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指导 >> 毛泽东论历史、党史和国史
论历史事件
发布时间: 2009-09-09    作者:毛泽东    来源:《毛泽东选集》等 1975-04-30
  字体:(     ) 关闭窗口

一二九运动

  第一,一二九运动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同志们都知道,刚才李昌同志也讲过。然而,我们应该进一步了解:它是在什么政治环境下产生的呢?它有什么政治意义呢?它给中国政治上一个什么样的影响呢?……

  红军经过了万里长征,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达陕北吴起镇。当时敌人还在进攻我们,那年的十一月下旬,在富县我们还打了三个胜仗。在祝捷声中,在十二月十日,一听到北平一二九运动的消息,我们心里好不欢喜!红军同志完成了这么伟大的长征,学生同志在北平发动了这样伟大的救亡运动,两者都是为解放民族和解放人民而斗争,其直接意义都是推动抗日战争。所以,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讲,是抗日战争准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有些人说,一二九运动不如五四运动,就是说,前者不及后者的政治意义伟大。这对不对呢?不对。我们认为这两者的意义是同样伟大的。

  ……

  至于一二九运动,它是伟大抗日战争的准备,这同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大革命的准备一样。"一二九"推动了"七七"抗战,准备了"七七"抗战。

  我们看看,一二九运动是在什么情况之下发生的。一方面,它是在共产党被认为绝对无权、绝对不合法的国民党统治区,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剿共"战争时期,在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双管齐下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在过去的所谓"剿共"战争中,共产党和红军处境的艰难是无须多说的。后来红军长征了,一走走了二万五千里,人家在后面也"欢送"了二万五千里,并且在前面还有"欢迎"的,在天上加上"送礼"的,这礼物名曰炸弹。尽管"欢送"者一程一程地相送,"欢迎"者一站一站地相迎,红军仍然到了陕北。但敌人还是用子弹作礼物,前后迎送。这就是说,红军到了陕北,还是处在被"围剿"的环境中。这就是军事"围剿"的情形。文化"围剿"怎么样呢?敌人的"碉堡"是建筑在学校里、书报杂志上以及社会文教团体里,也大有"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之势。关于这一点,我们只要看一看鲁迅先生的杂感,就可以知道。他的抨击时弊的战斗的杂文,就是反对文化"围剿",反对压迫青年思想的。另一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已占领了东北,酝酿着"华北特殊化",并积极准备灭亡全中国。因此,四万万五千万人民,大家都要干,要打日本帝国主义。可是,有一些人偏偏不赞成。不过,他们也是要打的,打的是谁呢?是共产党,是青年学生,是文化界的进步人士。全国老百姓对他们说:你们打的方向弄错了,我们坚决反对。这就是一二九运动所处环境的另一方面。一二九运动以后,事情就逐渐好办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对于这些,一二九运动的功劳都是很伟大的。

  这里,有一点应该特别注意,就是红军长征和一二九运动的密切关系。一二九运动发生在红军北上抗日到达了陕北之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帮助了一二九运动,同时,一二九运动也帮助了红军,这两件事的结合,就帮助了全民抗战的发动,帮助了中华民族,增进了全民族的利益。

  中共中央的八一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推动了全国团结抗战潮流的发展。一二九运动,是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红军走到陕北打了胜仗,而日本帝国主义正在加紧侵略中国的情况之下发生的。广大青年学生起来反对当局对他们的压迫,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个运动的发生,轰动了全国。它配合着红军的北上抗日行动,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使抗日运动成为全国的运动。所以,一二九运动是动员全民族抗战的运动,它准备了抗战的思想,准备了抗战的人心,准备了抗战的干部。要拿五四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关系相比,那末很明显,一二九运动和抗日战争的关系更密切,两者相隔的时间更短,因为一二九运动有红军长征的胜利互相配合。总之,一二九运动将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纪念。在一二九运动以后,在抗日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反帝国主义的事情就好办多了。

  第二,反对黑暗势力压迫青年学生和压迫知识分子,这件事情现在也是更好办了;而黑暗势力压迫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这件事情却是更难办了。一二九运动就证明了这一点。黑暗势力压迫进步思想,压迫到最后,黑暗势力总是失败的。一二九运动前,他们进行了八年多的反共教育,是有计划地进行的。学校里的一切有政治倾向的课程,首先都是以反对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为原则;对教员中被认为是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者的人都要排斥和迫害。从一九二七年下半年起,他们用这种教育训练了八年多,不幸得很,却训练出一个"一二九"来。这在国民党内那些反共的先生们看来,当然是一件天大的憾事。有些人说,"一二九"是学生造反。这一点学生们是承认的,的确是造反。但是,造谁的反呢?是造压迫学生者的反,造思想"围剿"者的反,造宣传假三民主义的人们的反。他们造反的目的就是要实行真三民主义,也就是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民主义。他们为铲除一切实行真三民主义的障碍而造反。这样的反要不要造呢?要造的,要造的,第三个还是要造的。

