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蒋先国
伴随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已经跻身世界铁路建设国之列。不论是在冻土高原,还是在崇山峻岭,无数的知识分子攻坚克难、不断创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他们用智慧和汗水,铺就了一条条通往繁荣幸福的黄金大道。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延伸的钢轨也引导着他们的人生坐标,走向辉煌的成功彼岸,成为一批世界级铁路建设大师。在这个群体中,就有一位为中国铁路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铁路电气化专家——蒋先国。
机遇与努力铺筑成功之路
1985年毕业于西南交大铁道电气化专业的蒋先国,在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已经工作了整整25年。25年里,他先后主持了十几项国家重大工程的勘察设计工作,获得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1项,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优秀工程设计奖各5项……如今,他已是业内公认的铁路电气化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
谈起蒋先国,年长的同事说,他勤奋好学,干事认真,有很强的责任心。工作之初,与施工现场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经历,使他对每个零件和施工安装的全过程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从那时起,他就深刻地感悟到:设计者的每一笔都将与现场的可实施性和结果密切相关,细节关乎着工程的成败,不断学习才能为技术创新奠定基础。1996年10月,蒋先国被派到德国研修高速铁路技术。在那里,他较为系统地学习了高速铁路供电系统、接触网的设计及设计手段。学习中他十分认真,在与德国同事探讨设计方案和技术参数时,即使大家公认的“常识”问题他也要探讨。正因为如此认真,他学到了许多知识,为尔后回国攻克技术难题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蒋先国说,德国之行让他在技术上得到了一次升华,在设计理念上有了一次飞跃。回国的第二年开始,他就参与了哈大、秦沈、京秦提速不同阶段的设计工作,并在设计工作中崭露头角,哈大线首次实现接触网适应速度值为200km/h、京秦客专首次实现既有接触网提速改造到200km/h、石太客专为国内首批四电系统集成项目,创下了多项全国第一、乃至达到世界领先地位。
在年轻的同事眼里,蒋先国对工作较真、严厉、脾气大,甚至常训人。但在挨训后人们还是愿意找他谈,愿意找他看。他们说,“我们设计的方案,蒋总看完认可了,我们心里才踏实了,跟他干能学东西。”他对年轻的同事常说,别小看设计中的细小环节,它往往反映出设计者的水平,关乎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别看蒋先国脾气大、常训人,但大家了解他是对事不对人的,因此,在每年的领导干部民主测评中,他的认可度都很高,职工们对他是由衷的佩服和尊重。
熟悉他的人都说,蒋先国对工作始终有一股旺盛的热情,每每遇到挑战,他眼睛总是发亮,迎难而上,而且愈挫愈勇。他的激情不仅激励着自己,也感染着周围的人。他在技术上带头,管理上以身作则,工作起来雷厉风行,这种工作风格受到大家的欢迎,他带领的团队成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几年来,他带领他的团队,拿下了十多项国家重点建设工程设计任务,并有多项获得国家、铁道部优秀工程设计奖。
时代造就人才,中国飞速发展的铁路事业,为蒋先国提供了施展才干的舞台。他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先后被授予铁道部科技拔尖人才、天津市131创新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铁路劳动模范、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先进生产标兵,连续两年荣获铁道部火车头奖章。
攻坚克难创出“哈大电气化模式”
纵观中国铁路的发展,自1997年4月起至今已在全国连续进行了六次大提速,每一次提速的背后,都是科技的支撑和技术的突破。蒋先国作为我国的一名铁路电气化专家,不仅亲自见证和参与了提速的过程,而且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几年来,他先后主持完成了哈大、京秦、京沪、沪杭、京九、石德、徐连等项目的电气化提速改造勘察设计工作,脱颖成为我国铁路电气化领域的一位领军人物。
哈大线电气化工程改造让蒋先国创造出了“哈大电气化模式”,为中国铁路电气化改造奠定了基础。这条北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至辽宁省大连市,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大动脉,是中国铁路的一条重要干线。1997年,作为这条线路电气化改造的技术总负责人,他带领他的团队从一些关键技术入手,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难关,研究确定了全线技术标准和重大技术方案,主持开展了多项技术创新和科技攻关,总结、提出了接触网精确设计、牵引电流回流通道安全设计等全新设计概念,研究确定了接触网悬挂方式、线材及张力配置及主要技术参数选择;研究出低净空跨线建筑物、老龄桥等处接触网悬挂与装配结构、绝缘隔离等设计技术;解决了电气化铁路普遍存在的弓网安全、零部件失效、紧固件脱落、钢轨电位升高等难题。
这些设计技术的创新成果,在国内属于开创性的,其后被广泛应用于我国大规模的既有线提速改造和高速铁路建设之中,大幅度地提升了我国电气化铁路的设计水平。2004年,该项目获全国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银质奖、获第四届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获铁道部2003年度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