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论坛|人文社区|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文化大革命"与毛泽东
发布时间: 2010-03-03    作者:金春明    来源:《大变动年代的探索》 2010-03-03
  字体:(     ) 关闭窗口

  20世纪中国,最大的历史之谜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毛泽东什么要发动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而且能号召动员亿群众加入其中,形成波澜壮阔之势,并且延续达十年之久?研究这个。题,当然要首先充分肯定伟大领袖毛泽东个人的崇高威望飞卓越才能巨大的影响力。但是,我们又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里。因为,正如革命导师恩格斯所说"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正是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①这就是说,要解开这个历史之谜,最重要的不仅要研究伟大领袖的个人欲望和动机,而且更应该深入发掘和探讨这种个人欲望和动机所赖以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它所反映出来的特定的历史潮流。这应该成为我们研究这个中国现代史上最大历史之谜的指导性的思路。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343-344页。

一 "文化大革命"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文化大革命"发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不是偶然的。60年代在中国和世界都是一个不平静的年代。具体说有以下五个重要特点:

   1全球冷战对峙的热化期

  从美驻苏大使乔治·凯南在《外交》杂志上发表阐述对苏实行遏制政策的文章和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富尔顿的演说开始,一直到苏东剧变为止的40多年,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冷战对峙时期。从全球体上说是础,就是没有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但就局部来说,热午来没有停止过。在时冷时热、曲曲折折的发展过程中,60年代是个化期,几次接近全球热战的边缘。除了朝鲜战争之外,几次尖锐碰撞的大事件都发生在60年代。如柏林墙事件发生在1961年,古巴导弹危机事件发生在1962年,直接导致越战升级、战火烧到中国南大门的北部湾事件发生在1964年。这类事件在1953年朝鲜停战后没有,在70年代和80年代也没有。如果再加上1965年印度尼西亚的苏哈托政变,还有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事件,60年代确实是一个多事之秋。所以说,60年代是国际关系紧张、两大阵营斗争的高峰期,是一种特殊的全球大气候。

  2.世界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期

  逐渐觉醒的亚非拉地区广大群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纷纷展开了规模巨大的民族解放运动,各个被压迫、被奴役的国家纷纷宣告独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市巴亭广场发布《独立宣言》宣告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开始,这场民族解放运动持续了30余年。到70年代后期,由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花几百年时间构建的全球殖民体系终于瓦解了。而在这30多年中,60年代是高潮。据二份统计资料显示:40年代(1945年8月到1949年底)独立的国家共14个,其中12个在亚洲I;50年代独立的国家共8个,2个在亚洲,6个在非洲:60年代独立的国家46个其中33个在非洲,占72%;70年代以后又呈下降趋势。而在60年代独立的国家中,70%以上是在前5年。

  民族解放运动不仅在亚非拉轰轰烈烈,在西方世界也十分活跃。其中特别突出的是美国的黑人运动。大家记得毛泽东曾在1963年8月8日和1968年4月16日两次发表声明,支持美国黑人的抗暴斗争,这是很罕见的。声明说:美国黑人斗争的迅速发展是美国国内阶级斗争和民跌斗争日益尖锐化的表现。美国黑人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不仅是被剥削、被压迫的黑人争取自由解放的斗争,而且是整个被剥削、被压迫的美国人民反对垄断资产阶级残暴统治的新号角。这场黑人的斗争风暴发生在美国国内,是美帝国主义当前整个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一个突出表现。①

   ①这是从全球形势看60年代不同于其他年代的一个重大特点。

   3.中苏两党矛盾的公开对抗期

  苏联共产党曾经是世界各国共产党的"老大哥",国际共产主义动的中心。中国共产党是全球人数最多的共产党,是威望日益上升、等到世界革命民众景仰的大党。但两党之间的友谊并不像公开宣称的那样"牢不可破",而是矛盾由来已久。特别是在1956年苏共20大以后,在"三和"(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两全"(全民国家、全民党)问题上的认识分歧和国家利益矛盾日益尖锐,包括1960年7月16日苏照会撤专家、废合同,终于引发了公开大论战。中共中央从1960年4月发表《列宁主义万岁》等3篇文章到1963年6月开始的对苏共及其领导人赫鲁晓夫点名批判的"九评",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如何评价这个影响巨大的论战上,人们的认识并不一致,有人全盘肯定,有人全盘否定;有人部分肯定,有人部分否定,这是尚待研究的一大课题。

  尽管对中苏大论战认识上分歧很大,但这次大论战对国内反修斗争的开展,加速党内"左"倾思潮的发展以至直接成为引发"文化大革命"的重要诱因,恐怕是不争的事实。正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所说"在这种情况的影响下我们在国内进行了反修防修运动,使阶级斗争扩大化的迷误日益深入到党内,以致党内同志间不同意见的正常争论也被当作是所谓修正主义的表现或所谓路线斗争的表现,使党内关系日益紧张化。这样,党就很难抵制毛泽东等同志提出的一些‘左'倾观点,而这些‘左'倾观点的发展就导致‘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持续。"

    1. 毛泽东领导军队正风反腐的历史经验及启示
    2. 毛泽东与“向西藏多路向心进兵”
    3.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历史溯源
    4. 毛泽东核战略思想的时代背景
    5. 毛泽东与大比武运动的中止
    6. 毛泽东对走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贡献
    7. 薛庆超: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是关键
    8. 毛泽东的胜战之道
    9. 毛泽东三次点将“海空雄鹰团”
    10. 从工业化到现代化:毛泽东工业化思想的演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5 66572306 Email: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