  ……

  第三,一二九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是怎样呢?毫无疑义,一二九运动中共产党起了骨干的作用。没有共产党作骨干,一二九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首先是共产党的八一宣言给了青年学生一个明确的政治方针;其次是红军到了陕北,配合了北方的救亡运动;再次是共产党北方局和上海等地党组织的直接领导。这样,才使一二九运动发生,并使之在全国各阶层开展起来,形成了全民族救亡运动的巨大政治力量。青年学生好比是一二九运动的柴火,一切都准备好了,只差用火一点。点火的人是谁呢?就是共产党。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同青年学生、知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同样,青年学生、知识分子也只有跟共产党在一起,才能走上正确的道路。知识分子不跟工人、农民结合,就不会有巨大的力量,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同样,在革命队伍里要是没有知识分子,那也是干不成大事业的。只有知识分子跟工人、农民正确地结合,才会有无攻不克、无坚不摧的力量。因此,知识分子要同共产党结合,要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要同革命武装队伍结合,要同八路军新四军结合。

  ——《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51-256

  一九三五年十二月九日,北平学生群众,在我们党领导之下,发动了英勇的爱国运动,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并把这种爱国运动推广到了全国各大城市。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6-1037

西安事变

  西安事变,惊传蒋氏被幽,事出意外。然此实蒋氏对外退让、对内用兵、对民压迫三大错误政策之结果。张杨均贵党中央委员,且属"剿共"军领袖,然亦坚请停止"剿共",一致抗日;观其宣布之八项主张,实为全国人民之所言,厉行不暇,何可厚非。今日之西安事变,不过继福建事变、两广事变之后,鼎足而三耳。三者皆贵党中抗日救国之贤豪,不满蒋氏降日卖国之所为而蹶然揭出正义之旗耳。若漫不加察,一意孤行,行见同类之事变,将遍发于国中,祸患之纷乘,欲收拾而无术。

  ——《关于西安事变致国民党、国民政府电》(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68

  西安事变的发动,确系受下列数种势力的影响:(一)张杨部队及西北革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二)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的高涨;(三)国民党左派势力的发展;(四)各省实力派的抗日救国的要求;(五)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六)世界和平阵线的发展。这些都是无可讳言的事实。

  ——《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一九三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46

  西安事变爆发,国家处于重大危险面前,其危险性就在日本必然地乘机进攻,其得和平解决,实是如天之福。

  ——《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一九三七年三月一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81

  自从日本侵略开始以来,我们就是愿意停止内战的,因为只有国内和平,才能对日抗战。四年前三个条件下与国民党军队订立抗日协定的宣言,前年的八一宣言,去年的致国民党书等等,无不是表示我们诚恳地愿意同国民党建立新的联合战线。西安事变中,国内一部分人极力挑拨内战,内战危险是很严重的。如果没有十二月二十五日张汉卿送蒋介石先生回京一举,如果不依照蒋介石先生处置西安事变的善后办法,则和平解决就不可能。兵连祸结,不知要弄到何种地步,必然给日本一个最好的侵略机会,中国也许因此亡国,至少也要受到极大损害。当西安事变中,日本军阀方面,宁、沪、平、津一部分中国人方面,都说西安事变是共产党的阴谋。这种说法完全不合事实。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在抗日问题与国内改革问题上,因政见不同而发生的,完全是一件突发的事变,我们事前全不知道。

  ——《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一九三七年三月一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88

  伟大西安谈判顺利地和平解决,成为开始在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新阶段,也走到全国统一战线的实际建立,举国抗战开始一个过渡的时期。

  同张闻天关于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及党与红军的任务给任弼时的电报(一九三七年三月六日),《毛泽东年谱(一八九三--一九四九)》上卷第659-660

  直至西安事变发生,在一九三六年年底,中国共产党的全权代表才同国民党的主要负责人取得了在当时政治上的一个重要的共同点,即是两党停止内战,并实现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从此建立了两党重新合作的一个必要的前提。

  ——《国共合作成立后的迫切任务》(一九三七年九月二十九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62-363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民党政府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帝国主义的办法行不通了,不得不放弃"剿共"政策而走准备抗战的路,这就开了国民党的三中全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也就在事实上宣告成立。

  ——《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一九三九年十二月九日),《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53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两派爱国分子--东北军和十七路军,联合起来,勇敢地反对国民党当局的对日妥协和对内屠杀的反动政策,举行了有名的西安事变。同时,国民党内的其他爱国分子,也不满意国民党当局的当时政策。在这种形势下,国民党当局被迫地放弃了内战政策,承认了人民的要求。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7

  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

  在卢沟桥事变的前夜,即一九三七年五月,我们党召集了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全国代表会议,这个会议批准了党中央自一九三五年以来的新的政治路线。

