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思考之三: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具有诀定我们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
如何保证老一辈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培养和造就干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毛泽东考虑防止"和平演变"的具体措施的又一个重要问题。1964年6月16日,毛泽东在北京召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了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他说,帝国主义说,对于我们的第一代、第二代没有希望,第三代、第四代怎么样?有希望。帝国主义的话讲得灵不灵?我不希望它灵,但也可能灵。就在这次讲话中,他还具体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应当具备的条件。随后不久,他又指出"为了保证我们的党和国家不改变颜色,我们不仅需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而且需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帝国主义的预言家们"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或者第四代身上。我们~定要使帝国主义的这种预言彻底破产"。他要求全党一定要从上到下地、普遍地、经常不断地注意培养和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样,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实际上把培养接班人作为-个极其重要的战略问题,提到党和国家的议事日程上,要求培养造就出一批又一批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虽然毛泽东在论述这个问题时还留有"左"的痕迹,但从总体上说,他提出的这些重要思想,确实指明了对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至关重要的根本大计,是防止"和平演变"的一个重要保证。
正如毛泽东所强调的,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就是将来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能不能继续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家手中的问题,就是我们的子孙后代能不能沿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道路继续前进的问题,也就是我们能不能胜利地防止修正主义在中国重演的问题。他特别指出,这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命运的生死存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这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革命接班人的问题,不仅具有长远意义的极端重要性,而且也是一个现实的紧迫任务。
毛泽东还总结了国际的和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阐述了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要具备的五项条件。毛泽东提出接班人的条件,是有机联系的一个整体要求,是对坚持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骨干的基本要求。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能够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是革命接班人条件的核心内容。马列主义是中国革命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这已被中国革命的全部历史所证明。在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中,同样需要马列列主义作为指针,因为马列主义也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离开了马列主义的指导,就不会有正确的社会主义实践。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也只有依靠马列主义这一理论武器,才能明辨是非,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毛泽东十分强调青年人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所以他反复教育干部要懂得一些马列主义,懂得多一些更好,就是要搞马列主义,不搞修正主义。第二,强调要为大多数群众谋利益,是无产阶级政治家必须具备的政治品格。立党为公还是立党为私,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根本标志。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共产党人必须确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党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前后,毛泽东充分意识到在执政的条件下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不断告诫全党要警惕由人民公仆变成社会主人的危险。而帝国主义把"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代、第四代身上,也是估计到新的一代的生长环境,有可能淡忘和背离老一辈所培育的革命传统。所以,毛泽东十分重视对年轻一代的教育,他在1963年同一个外国代表团谈话时就说过:现在我们的年轻人不知道过去的困难,没有经过阶级斗争的锻炼,要靠老一辈的人把过去的经历告诉他们对他们进行教育。在毛泽东看来,是为大多数群众谋利益还是为少数人谋利益,是搞马列主义还是搞修正主义的一个根本区别。第三,特别提出革命接班人还要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这主要是善于团结大多数人,有民主作风和自我批评精神。这对一个领导骨干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