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毛泽东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思想和实践
发布时间: 2009-09-11    作者:刘仓    来源:国史网 2006-04-08
  字体:(     ) 关闭窗口

  中国共产党具有学习和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的优良传统,毛泽东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也留下了关于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历史轨迹。

  一、从主张全方位地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到主要学习苏联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非常注重学习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指出:“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这种工作过去还做得很不够。这不但是当前的社会主义文化和新民主主义文化,还有外国的古代文化,例如各资本主义国家启蒙时代的文化,凡属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都应该吸收。” 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提出了新中国的对外开放策略:“我们必须尽可能得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郑重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愿意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原则,与任何外国政府发展对外关系。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侵略、封锁和禁运,使中国向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文化的政策难以实现。党和毛泽东在制定“一边倒”外交战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主要学习苏联的政策。1953年2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会上说:我们这个民族,从来就是接受外国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文化的。在封建时代,唐三藏法师不远万里到印度去取经;从甲午战争到辛亥革命期间,中国人民兴起了一个学习西方文化、民主和科学的高潮,特别是在自然科学方面,给我们留下了很大一批自然科学工作者,一批宝贵的遗产。他说,古代和近代这两次学习外国,比起学习苏联的规模和效应,那是差得很远。我们不但学习苏联的马列主义,而且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切我们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就是说,应该在全国掀起一个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 1954年9月,毛泽东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号召:要“努力学习苏联和各兄弟国家的先进经验,老老实实,勤勤恳恳,互勉互助,力戒任何的虚夸和骄傲,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二、从以苏为鉴、以苏为戒到独立自主地探索学习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理论

  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并非苏联什么都好。他在坚持以苏为鉴,继续学习苏联优秀的文化成果的同时,强调要以苏为戒,反思照搬苏联模式的经验教训,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开始了探索中国自己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新征程,也比较系统地总结和提出了关于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的理论原则。

  在学习的对象方面,毛泽东把开放的视野从社会主义国家扩展到全世界国家。毛泽东指出:“我们愿意向世界上所有国家学习。如果美国人愿意的话,我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每个国家都有值得学习的长处。” 1955年10月,毛泽东在会见日本访华团时说,日本几十年内就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有很多东西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中日两国应该和平友好,互相帮助,互通有无,取长补短,文化交流,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1956年2月25日,当周恩来讲到要派人到资本主义国家去学习技术时,毛泽东很赞成,说:不论美国、法国、瑞士、挪威……,只要他们要我们学生,我们就派去。周恩来说:把各国经验都学过来,要有这个气魄。 9月15日,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郑重宣布:要善于向先进的苏联学习,向各人民民主国家学习,向世界各兄弟党学习,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10月1日晚上,毛泽东在同法共杜克洛谈话时,希望法国帮助中国设计工厂、供应并安装装备、教会中国工人开动机器。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又说:“一切国家的好经验我们都要学,不管是社会主义国家的,还是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点是肯定的。”

  学习国外先进文化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战略意义。毛泽东认为,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如果没有长处,它就要消灭了。各民族之间取长补短,互通有无是很自然的。1954年12月,他对外国友人说:“各个民族都有特点和长处可以学习”,“各民族间应该交流长处”。“我也希望到世界各国去走走。”他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可以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不能因为实行了社会主义就什么都了不起,也不必因为自己落后就迷信外国。他说:“我不是反对西方的一切,而只是反对那些帝国主义压迫人、欺侮人的东西。它们的文化科学我们要学习。东方人要向西方学习,要在破除迷信的条件下学习西方。” 他认为,中国是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要把中国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必须学习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不但中国在落后时要向外国学习,而且将来强大了,也要向外国学习,没有任何值得骄傲自大的理由。

  不管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凡是外国先进的东西、我们用得着的东西,都要吸收。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 在理论武装方面,毛泽东主张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斯大林论述中正确的方面;但我们学习的是具有普遍真理性质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如果照搬照抄马、恩、列、斯等人的每句话,那就不得了。他还主张吸收资本主义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政治文明。他说:“中外的资产阶级在历史上都有过积极的作用,曾经革命的力量对生产的发展都有作用。资产阶级在革命时期也有唯物论,不是历来都是唯心论。” 他在评价资产阶级的法律制度时说:“讲到宪法,资产阶级时先行的。英国也好,法国也好,美国也好,资产阶级都过革命时期,宪法就是他们在那个时候开始搞起的。我们对资产阶级民主不能一笔抹杀,说他们的宪法在历史上没有地位。” 毛泽东在主持制定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时就借鉴了西方国家宪法的优秀成果。针对中国缺乏经济管理经验的弱点,毛泽东强调,要“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工业发达国家的企业,用人少,效率高,会做生意,这些都应当有原则地好好学过来,以利于改进我们的工作。” 他认为,外国的文学艺术也有许多优秀的东西,也值得我们学习。他说:“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某一点上有独特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小说,外国是后起之秀,我们落后了。” 毛泽东认为,自然科学方面,我们比较落后,特别要努力向外国学习。比如学医,细菌学、生物化学、解剖学、病理学,这些都要学;再如,1960年3月18日,毛泽东在同尼泊尔首相柯伊拉腊时说:“我们过去当学生,现在还在当学生,如尖端科学,苏联、美国、英国有,我们没有,这就要向它们学习。每个民族都有长处,都有缺点。你们的国家也是这样。柬埔寨也有许多长处。所以要学习每个民族的长处,不管这些民族的大小。同这些国家互相交流经验,这样比较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