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指导 >> 其他领导人论历史、党史和国史
贾庆林:在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 2009-09-11    作者:贾庆林    来源: 2004-06-17
  字体:(     ) 关闭窗口

  (2004年6月17日)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来自海内外的黄埔同学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和黄埔军校同学会成立20周年。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到会的各位黄埔同学,并通过你们向所有海内外黄埔师生及亲属,致以诚挚的问候!

  80年前,中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中国共产党的支持和帮助下,毅然改组国民党,提出“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为了创建革命军队,用武装的革命力量同武装的反革命作斗争,孙中山先生同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道,共同创建了黄埔军校。黄埔军校一经建立,就成为当时的革命摇篮。一批批革命军人从这里成长起来,在东征、北伐和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流血牺牲,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毛泽东同志在抗战时期曾对黄埔军校的历史功绩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昔日之黄埔,今日之抗大,是先后辉映,彼此竞美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黄埔精神薪火相传,得到了发扬光大。1984年,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徐向前、聂荣臻等革命先辈亲自筹建了黄埔军校同学会。1994年,江泽民同志为黄埔军校同学会亲笔题词:“发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促进祖国和平统一。”20年来,黄埔军校同学会坚持“发扬黄埔精神,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致力振兴中华”的宗旨,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各项对台政策,为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进程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广泛联络海内外黄埔同学、亲友,为促进海峡两岸的交流交往作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为引进资金、技术、人才,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80年过去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孙中山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辉煌成就。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今天的中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家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灿烂的前景。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包括黄埔同学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按照“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我们成功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我们正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而继续奋斗。近年来,台湾当局领导人纠集各种分裂势力进行“台独”活动,将两岸关系推到了危险的边缘。坚决制止旨在分裂中国的“台湾独立”活动,维护台海和平稳定,是两岸同胞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孙中山先生曾说过:“凡是爱国的中国人,都应该为祖国的和平统一而努力奋斗。”在这方面,海内外黄埔同学责无旁贷。黄埔军校同学会是爱国统一战线的重要组织,是推动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希望黄埔军校同学会广泛团结海内外黄埔同学和亲友,进一步扩大与台湾黄埔同学和亲友的交往,大力弘扬“爱国、革命”的黄埔精神,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为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贡献。(完)

    1. 在延安设立的中共“黄埔军校”
    2. 早期黄埔军校与高职教育比较
    3. 1943年周恩来三次机智化解胡宗南灌酒
    4. 恽代英的思想及其历史价值
    5. 黄家猛:大革命时期周恩来的三封亲笔信
    6. 李启能:激战于湖南战场的黄埔勇士
    7. 实现中国梦,需要“不聪明”的人
    8. 能攻善守 驰骋杀场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