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还存在着阶级斗争?阶级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表现了哪些新的特点?在这个新的历史时期里还要不要运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关系到像我们这样的国家能不能坚持社会主义,防止和反对"和平演变"的重大理论和实践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能够对西方"和平演变"策略始终保持清醒地认识并采取坚定的对策,最根本最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毛泽东在这方面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比如,毛泽东对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形势的变化迅速作出了正确的判断,指出现在的情况是: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性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并没有结束;还有反革命,但是不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在新的生产关系下面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他在谈到新时期阶级斗争的特点时又指出,这种斗争是长时期的、曲折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个基本估计,是符合实际的,反映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的基本特点。又如,为了认识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毛泽东总是提醒人们要正确分析国际和国内的阶级斗争状况。他在1958年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里就说对"现在一方面有社会主义世界同帝国主义世界的严重的阶级斗争;另一方面,就我国内部来说,阶级还没有最后消灭,阶级斗争还是存在的。这两点必须充分估计到。"历史和现实证明,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往往是同国际上的阶级斗争互相配合,互相呼应的。这是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并且也使这种斗争呈现出错综复杂的局面。毛泽东在考察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问题时,总是把国内的阶级斗争同国际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并且提醒人们对这两个方面都要充分估计到,这无疑是十分正确和深刻的。再如,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长期存在的这种阶级斗争的基本内容是两条道路斗争,即走社会主义道路还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他强调指出:要好好地认识这个问题,研究这个问题,要提高警惕,不然的话,我们这个国家还是会走向反面,即走向资本主义。如果我们麻痹大意,资产阶级就会夺取政权,复辟资本主义。这就告诉我们,以两条道路斗争为基本内容的阶级斗争的中心问题仍然是政权问题,是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斗争。国内外敌对势力依然是从夺取政权入手,来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社会性质。列宁指出:"谁要是仅仅承认阶级斗争,那他还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他还可以不超出资产阶级思想和资产阶级政治的范围。……只有承认阶级斗争,同时也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的人,才是马克思主义者。"在我国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的情况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维护其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就是-项长期的带根本性的任务。毛泽东正是基于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作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反对帝国主义"和平演变"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同时,毛泽东指出,阶级斗争往往是以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为先导,这在社会主义时期表现得尤为明显。毛泽东曾经说过:"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这是正确地反映阶级斗争的一条客观规律。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那些敌视社会主义的势力总是采用"夺权先夺人,夺人先夺心"的策略,从意识形态方面入手,攻击和否定马克思主义,丑化党和社会主义制度,鼓吹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蛊惑人心,煽动群众,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结成"政治反对派",进行旨在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斗争。而国际敌对势力加紧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也主要是搞"攻心战",大力强化意识形态渗透,通过各种渠道传播西方资本主义的思想观念和政治模式,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从而导致社会动荡,政局失控,达到不战而胜的日的。毛泽东曾经说过"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的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咱这是从全局上分析估量了国际国内的阶级形势和阶级斗争的特点,而做出的一个符合实际的深刻的判断。因而,意识形态的阵地社会主义思想不去占领,资本主义思想就一定会去占领。这是没有调和的余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