  ——《论联合政府》(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37

卢沟桥事变

  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大举进攻中国本部的开始。卢沟桥中国军队的抗战,是中国全国性抗战的开始。

  ——《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九三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352

  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国民党中国民革命军中的抗日情绪在日益增涨,大多数的领袖与党员是能够和我们及人民一道从事于抗日救亡的事业的。国民党政策的转变诚然至今还不满人意,但是业已开始了它的转变,三中全会的决议,可以看作这种开始转变的证据。

  ——《中日问题与西安事变》(一九三七年三月一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90-491

  三中全会在法律上确认伟大西安谈判顺利的和平解决,成为开始在全国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与和平统一团结御侮的新阶段,也走到全国统一战线的实际建立,举国抗战开始的一个过渡的时期。

  ——《国内和平实现后的形势和任务》(一九三七年三月六日),《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95

中共中央政治局十二月会议

  抗战初期,十二月会议就是一次波折。十二月会议的情形,如果继续下去,那将怎么样呢?有人说他奉共产国际命令回国,国内搞得不好,需要有一个新的方针。所谓新的方针,主要是在两个问题上,就是统一战线问题和战争问题。在统一战线问题上,是要独立自主还是不要或减弱独立自主;在战争问题上,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还是运动战。

  ——《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一九四五年六月十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25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六中全会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没有六中全会,今天的局面不会有这样大。当时如果不克服那么一种倾向,即对放手动员群众这样一条路线不赞成、有所畏惧、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束缚起来的倾向,如果不赞成放手动员群众,发展自己,发展八路军、新四军,扩大解放区,不被国民党反动派的政策所束缚同时又不脱离统一战线这个原则,那末,今天的局面就不一样。参加六中全会的是一些什么人呢?还不就是这么一批人。没有过去犯过错误的同志对这条路线的赞助和拥护,六中全会就不可能纠正右倾投降倾向。但是,在六中全会的文件上,在六中全会的记录上,看不出我们尖锐地批评了什么东西,因为在那个时候,不可能也不应该提出批评,而是从正面肯定了一些问题,就是说在实际上解决了问题。

  ——《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方针》(一九四五年五月二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59-360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两个重要关键的会议。一次是一九三五年一月的遵义会议,一次是一九三八年的六中全会。

  ——《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一九四五年六月十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24

  六中全会是决定中国之命运的。六中全会以前虽然有些著作,如——《论持久战》,但是如果没有共产国际指示,六中全会还是很难解决问题的。共产国际指示就是王稼祥同志在苏联养病后回国带回来的,由王稼祥同志传达的。

  ——《关于第七届候补中央委员选举问题》(一九四五年六月十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25

国民党三次反共高潮

  此次皖南反共事变,酝酿已久。目前的发展,不过是全国性突然事变的开端而已。自日寇和德意订立三国同盟之后,为急谋解决中日战争,遂积极努力,策动中国内部的变化。其目的,在借中国人的手,镇压中国的抗日运动,巩固日本南进的后方,以便放手南进,配合希特勒进攻英国的行动。中国亲日派首要分子,早已潜伏在国民党党政军各机关中,为数颇多,日夕煽诱。至去年年底,其全部计划乃准备完成。袭击皖南新四军部队和发布一月十七日的反动命令,不过是此种计划表面化的开端。最重大的事变,将在今后逐步演出。

  ——《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一九四一年一月二十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71-772

  (一)从何白——《皓电》(去年十月十九日)开始的第二次反共高潮,至皖南事变和蒋介石一月十七日命令达到了最高峰;而三月六日蒋介石的反共演说和参政会的反共决议,则是此次反共高潮的退兵时的一战。时局可能从此暂时走向某一程度的缓和。……

  (二)这次斗争表现了国民党地位的降低和共产党地位的提高,形成了国共力量对比发生某种变化的关键。

  ——《打退第二次反共高潮后的时局》(一九四一年三月十八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78

  自武汉失守以来,国民党发动了三次反共高潮,在这三次反共高潮中都有国民党军队袭击共产党军队的事实。第一次是在一九三九年冬季至一九四○年春季,那时国民党军队袭占了陕甘宁边区八路军驻防的淳化、旬邑、正宁、宁县、镇原五城,并且使用了飞机。在华北,派遣朱怀冰袭击太行区域的八路军,而八路军仅仅为自卫而作战。第二次是在一九四一年一月。先是何应钦白崇禧以——《皓电》(一九四○年十月十九日)送达朱、彭、叶、项,强迫命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限期一个月一律开赴黄河以北。我们答应将皖南部队北移,其他部队则事实上无法移动,但仍答应在抗战胜利后移向指定的地点。不料正当皖南部队九千余人于一月四日遵命移动之时,蒋先生早已下了"一网打尽"的命令。自六日起十四日止,所有皖南国民党军队果然将该部新四军实行"一网打尽",蒋先生并于十七日下令解散新四军全军,审判叶挺。自此以后,华中华北一切有国民党军队存在的抗日根据地内,所有那里的八路军新四军无不遭受国民党军队的袭击,而八路军新四军则只是自卫。第三次,是从本年三月至现在。除国民党军队在华中华北继续袭击八路军新四军外,蒋先生又发表了反共反人民的——《中国之命运》一书;调动了大量河防部队准备闪击边区;发动了全国各地所谓"民众团体"要求解散共产党;动员了在国民参政会内占大多数的国民党员,接受何应钦污蔑八路军的军事报告,通过反共决议案,把一个表示团结抗日的国民参政会,变成了制造反共舆论准备国内战争的国民党御用机关,以至共产党参政员董必武同志不得不声明退席,以示抗议。总此三次反共高潮,都是国民党有计划有准备地发动的。

