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伟大历史任务。当前,进一步加强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和毛泽东思想研究,对于继续推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对于推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的深入发展,促进全党理论、政治水平的提高,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对于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努力付诸实践。要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继续对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和毛泽东思想的各个方面、各个组成部分进行深入研究。同时,要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加强对一些重要领域和一些重大问题的研究。为把这项工作做得更好,我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通过对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和毛泽东思想的研究,加强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建党以来,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有了80多年的奋斗历史。在长期的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党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重要基础。其中许多根本性的经验,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具有长期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最近,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一贯重视对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更加注重用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革命史来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毛泽东同志的革命活动体现着党的几十年历史,他的生平业绩里凝聚着丰富的革命实践和宝贵的历史经验。他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处理过许许多多重大事件,驾驭过许许多多复杂局面,尤其是在一些重大的历史转折关头,他审时度势,富有远见,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善于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抓住机遇,大胆地开创出新局面。大家不是常常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吗?今天,我们研究毛泽东同志生平业绩,就要紧密联系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深入研究他丰富的实践经历、超凡的革命胆识和实事求是的理论勇气;深入研究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得心应手的斗争艺术和驾驭全局的领导本领;深入研究他勇于迎接挑战、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气魄和把握机遇、开创未来的卓越才能。我们一定要始终珍惜毛泽东同志给我们留下的宝贵思想财富,不断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第二,要加强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历史的研究,努力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同教条主义等各种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可以说,一部毛泽东思想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在斗争中开创新局面的历史。毛泽东同志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具有高超的政治智慧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非凡能力,他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的最前列,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斗争和创建中央苏区的艰难岁月中,就发表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这是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著作;在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又向全党同志提出了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任务。他对马克思列宁主义从不照抄照搬,而是紧密联系中国的实际,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去分析和研究遇到的各种重大问题,并提出正确的解决原则和政策;同时十分注意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新的理论概括,创造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他始终注重对中国社会实际进行调查和研究,并善于概括和吸收他人意见,善于集中全党智慧,以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理论。我们在研究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时,要注意充分研究并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和基本经验,为我们今天的理论创新提供借鉴和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