的探索及基本经验
    6.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以我为主”学习外国文化的战略思考
    7. 毛泽东政治协商的价值目标、基本职能与中国特色
    8. 毛泽东关于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方法论及其当代价值
    9. 毛泽东领导创建人民战争战略基地的历史考察
    10. 论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基本原则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