  ——《评国民党十一中全会和三届二次国民参政会》(一九四三年十月五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22-923

  六中全会来了一个纠正,许多同志了解了这个问题。六中全会以后,还有人觉得国民党很好,很漂亮,后来出了一个——《限制异党活动办法》,又出了一个第一次反共高潮,出了这两件事情以后,国民党"跳加官"戴的一副假面具脱掉了,他那个不好看的样子就露出来了,这时我们一些同志就逐渐觉悟了。以后又有第二次反共高潮即皖南事变,第三次反共高潮,一九四三年七月要解散共产党,取消边区。到这个时候,我们党内就大体上肃清了对国民党的幻想。消除了认为国民党不要改造,中国就可以有救,日本就可以被赶出去的思想;改变了认为主要的不是依靠我们自己,发展我们的力量,发展解放区,使八路军、新四军不受限制的思想;树立了要放手动员人民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们的领导下打倒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思想,在广大的人民中间,在同志们的脑子中间,展开了一幅新图画。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口头政治报告》(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四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13

  国民党怎么样?看它的过去,就可以知道它的现在;看它的过去和现在,就可以知道它的将来。这个党过去打过整整十年的反革命内战。在抗日战争中间,在一九四○年、一九四一年和一九四三年,它发动过三次大规模的反共高潮,每一次都准备发展成为全国范围的内战,仅仅由于我党的正确政策和全国人民的反对,才没有实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三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23-1124

中共七大

  我们这个大会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我们应该讲,我们这次大会是关系全中国四亿五千万人民命运的一次大会。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有人已经写了书的;我们这个大会是代表另一种中国之命运,我们也要写一本书出来。我们这个大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全中国人民解放出来。这个大会是一个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新中国的大会,是一个团结全中国人民、团结全世界人民、争取最后胜利的大会。

  ——《两个中国之命运》(一九四五年四月二十三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25

  我们开了一个很好的大会。我们做了三件事:第一,决定了党的路线,这就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第二,通过了新的党章。第三,选举了党的领导机关--中央委员会。今后的任务就是领导全党实现党的路线。我们开了一个胜利的大会,一个团结的大会。代表们对三个报告发表了很好的意见。许多同志作了自我批评,从团结的目标出发,经过自我批评,达到了团结。这次大会是团结的模范,是自我批评的模范,又是党内民主的模范。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101

  现在中国正在开着两个大会,一个是国民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一个是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两个大会有完全不同的目的:一个要消灭共产党和中国民主势力,把中国引向黑暗;一个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和它的走狗中国封建势力,建设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把中国引向光明。这两条路线在互相斗争着。我们坚决相信,中国人民将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大会的路线的领导之下,得到完全的胜利,而国民党的反革命路线必然要失败。

  ——《愚公移山》(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一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103

  这一次我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制定了一套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的路线、纲领、政策。这些东西是从哪里来的呢?不是从少数个人的头脑里想出来的和发明的,而是亿万中国人民在他们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十年奋斗的结果,取得了经验,才形成我们现在七大的决议案和文件。

  ——《在中国革命死难烈士追悼大会上的演说》(一九四五年六月十七日),《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31-432

  七大把七大以前所存在的问题都讲了,没有那一次的总结,就不能有日本投降后的大进步。我们党现在与抗日时期不同了。那时,在一九四○年以前,就别扭得很,在军事上,在政策上,例如群众运动、减租减息,许多地方都不一致,对党的历史上前两个时期都没有总结。七大作了总结,这才有了抗战胜利后这三年解放战争的胜利。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报告和结论》(一九四八年九月),《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141

  我们这次大会跟七大有相同的性质。那一次,为了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我们开了一个团结的大会。那一次对政治问题的解决、对党内历史问题的解决,那一次的选举,达到了团结全党、使革命在全国胜利的目的。

  ——《关于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的选举问题》(一九五六年九月十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00

  在七大召开以前,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七大成为团结的大会,实现了全党思想的统一。

