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人物研究 >> 邓小平研究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要文献
发布时间: 2012-11-19    作者:郑有贵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3期 2012-11-19
  字体:(     ) 关闭窗口

  20年前的118日到221日,邓小平以88岁高龄,前往南方视察并发表重要谈话(简称南方谈话)。20年后的221日,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学术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召开。座谈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当代中国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联合主办,由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承办。会议由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武力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兼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国史学会常务副会长朱佳木出席会议,并作了题为《重温邓小平南方谈话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致词。中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北京大学原副校长梁柱、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程恩富、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主任尹韵公、中国社会科学网总编周溯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副总编余新华、当代中国研究所理论研究室主任宋月红和经济史研究室主任郑有贵等,分别以《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要牢记邓小平同志的政治交代》、《要高度重视邓小平关于两个“三个有利于”理论》、《富有远见的告诫》、《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继往开来,续写新篇》、《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邓小平理论的一块基石》、《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三个关系》为题作了正式发言。北京市政协委员陈伟华、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原主任陈东林等作了即席发言。会议本着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以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为主题,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历史地位、精神实质、现实意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热烈而有益的探讨。

     一、历史丰碑

     与会者在南方谈话历史地位的认识上,形成了高度的统一,认为这篇谈话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新的宣言书。朱佳木认为,南方谈话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14年的经验教训,完整阐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系统提出了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现实和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作出了重大贡献。事实说明,它是在国内国际政治风波严峻考验的重大历史关头,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又一个宣言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特别是改革开放史中一份十分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文献。周溯源认为,整个谈话高屋建瓴,振聋发聩,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长远指导性,是中国改革开放、实现发展战略目标的指路明灯,为我们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解除困惑。周溯源认为,南方谈话解除了人们的思想困惑,在苏东剧变的历史关头及时指正了航向,保证中国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邓小平还针对当时存在的“左”的干扰,思想僵化,迈不开改革开放步子的问题,科学地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如何认识姓‘资’姓‘社’”、“社会主义本质”、“市场和计划”的作用、“先富、后富、共同富裕”、“三个有利于标准”、“发展是硬道理”等问题,对一系列人们困惑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科学论断,竖起了继续解放思想的灯塔,拨亮了人们的心灯,解除了人们的困惑,开辟了深化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政治交待。梁柱认为,这篇讲话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以及党的建设一系列全局性的问题,在一定意义上说,它更集中反映了邓小平对全党、全国人民的政治交代。

     思想武器。朱佳木认为,南方谈话在一系列问题上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可以说是邓小平理论的代表作和集大成之作。其中关于许多问题的辩证关系的阐述,直到今天仍然对我们具有很强的启示作用和指导意义。例如,关于不要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关于多搞一些“三资”企业与做强做大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关系,关于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关于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与坚持两手抓的关系,关于不搞争论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关系,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培养接班人的关系,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曲折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历史总趋势的关系等。对这些关系的辩证分析,从始至终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清醒地认识当前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二、实践检验

     与会者认为,20年来的实践对南方谈话的前瞻性和真理性给予了充分验证,也使我们的认识更为深化。

     发展验证。朱佳木认为,这篇谈话的前瞻性和真理性,已为20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以及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一再危机所充分验证。

     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的验证。尹韵公认为,邓小平英明地预见到,将来总有一天共同富裕会成为中心课题;如果出现两极分化,贫富差距过大,中国就会出现许多大的矛盾,“就可能出乱子”。在邓小平眼中,发展起来以后引起的两极分化问题,要比解决发展问题还困难。仔细观察和思考中国当前出现的诸多负面问题,就会发现:它往往是与两极分化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譬如,关于改革动力问题、关于社会不断发生群体性事件问题、关于消极腐败问题、关于党风不正、道德滑坡问题、关于人民群众的信心与信念问题、关于社会上仇官情绪蔓延问题、关于党和政府的形象问题等。站在今天的立场,重温20年前的重要谈话,我们不能不赞叹邓小平的富有远见。老实说,虽然当时大家都意识到南方谈话的重要性,意识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重要性,然而,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却远远没有今天这样深刻。

     新问题出现的验证。周溯源认为,南方谈话20年过去了,中国的发展又出现新的问题,例如一些社会成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流行,道德缺失、诚信缺失时有发生,分配不公、两极分化问题较为突出等。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在邓小平的预料之中。这次谈话对于中国人民坚定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20年后回头看,更加感到极其重要,意义深远。

     科学技术作用的验证。王庭大认为,邓小平在南方谈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靠科学才有希望”,“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掷地有声的结论、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撼了中国,国人共识。这也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真理。

     三、正本清源

     与会者针对有关对南方谈话的理解为我所用,存在断章取义甚至歪曲的问题,提出了要正确理解其精神实质。

     核心思想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朱佳木指出,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是这篇谈话的核心思想。谈话既强调要抓住时机、加快发展,又要求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地发展;既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又阐释改革开放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道理,可以说是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认识上的进一步深化,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在新形势下的展开。我们今天纪念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就应当紧紧抓住它的核心思想,深刻领会和继续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全面理解和准确阐释“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的道理,切实做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宋月红认为,南方谈话通篇以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的主线,鲜明地强调要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作为保证改革开放政治方向的主题,并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

