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珩“一切为了中国光学事业
王大珩,光学专家,我国光学界公认的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者。
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地发射了“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迈开了发展宇宙空间技术的步伐。王大珩参与了卫星的总体设计工作,任设计组副组长。伴随着我国空间事业的发展,对光学设备的要求也大大提高了。如返回式卫星装备的对地测相机,要求高分辨率光学系统,既要能经得住自动拍摄的震颤,又要能保持正常拍摄工作。这个重担又落在了王大珩和同事们的肩上。王大珩亲自挂帅,成立了一个专门从事空间相机研制的科研部门,经过努力,终于攻克了难关。当卫星返回时,相机带回了清晰的地面图像。
1975年,王大珩主持编制了我国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推动了我国遥感技术的迅速发展,并领导了东北地区的遥感试验。
1980年5月,我国向南太平洋发射远程运载火箭试验,并取得了圆满成功。“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出色地完成了火箭再入段的跟踪测量任务。而这次使用的先进“武器”之一,就是王大珩领导的长春光机所研制的大型光学设备。
1986年2月,有关方面组织召开了一次针对美国“战略防御计划”的研讨会。时任中科院技术科学部主任的王大珩提出,这是一次世界性的高科技发展机会,中国应该把握住这个机会,积极参与世界性的高科技领域竞争,不能拖延时机,应尽早出台相应的决策。
王大珩与陈芳允两位老科学家就此进行了商议,认为应该直接向邓小平反映这一想法。于是,由王大珩起草,并请王淦昌、杨嘉墀一同参与的题为《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的信,很快被送到邓小平的办公室。出乎王大珩的意料,3天后就有了回音。l986年3月5日,邓小平在信上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
批示下达后,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简称“863计划”)。
1987年1月23日,王大珩积极倡议并亲自组织筹备的中国光学行业协会成立,使中国光学光电子企业终于有了进行技术交流、信息传递、协作互助的平台,王大珩受托出任协会理事长。
王大珩不仅在光学科研中成绩卓著,而且为我国光学科研事业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特别是年轻的科技人才。曾得到过他指导和受到过他教益的人才遍及全国,其中不乏当今光学界知名的学术带头人,有近20人成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知识分子的优秀代表”蒋筑英就是上世纪60年代初他培养的研究生。
1995年,80岁的王大珩获得了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成就奖”,获奖之后,他立刻拿出50万元交给中国科协,设立了“大珩迎光基金”,以此鼓励和支持那些为光学事业做出贡献的年轻人。
邓稼先:“做好这件事情,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邓稼先是一代优秀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
1958年秋,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找到邓稼先,说“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问他是否愿意参加这项必须严格保密的工作。邓稼先义无反顾地同意了。他和妻子告别时,郑重地对妻子说:“我的生命已献给了我未来的工作,做好这件事情,就是为它死了也值得。”
从此,邓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对外联络中消失了,他的身影只出现在警戒严密的深院里和大漠戈壁上。
1972年,邓稼先担任了核武器研究院(九院)副院长,l979年任院长。1984年,指挥中国第二代新式核武器试验并获得了成功。邓稼先长期担任核试验的领导工作,在最关键、最危险的时候出现在第一线。连核武器插雷管、铀球加工等生死系于一发的险要时刻,他都要来到现场指挥,给作业者以极大的鼓励。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却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后来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他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身体。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受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尽管如此,邓稼先仍坚持要回核试验基地去。在步履艰难之时,他还坚持要自己去装雷管,并以院长的权威口气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
1985年,邓稼先最后离开罗布泊回到北京。医生强迫他住院,并通知他已患上了癌症。面对妻子以及国防部长张爱萍的安慰,他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一天会来的,但没想到它来得这样快。”组织上为他个人配备了一辆专车,他只是在家人搀扶下,坐进去,并转了几圈,表示已经享受了国家所给的待遇。
1985年国庆前夕,刚动完手术不久的邓稼先提出要“去看一看北京”。他的警卫员刚开始死活也不让他去,但后来见他那焦躁不安的样子,便同意了,两人瞒着医生和护士,悄悄溜出医院。
邓稼先来到天安门广场,走到国旗下,仰望着高扬蓝天的五星红旗,对警卫员说:“等到建国l00周年时,你都84岁了。那时我们的国家一定会富强起来,那时你可一定要来看我呀!”警卫员深深地点着头,眼泪差点涌了出来。
这是邓稼先最后一次见到国旗,也是他度过的最后一个国庆节。
1986年7月15日,国务院决定把“七五”期间的第一枚全国劳动模范奖章授予他,l7日举行了授奖仪式。此时距邓稼先去世仅剩l2天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