  ——《总结经验,教育干部》(一九六一年六月十二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75

重庆谈判

  这一次,国共两党在重庆谈判,谈了四十三天。谈判的结果,已经在报上公布了。现在两党的代表,还在继续谈判。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承认了避免内战,两党和平合作建设新中国。这是达成了协议的。还有没有达成协议的。解放区的问题没有解决,军队的问题实际上也没有解决。已经达成的协议,还只是纸上的东西。纸上的东西并不等于现实的东西。事实证明,要把它变成现实的东西,还要经过很大的努力。

  ——《关于重庆谈判》(一九四五年十月十七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56

  这次我到重庆,见了蒋介石,我们的代表和他们的代表谈了四十多天,谈出了一点东西。有两条,第一条中国要和平,第二条中国要民主,我们提出来,他们没有理由反对,只好赞成,在双十节签订了协定。但同时他们又准备了很多军队进攻解放区,共有八十万,包围陕甘宁边区的还不算,要算进去就有一百万以上。已经打了好几仗,头几仗他们都没有争到面子。仗还要打下去,如果我们打赢了,可能会得到和平,那时候我们派代表同他说:"蒋委员长,我们从前谈判过,我们还是和平吧!"我们是不要打的,那时候就可能和平了。如果是他们打赢了,我们解放区就要变成黑暗的地方,……

  ——《在抗大七分校的讲话》(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47-48

  双十协定没有解决解放区问题,因为他们不愿承认解放区。几个月后,我们还要要求他们承认解放区,不承认是不行的,这是中国的大势。这就是共产党、八路军的任务,解放区人民的任务。

  ——《在抗大七分校的讲话》(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48-49

北平和平解放

  用谈判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使人民少受痛苦,当然是比较好的和有利于人民解放事业的。最近北平问题的和平解决,就是一个实例。

  ——《中共发言人就和平谈判问题发表谈话》(一九四九年一月二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44

  战败了,一切希望都没有了,比较好的一条出路,是军队离城改编,让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政府和平地接收城防和市政,这是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为什么天津不肯这样做呢?难道天津的"工业商业基础与文物古迹"不应当保全吗?难道天津的"国家元气"应当受损伤吗?为什么一月二十二日应当"促成全国彻底和平之早日实现",而在一月十三日就不应当,而令天津的和平解决不能实现呢?基本的原因是傅作义将军还想打一打。天津打败了,二十九个钟头内十几万人解除武装,陈长捷、林伟俦、杜建时等一齐被俘,北平孤立了,毫无希望了,决心走第二条路,和平解决北平问题的可能性从此产生。……和平地解决北平问题的基本原因是人民解放军的强大与胜利,难道还不明显吗?

  北平人民,包括劳动人民、资产阶级及绅士们在内,一齐渴望和平解决,又是一个原因。……

  北平和平解决的又一个原因,是近二十万的国民党军队除少数几个死硬分子外,从兵士们到将军们,一概不愿打了。天津失守后的傅作义将军代表了这种情绪,下了出城改编的决心。

  ——《北平问题和平解决的基本原因》(一九四九年二月一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49-251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此次人民解放战争之所以胜利,是由于全国人民不畏强御,团结奋斗,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一致奋起,相与协力,从而使人民解放军获得各方面的援助,使人民的敌人完全陷于孤立,胜负之数,因以判明。……欲求人民解放斗争获得最后胜利,必须全国一切民主力量同德同心,再接再厉,为真正民主的和平而奋斗。

  ——《复李济深等五十六人电》(一九四九年二月二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53

  全国人民拥护自己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一次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从一九四六年七月开始,到现在,业已三年了。这一次战争是由国民党反动派在获得外国帝国主义的援助之下发动的。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撕毁了一九四六年一月的停战协定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发动了这一次反人民的国内战争。可是,仅仅三年时间,即已被英勇的人民解放军所打败。不久以前,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和平阴谋被揭穿以后,人民解放军即已奋勇前进,横渡长江。国民党反动派的都城南京,已被夺取。上海、杭州、南昌、武汉、西安,已被解放。现在,人民解放军的各路野战军,正在向南方和西北各省,举行着自有中国历史以来未曾有过的大进军。三个年头中,人民解放军共已消灭反动的国民党军五百五十九万人。截至现时为止,残余的国民党军,包括它的正规部队、非正规部队和后方军事机关军事学校等在内,只有一百五十万人左右了。肃清这一部分残余敌军,还需要一些时间,但已为期不远了。

  这是全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胜利。整个世界,除了帝国主义者和各国反动派,对于中国人民的这个伟大的胜利,没有不欢欣鼓舞的。中国人民反对自己的敌人的斗争和世界人民反对自己的敌人的斗争,其意义是同一的。全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齐看见了这样的事实:帝国主义者指挥中国反动派用反革命战争残酷地反对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用革命战争胜利地打倒了反动派。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64-1465