     全面理解和贯彻“三个有利于”思想。程恩富认为,我们通过对邓小平理论的系统深入研究,发现邓小平有两个“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思想,过去未被发掘和广泛重视。其一,1987612日,邓小平首次提出:“总的目的是要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目的的“三个有利于”(可简称“改革目的三个有利于”)。其二,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这是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成效标准的“三个有利于”(可简称“改革成效三个有利于”)。基于两个“三个有利于”的提出背景、形成过程、内涵的分析,程恩富认为,社会上一直广泛误传的邓小平理论,即以为判断姓“资”姓“社”的标准不是公有制是否占主体(邓小平当时认定深圳特区姓“社”不姓“资”的理由是公有制占四分之三),而是判断改革开放得失成败和检验各项工作的标准。这个观点从来就不符合邓小平理论的原意和中央文件权威的阐释,与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科学原理也是有悖的。

     正确认识改革的目的。程恩富认为,从两个“三个有利于”提出的基本逻辑来看,一以贯之的主要思想是坚持社会主义,通过发展生产力来巩固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目的不同,我国经济改革的目的既是要促进生产力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又是要巩固社会主义各项制度,而不是巩固为资产阶级利益服务的资本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不同,我国发展生产力完全是为广大人民的利益服务的,要最大限度地提升人均人民生活水平,并保障城乡各阶层和各地区生活水平的合理差距,而不是主要维护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有不少人主张,改革的目的是要以美国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制度或以瑞典为代表的民主社会主义为样板,走苏联和东欧“改向”的道路,逐步实行私有化,造就一个经济政治上控制国家的垄断资产阶级,这是极其错误的理论和政策。

     把握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3个关系。郑有贵认为,对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计划和市场问题的研究,仅停留于计划和市场都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没有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层面进行探讨,甚至新自由主义信奉者着意断章取义,断定公有制与市场经济不相容,进而主张实施市场经济改革就要实行私有化和政府不干预经济。邓小平南方谈话关于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的论断,是基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和社会主义本质论而作出的。在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上,要把握好3个关系:在手段与目标的关系上,市场手段的运用必须服务和服从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在运用市场手段与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关系上,市场手段的运用不能否定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市场与政府的关系上,市场手段的运用不能排斥政府在发展经济中发挥作用。

     正确认识南方谈话历史地位与实践偏差的关系。陈东林认为,南方谈话的理论意义是长期的。至于其后一个时期里发生经济过热、炒地皮、腐败等问题,是由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思想、制度、法律等方面需要长期的准备,而一些地区在执行中对此采取了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短期行为态度。

     正确认识人物思想的关系。陈伟华认为,邓小平与陈云在坚持社会主义及计划和市场关系方面的思想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要加强宣传,让大家了解什么是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精神实质,什么是对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歪曲。

     四、坚定不移

     与会者认为,20年的实践使我们更加深化了对南方谈话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认识。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余新华认为,这条基本路线是我们党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得出的结论,历史证明是完全正确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意志,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关键是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宋月红认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既是邓小平理论,又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政治基础和主要精神内涵。梁柱认为,在邓小平看来,要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关键在于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个坚持是“成套设备”,是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社会制度和国体,是不可分割的、不可动摇的整体;如果动摇了其中任何一项,就动摇了我们国家的立国之本。我们既要始终不渝地在思想理论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要善于结合新的情况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共同富裕。尹韵公认为,增强共同富裕,避免两极分化,已是当下中国的中心课题之一,也是我们务求破解的重大任务之一。如果这个重大问题解决了,许多由此而伴随的严峻局面自然而然也就会风险降低、矛盾减弱了。否则,大的麻烦、大的挑战将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甚至如邓小平所说:造成“内战”。周溯源认为,当前要着力解决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的问题,实现社会公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因为出现了分配不公贫富悬殊,社会上“仇富”、“仇官”现象较为普遍,影响安定团结和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人民群众是通情达理的,社会存在的“仇富”、“仇官”现象,并不是真正的“仇领导”、“仇富人”。群众心中自有一杆秤,“仇富”不仇袁隆平,“仇官”不仇孔繁森,实际上是“仇”分配不公,“仇”贪官污吏。如果腐败不除,两极分化不解决,就会销蚀党的执政基础,最终丧失政权。

     五、续写新篇

     新的发展。朱佳木认为,20年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又探索和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相继提出“三个代表”的重要理论和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党中央对南方谈话的精神在继承的同时又有了许多新的发展。例如,提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重要内容”;“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坚持稳中求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把扩大内需的重点更多放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来”,等等。

    理论创新。余新华认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为更加自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提供理论支持,这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神圣而光荣的责任。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研究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总结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创造的新鲜经验,在理论创新中不断赋予党的基本路线以新的时代内涵,永葆党的基本路线的旺盛生命力。

     不断前行。朱佳木指出,我们今天纪念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就应当在继续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南方谈话精神的同时,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中央从新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一系列新方针、制定的一系列新政策、作出的一系列新决策,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