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1956年,毛泽东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富有民族风格的口号,并把它确定为党指导科学文化工作的基本方针。
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有两种不同的方法,这就是"放"和"收"。"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发表不同意见之间的相互争论和相互批评,既有批评的自由,又有批评批评者的自由;对于错误的意见,不是压服,而是说服,以理服人。"收",就是不许人家说不同的意见,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历史经验表明,前者是发展人民民主,繁荣科学文化的正确方针,后者是压制人民民主,窒息科学文化的错误方针。我们党的"双百"方针就是反对"收"、主张"放"的方针。
"双百"方针体现了人民内部在宪法范围内有充分的言论自由。毛泽东明确指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范围之内,各种学术思想,正确的、错误的,让他们去说,不去干涉他们。有那么多的学说,那么多的自然科学;就是社会科学,这一派、那一派,让他们去说,在刊物上报纸上可以说各种意见。他认为,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禁止另一种风格,另一种学派,有害于艺术和科学的发展。艺术和科学中的是非问题,应当通过艺术界科学界的自由讨论去解决,通过艺术和科学的实践去解决,而不应当采取简单的方法去解决。这样做有利于人们自由地进行科学文化和艺术的创造和探索,有利于它们的顺利发展。
毫无疑义,党的"双百"方针是发展真理的方针。唯物辩证法认为,美与丑、善与恶、真理与谬误,总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这是人类发现和发展真理的客观规律。"双百"方针提倡、鼓励学术上自由讨论,就是要通过这种讨论来发展真理,克服谬误。如果我们只容许放香花,不容许放毒草,禁止人们同谬误、丑恶的东西见面,那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单打一,见不得世面,唱不了对台戏。如果我们不懂得封建的、资产阶级的东西不同这些东西接触并进行斗争,马克思主义的阵地是难以巩固和发展的。毛泽东把这比作种牛痘,把一种病毒放到人体里面去,在人体内部实行"细菌战"使人体产生一种免疫力。事实证明,在温室里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当然,在我们社会,香花必须占主体,不能让毒草到处泛滥。不容许放草是不对的,不容许人们同毒草作斗争也同样是错误的。这就是毛泽东所强调的"双百"方针"是一个人民内部教育自己和发展自己事业的方针"。
由上可见,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表明了我们党真诚地希望在科学技术和文化领域实行民主,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和文化艺术工作者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强国的积极性,繁荣科学文化。这里要着重指出,这一方针所蕴涵的对学术与政治关系的正确处理,对科学文化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如何正确处理学术与政治既区别又联系的关系,这是发展学术常常遇到的问题。由于我国受长期封建社会的影响,加上苏联曾发生过用政治粗暴干涉学术的错误的影响,又使得这个问题更加突出。毛泽东认真总结吸取国内外科学文化发展上的经验教训,一方面把学术和政治作了严格区分,主要表现为:一是尊重学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尊重知识分子劳动的特点,允许学术研究的自由,不以人废言;二是党对学术性和艺术性的问题,不应当依靠行政命令来实现自己的领导,更不能乱贴政治标签,而是提倡自由讨论和自由竞赛来推动科学和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不否认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把二者绝对割裂开来也是错误的。毛泽东明确说"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是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的政治路线的。为艺术的艺术,超阶级的艺术,和政治并行或互相独立的艺术,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当然,这里是就文化学术与政治的关系而言,绝不能把二者等同或混淆起来,但必须肯定,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是一个客观存在,是不能回避的事实,问题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政治标准。
就字面看,"双百"方针是没有阶级性的,无产阶级可以利用它,资产阶级也可以利用它。所谓香花和毒草,不同的阶级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标准。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看,究竟什么是我们辨别香花和毒草的标准呢?为了帮助人民发展对于各种问题的自由讨论,毛泽东提出了在我国人民的政治生活中判断人们的言论和是非的六条政治标准,并指出"这六条标准中,最重要的是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两条"。他说."大多数人有了明确的标准,就可以使批评和自我批评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就可以用这些标准去鉴别人们的言论行动是否正确,究竟是香花还是毒草。这是一些政治标准。为了鉴别科学论点的正确或者错误,艺术作品的艺术水准如何,当然还需要一些各自的标准。但是这六条政治标准对于任何科学艺术的活动也都是适用的。在我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里,难道有什么有益的科学艺术活动会违反这几条政治标准的吗?"这些标准为开展各种自由讨论指明了方向,对发展科学文化有深远的意义。40多年来我国政治生活的实践表明,这六条政治标准是正确的。
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的同时,还积极倡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当然,这种指导不是教条主义的。教条主义不仅不能推进科学文化的发展,而且它本身就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深刻理解作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即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是为认识和发展真理开辟道路,对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热切希望知识分子要注意学习马列主义,深入工农大众的社会生活,自觉依照无产阶级的世界观改造自己。
在这里,毛泽东还提出要巩固和扩大马克思主义的阵地问题。他在40多年前就敏锐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之间在意识形态方面谁胜谁负的斗争,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才能解决。他说"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在这一方面,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谁胜谁负的问题还没有真正解决。无论在全人口中间,或者在知识分子中间,马克思主义者仍然是少数。因此,马克思主义仍然必须在斗争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还是这样。"如果说,毛泽东是根据40多年前中国社会情况作出这样的论断,加上1957年以来我们犯过阶级斗争扩大化的错误,人们对这个论断还有疑问的话,那么,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40多年来国际国内在这方面出现的如晦风雨,充分证明毛泽东上述论断的正确性和深刻性。"如果对于这种形势认识不足,或者根本不认识,那就要犯绝大的错误,就会忽视必要的思想斗争。“毛泽东40多年前的告诫,今天读来仍然十分亲切。因此,我们要有明确的阵地。当然,这种思想性质的斗争应该是充分说服力的,以理服人,而不能采取粗暴的强制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