  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80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自由解放的新中国一定要出现于东亚,并成为未来光明世界中一个极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样的一个中国,不但将造福于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而且将造福于全人类。
  ——《论新阶段》(一九三八年十月十二日至十四日),《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第561-562
  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国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推进了自己的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胜利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个伟大的事变。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是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一个拥有四亿七千五百万人口的国家内,这个事变一经发生,它就将必然地走向全国的胜利。这个事变所以带着伟大性,还因为这个事变发生在世界的东方,在这里,共有十万万以上人口(占人类的一半)遭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的解放战争由防御转到进攻,不能不引起这些被压迫民族的欢欣鼓舞。同时,对于正在斗争的欧洲和美洲各国的被压迫人民,也是一种援助。
  ——《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九四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244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
  ——《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38
  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67
  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这是值得庆祝的,因为这是人民的胜利,因为这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胜利。
  ——《论人民民主专政》(一九四九年六月三十日),《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80
  诚如你所说,中国人民的胜利是对于帝国主义首先是美国帝国主义的胜利。这个胜利,是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进步人类对于世界帝国主义阵营所进行的总的斗争的结果之一部分,……
  ——《答谢福斯特、但尼斯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电报》(一九四九年十月六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24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了中国在工人阶级领导之下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彻底胜利。这个革命,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日算起,经过了二十八年,终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由于世界形势的改变,国内形势的改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正确,以苏联为首的国际革命力量的支援,而取得了胜利。这是继苏联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之后的第三个伟大的胜利。苏联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产生了许多人民民主的国家。中国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东方世界的形势。这三个胜利,产生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和民主的具有八亿多人口的政治和经济的强大的阵营。资本主义阵营是大大削弱了。
  ——《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任务》(一九五三年),《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第425 

全国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我们的会议之所以称为政治协商会议,是因为三年以前我们曾和蒋介石国民党一道开过一次政治协商会议。那次会议的结果是被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破坏了,但是已在人民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那次会议证明,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一道,是不能解决任何有利于人民的任务的。即使勉强地做了决议也是无益的,一待时机成熟他们就要撕毁一切决议,并以残酷的战争反对人民。那次会议的惟一收获是给了人民以深刻的教育,使人民懂得:和帝国主义的走狗蒋介石国民党及其帮凶们决无妥协的余地,或者是推翻这些敌人,或者是被这些敌人所屠杀和压迫,二者必居其一,其他的道路是没有的。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42-343

  现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在完全新的基础之上召开的,它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它获得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因此,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自己的议程中将要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组织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法,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共同纲领,选举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全国委员会,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和国徽,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的所在地以及采取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的年号。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43

  我们的会议包括六百多位代表,代表着全中国所有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和国外华侨。这就指明,我们的会议是一个全国人民大团结的会议。

  ——《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一九四九年九月二十一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42

  在人民领袖毛泽东主席领导之下,我们的会议齐心一志,按照新民主主义的原则,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定都于北京,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五星红旗,采用了义勇军进行曲为现时的国歌,决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世界公元,选举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选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中国的历史,从此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一九四九年九月三十日),《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347-348

  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我们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这次会议是标志着我国人民从一九四九年建国以来的新胜利和新发展的里程碑,这次会议所制定的宪法将大大地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一九五四年九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49-350

高岗、饶漱石事件

  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出现,不是偶然的现象,它是我国现阶段激烈阶级斗争的一种尖锐的表现。这个反党联盟的罪恶目的,是要分裂我们的党,用阴谋方法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为反革命的复辟开辟道路。全党在中央委员会团结一致的领导下,已经把这个反党联盟彻底地粉碎了,我们的党因此更加团结起来和巩固起来了。这是我们在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中的一个重大的胜利。

  对于我们的党说来,高岗、饶漱石事件是一个重要的教训,全党应该引为鉴戒,务必使党内不要重复出现这样的事件。高岗、饶漱石在党内玩弄阴谋,进行秘密活动,在同志背后进行挑拨离间,但在公开场合则把他们的活动伪装起来。他们的这种活动完全是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历史上常常采取的那一类丑恶的活动。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上说过:"共产党人认为隐秘自己的观点与意图是可耻的事。"我们是共产党人,更不待说是党的高级干部,在政治上都要光明磊落,应该随时公开说出自己的政治见解,对于每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表示自己或者赞成或者反对的态度,而绝对不可以学高岗、饶漱石那样玩弄阴谋手段。

  ——《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一九五五年三月),《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91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在一九五三年,我们党内又出现了高岗、饶漱石的反党联盟。这个反党联盟代表国内外的反动势力,而以危害革命事业为目的。如果不是党中央发觉得早,及时地击破了这个反党联盟的话,党和革命事业的损失将会是不堪设想的。

  ——《对〈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稿的批语和修改》(一九五六年四月二日、四日),《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65

炮击金门

  金门打炮,这是真打,但是基本上还是文打。我们没有跟任何外国人开战。美国人要我们停火,每天都要我们停火。我们没有跟你打仗嘛!为什么停火?我们中国就没有跟你美国人开过战,就没有打枪,我们只是跟我们的蒋委员长、蒋总统打。

