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毛泽东倡导的第三次国共合作、争取海峡两岸和平统一的构想,贯穿了一个基本原则,这就是: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必须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美国无权干涉。在毛泽东看来,台湾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的根源,在于美国对台湾的霸占及其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庇护和支持。美国必须从台湾撤军,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美国只要走人,台湾问题就会得到比较容易的解决。1958年发动的震惊世界的金门炮战,就是毛泽东为“抵美联蒋”而进行的一场神奇的炮战。
自1954年美国与蒋介石集团签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后,完全把台湾置于它的“保护”之下,并阴谋使之朝着“两个中国”的方向发展。为此,美国竭力加强台湾的防务,从各方面强化台湾的反共实力。经济上,仅1956-1957年美国对台经援就达1.08亿美元;军事上,派遣大批军事人员进驻台湾,其中军事顾问最多时达到二千六百多人,海军在台设立了永久性的海军基地,部署以大陆腹地为目标的地对地导弹,并对蒋军进行优良武器装备和训练;政治上,包括美国副总统尼克松在内的政要人物频频赴台活动,加紧美蒋勾结。为了把台湾完全纳入美国的全球战略,美国胁迫国民党军队从金门、马祖撤离,使台湾、澎湖远离大陆,从而在政治上、地理上割断台湾同大陆的联系,以达到其“划峡而治”和制造“两个中国”的目的。这是十分阴险的一着。
还在1954年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之后,毛泽东就抓住时机,及时地把台湾问题提到全世界人民面前,要求美国从台湾撤军。在中国的努力和国际舆论的压力下,1955年8月美国不得不同意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台湾问题。但由于美国缺乏诚意,1957年中美大使级谈判中断。为了争取一个有利于国内建设的外部环境,并促使台湾问题早日得到解决,毛泽东一直在寻找时机,逼使美国重新谈判。1958年夏爆发了美国武装干涉中东的事件,毛泽东决定抓住这一机会,在台湾问题上采取行动,一方面,造成声势支持中东人民的反美斗争,使两个地区的斗争互相支持和配合;另一方面,也为了打击美国“划峡而治”和“两个中国”的阴谋,惩治国民党军队的嚣张气焰。(注:中东危机发生后,蒋介石集团积极支持美国侵略黎巴嫩,并企图利用这一时机作反攻大陆的准备,大量增兵金门、马祖。这时金门蒋军由3万人增至10万人,马祖军队由6000人增至4万人。两地兵力占台湾兵力1/3。国民党空军也频繁向福建等沿海地区进行侦察轰炸,空投特务等。台湾当局并于8月6日宣布,台、澎、金、马地区进入紧张战备状态。)
经过周密的调查和部署,于1958年8月23日,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军委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开始对国民党金门防卫部队和炮兵阵地等军事目标实施炮击,封锁金门岛,中断台湾方面的补给。
在炮击金门的战斗中,毛泽东以高超的指挥艺术,巧妙地运用了“直接对蒋,间接对美,联蒋反美”的策略,既进行炮战又不急于拿下金、马,有意识地将金、马留给蒋介石当局,以保留一条联结大陆同台湾的纽带。这使我在炮战中完全掌握了主动权,达到了预期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