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李德生考察油田。(资料照片)
以新中国成立之年为坐标原点,上溯十年(1939年),玉门出油,下迄十年(1959年),大庆井喷,前者是我国石油工业的摇篮,后者摘掉了新中国贫油的帽子,实现了石油自给的梦想。因此,对中国石油来说,2009年也是个大年。大年里,87岁高龄的李德生院士成了空中飞人,8月重访祁连山麓,9月途次松辽平原,倏忽万里,惊鸿照影。
贯穿半个多世纪的中国石油工业史,见证者有之,亲历者寥若晨星,李德生无愧其一。在玉门油矿,他是新中国首任总地质师,至今唯一的“玉门油田开发建设功勋地质师”;在大庆会战,他任会战地质指挥所副指挥,被授予首届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与李四光等地质元勋共享殊荣;他还曾历任四川盆地开气找油会战总地质师,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主任地质师,中国石油勘探研究院总地质师,为中国石油事业栉风沐雨,鞠躬尽瘁。李德生1922年生于上海(原籍江苏苏州),从他1945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地质系算起,至今已64年。他的石油生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在科学的疆域里,留下了他探索的脚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