  ——《杜勒斯是世界上最好的反面教员》(一九五八年十月二日),《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55

  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你们的领导者们过去长时期间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向大陆乱钻,远及云、贵、川、康、青海,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江浙。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一九五八年十月六日),《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20

  接着就是金门事件。我们不想叫美国休息,在联合国通过美国军队撤出黎巴嫩决议的第二天,我们就向金门岛开炮,闹得全世界摸不到我们的底。杜勒斯也忙得很,从东太平洋调动兵力,兵力不够,又从地中海调。杜勒斯自己讲,这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的一次海、空军的集中,美国把它仅有的十二艘航空母舰中的六艘开来了。

  ——《同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共产党领导人的谈话》(一九五九年三月三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9-20

  去年打金门,那里没有美国军队,只有美国一个工作组,十几个人。这个地方和美国没有条约关系,而台湾却和美国有条约关系。我们打金门是内战问题。杜勒斯的方针是叫我们和蒋介石都不打。我们说,你们管不着,这是我们中国的地方,我们打不打是我们的事,你们不要多管;我们和你们美国只在一点上有关系,就是要求你们从台湾撤军。正因为这样,我们才在日内瓦、华沙同美国谈判。美国要签订一个声明,要蒋介石不打我们,要我们也不打蒋介石。我们说不行,金、马、台、澎问题是我们的内政,你们管不着,惟一的问题就是请你们搬家。

  看来我们和美国还得谈下去。它不赞成我们,我们也不赞成它,谈多久我们不知道。已经谈了三年半,恐怕还会谈十年,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谈判。你们不要怕我们会打台湾。我们打金、马是为了帮助蒋介石,因为美国想把金、马让给我们,自己占据台湾。我们放弃金、马,都给蒋介石。蒋介石一困难,我们就打金、马,美国就可以让蒋介石继续做总统。

  美国有"战争边缘政策",主要是为台湾问题而想出来的。去年我们也采取"边缘政策"。我们打金、马和蒋介石的增援船只,蒋介石就请美国帮助。美国人来了,但只在十二海里以外。我们光打蒋介石的船,不打美国船。美国船升起国旗,叫我们不要打它。美国一炮也没有打我们,我们也没有打它。所以大家都在战争边缘上。

  ——《关于西藏问题和台湾问题》(一九五九年五月十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63

  我们历来都讲,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中国一定要解放台湾,解放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用和平的方法,一个是用战争的方法。万隆会议时,周恩来总理就声明过,愿意同美国坐下来谈判。后来就谈了,一气谈了四年,先在日内瓦,后到华沙;先是一个星期一次,后来是两个星期一次、一个月一次,现在是两个月一次。双方都不想中断谈判,美国曾经中断过一个时期,后来我们去了一封信,说不谈不好,并且提出了谈判时间。他们说,限定时间,他们不能遵守,但是谈判可以恢复。我们说谈判可以拖一年,后来金门一打炮,谈判就恢复了。谈判地点,根据美国的意见迁到了华沙。在谈判中,我们只是向他们提出一点,就是要他们从台湾撤军,撤军就没事了嘛。剩下来的就是我们同蒋介石的事了,我们可以同蒋介石公开谈判。可是,美国不干,他们怕蒋介石同我们谈判。我们在金门打了炮,实际上并不是战争。我们并不想一下子把台湾等地拿下来,可以把它们放在蒋介石的手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都没有关系。金门、马祖可以不拿下来,并不想为此而打仗。

  ——《关于台湾问题》(一九五九年五月、十月),《毛泽东外交文选》第380-381

西藏平叛

  我们希望达赖回来,还建议这次选举不仅选班禅,而且要选达赖。他是个年轻人,现在还只有二十五岁。假如他活到八十五岁,从现在算起还有六十年,那个时候二十一世纪了,世界会怎么样呀?要变的。那个时候,我相信他会回来的。他五十九年不回来,第六十年他有可能回来。那时候世界都变了。这里是他的父母之邦,生于斯,长于斯,现在到外国,仰人鼻息,几根枪都缴了。我们采取这个态度比较主动,不做绝了。

  总理的报告里头要讲希望达赖回国。如果他愿意回国,能够摆脱那些反动分子,我们希望他回国。但是,事实上看来他现在难于回国。他脱离不了那一堆人。同时,他本人那个情绪,上一次到印度他就不想回来的,而班禅是要回来的。那时,总理劝解,可能还有尼赫鲁劝解,与其不回不如回。那个时候就跟他这么讲:你到印度有什么作用?不过是当一个寓公,就在那里吃饭,脱离群众,脱离祖国的土地和人民。现在,还看不见他有改革的决心。说他要改革,站在人民这方面,站在劳动人民这方面,看来不是的。他那个世界观是不是能改变?六十年以后也许能改,也许不要六十年。而现在看来,一下子要他回来也难。他如果是想回来,明天回来都可以,但是他得进行改革,得平息叛乱,就是要完全站在我们这方面来。看来,他事实上一下子也很难。但是,我们文章不做绝了。

  ——《关于西藏平叛》(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五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45

  西藏叛乱,世界资产阶级找到了好题目。中国有句老话:虱多不痒。蒋介石和帝国主义反动派,骂我们骂得太多了,也就不痒了。你们了解西藏问题吗?

