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毛泽东研究
九一三事件后肯定与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斗争与毛泽东的两种心态
发布时间: 2009-06-10    作者:陈立旭;    来源:国史网 1994-08-15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四人帮”的反击
   “四人帮”的成员都是靠“文化大革命”发迹的,“四人帮”的形成也是“文化大革命”的产物。可以说,“文化大革命”是“四人帮”的生命。他们不容许任何人否定“文化大革命”,要竭力维护“文化大革命”这面“旗子”。他们看出周恩来批“极左”的主张和纠“左”的努力墓本精神是否定“文化大革命”,因此对之十分仇视,并立即作出反击。1972年10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周培源根据周恩来的意见写的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之后,张春桥、姚文元却指使上海《文汇报》攻击这篇文章,并且要追查周培源的“后台”。10月14日《人民日报’刊登‘无政府主义是假马克思主义骗子的反革命工具》等三篇线“极左”的文章后,张春桥、姚文元指使上海《文汇报》召开工人座谈会,假借工人群众的名义,整理了一个材料上报,说工人不同意批“左”的文章。张春桥、姚文元又在人民日报社内大批所谓“修正主义”、“右倾回潮”。同年n月,中联部、外交部在一份报告中提出“彻底批判林彪反党集团煽动的极‘左’思潮和无政府主义”。周恩来n月30日批示:“拟同意”,张春桥却于12月1日写道:“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否仍然是极‘左’思潮?批林是否就是批极‘左’和无政府主义?我正在考虑。”江青于12月2日写道:“我个人认为应批林彪卖国贼的极右,同时批他在某些问题上的形左实右。在批林彪叛徒的同时也应着重讲一下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四人帮”维护“文化大革命”的政治主张是十分明显的。 “四人帮”维护“文化大革命”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是发动批林批孔运动。早在1969年10月,张春桥就提出过批孔问题。并组织人撰写了《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和孔家店的反动》一文。虽然后来张春桥认为“现实性不强”而把它搁置起来,但可以看出当时张春桥就认为批孔是维护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重要前提。九一三事件之后,专案组在林彪的住处发现了一些林彪肯定孔子、孟子某些言论的条幅,上报毛泽东后,毛泽东想到了批孔。
   1973年春,毛泽东在一首诗中批评郭沫若尊孔。5月间,中央工作会议传达了毛泽东关于要批孔的意见。7月4日,毛泽东在同王洪文、张春桥谈话时又提到林彪尊孔反法的。8月5日,毛泽东公布了他写的《读<封建论)—呈郭老》一诗,7日,他又批发了杨荣国教授的一篇批孔的文章。毛泽东当时是把孔子思想作为林彪思想体系的一部分来看待的,基于这一看法,他同意批林批孔。“四人帮”把批林批孔作为维护“文化大革命”从而维护既得权力以攫取更大的权力的手段,因此他们在批林批孔问题上甚为积极。
   1974年1月12日,‘王洪文、江青在致毛泽东的信中推荐了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毛泽东批道:“同意转发”。1月18日,中共中央将北大、清华汇编的《林彪与孔孟之道》(材料之一)作为中央1974年第1号文件下发,从此“批林批孔”在全国展开。“批林批孔”的目的,是通过批林彪的所谓极右,维护“文化大革命”。这一点在批林批孔全面发动的1974年初发表的一些文章、社论中说得最为清楚。当年1月1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社论:《元旦献词》中说:“围内外一小撮阶级敌人攻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说明这场革命是完全必耍的,是非常及时的。我们一定要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成果。”“批林、批判林彪路线的极右实质,就是批判修正主义。我们要充分利用林彪这个反面教员,向广大干部和群众进行反修防修的教育。要重温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吸取两条路线斗争的经验,一47一正确对待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确对待群众,正确对待自己。”2月1日《红旗》杂志在短评 《广泛开展批林批孔的斗争》中说:“只有通过对孔孟之道的批判才能进一步认清林彪反党集 团搞复辟倒退的反革命罪行及其修正主义路线的极右实质,才能挖出林彪反动思想的老根, 清除林彪和孔子的反动思想影响,也才能进一步认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必要性,以巩固 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大成果。”2月2日、20日《人民日报》接连发表题为《把批林批 孔的斗争进行到底》、“批“克己复礼”—林彪妄图复辟资本主义的反动纲领》两篇社论,指 出:批林批孔“要联系现实的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坚持革命,反对倒退,正确对待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满腔热忱地支持社会主义的新生事物。”“要批判林彪反党集团否定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否定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妄图复辟修正主义那一套罪行。” 二是借助毛泽东的错误。毛泽东错误地认为林彪集团的反动实质是极右,他不同意批“极左”。
   1972年12月5日,人民日报社王若水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今年8月1日,总理在一次谈话中指出:人民日报等单位,极‘左’思潮没有批透;‘左’的不批透,右的东西也会抬头。我很同意总理这个提法。总理讲的是机关内部的运动,但我觉得对报纸宣传也是适用的。”他在信中还反映了张春桥、姚文元不同意批“极左”。12月17日,毛泽东对张春桥、姚文元说:“批极左,还是批右?有人写信给我,此人叫王若水。”“极左思潮少批一点吧。”“王若水那封信我看不对。是极左?是极右。修正主义,分裂、阴谋诡计,叛党叛国。”毛泽东的意见迅速传达到全国,此后,就只准批林彪集团的“极右”,不准再批“极左”了。毛泽东也注意到党内和人民群众内有否定“文化大革命”的倾向,因此他重提防止修正主义的问题。1973年12月21日,他在接见参加中央军委会议同志的讲话中提出:“如果中国出了修正主义、大家要注意啊!”“《水浒》不反皇帝,专门反对贪官。后来接受了招安。”这期间毛泽东还多次发表肯定秦始皇和批儒评法的言论,这也是针对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思潮的。他这些错误,一方面为“四人帮”反击否定“文化大革命”思潮提供了最尖端的武器,另一方面也为后来“四人帮”搞影射史学提供了方便。
   四、毛泽东的两种心态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