  ……

  四月十八日,我们的人民解放军已占领了所谓的麦克马洪线的几个重要据点。广大的西藏群众与解放军站在一起,他们痛恨他们的领导者--农奴主。西藏叛乱有很多地方与匈牙利事件不同。只讲一点,即群众基础不同。一九五六年十一月匈牙利事件时,群众思想混乱,一九五七、一九五八两年经过了党的工作才转变过来。西藏的农奴并不站在西藏教皇大炮那边,大多数站在我们这边。也有些人看不清楚。大部分同我们站在一起要求解放。西藏事件很好,我们很乐观。当然,要消灭农奴制,进行社会改革,要向群众讲道理,这还需要时间。有这样一个问题,解放军到西藏已经九年了,西藏为什么不改革?这是我们有意的,把这块地方放慢一步,这是有计划地放慢。这倒不是因为没有群众基础。西藏的一些上层分子心在外国,不在中国。我们放慢改革,原来讲一九六二年以后再商量改革问题。现在他们打了炮,就把改革提前了四年。因此,打炮也是好事。世界上的资产阶级对我们平叛总是要大叫大骂的,因为他们认为西藏实际上是他们的地方,不是我们的。他们的第一个论据说西藏人不是中国人,西藏人是西藏人,不是汉人。其实,我们国家里不是汉人的多得很,内蒙古是蒙古族人,维吾尔族是突厥族系的人,还有其他少数民族,都不是汉人。在中国六亿七千万人口中,少数民族有三千六百万人。不仅一百二十万西藏人不是汉人,其他三千四百多万人也不是汉人。叛乱分子说西藏要求独立,而所谓"独立",就是要把西藏给外国。

  ——《同意大利共产党代表团的谈话》(一九五九年四月十九日),《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第183-184

  雅鲁藏布江以南、喜马拉雅山国境线以北广大地区平叛战斗,已经基本结束,得到很大胜利。这是当地人民群众对平叛战争热烈拥护与人民解放军英勇战斗两方面相结合而完成的。……全世界反动派,以胡适为代表,忘记了一件事,日本打中国,反革命打革命,中国平叛匪,以革命打反革命,二者完全相反,胜败判然不同。

  ——《西藏人民群众拥护人民解放军平叛,亲如家人》(一九五九年四月二十八日),《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第189

  达赖上次来北京时,我同他谈过话,谈得很好。他向我保证,回去一定走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但看来他还是处在一种矛盾当中。在他下面的索康、赤江、帕拉这些人都是很坏的。达赖有那样一个很不好的环境。这些人是把他向外、向反对中央的方向拉的;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聪明人,他能够想到,他离开西藏、离开人民、离开祖国之后,下面的文章不好做。他写给谭冠三的三封信就流露了这个思想。

  达赖,现在一个可能是回来,一个可能是不回来。最近印度报纸放出来的空气是他要回来。但是,达赖的两个声明,完全是反对中央,反对祖国大家庭,要求西藏独立的。这样,回来的路,达赖就自己堵塞了。据我看,达赖的声明是索康、帕拉等人的作品,同时得到印度某些人的同意。达赖如果赞成这两个声明,就不能回来,要回来就要改变态度,站在反对这两个声明的立场,拥护中央。要达赖从那个环境出来,离开索康、赤江、帕拉等人,办法很难想,这全靠他个人的意志,个人想办法。我们是留有余地的,还选举他做人大副委员长,自治区筹委会主任委员的位子也给他留着。留有余地,我们的态度就很主动。其他的叛国分子,他们也可以回来,但是要改变态度。回来也不能再当噶伦,要不然和你们就没有区别了。

  ——《西藏平叛后的有关方针政策》(一九五九年五月七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56-57

  如果达赖赞成我们的主张,我们希望达赖回来。只要他赞成两条,第一,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第二,在西藏要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他就可以回来。尼赫鲁对于这两条并不反对,尼赫鲁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也说应当在西藏进行改革。但是,到现在为止,这两条达赖都反对。世界上的事是常常有变化的。西藏惟一的女活佛已经从印度回来。所以,留有余地,比较好。……如果达赖对以上两条不改变他现在的态度,我们就不欢迎他;如果他改变态度,我们就真正欢迎他。现在要达赖改变态度,赞成不分裂国家,赞成在西藏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革,是很难的。但是,世界形势一变,情况就会不同。许多白俄不是已经回国了吗?达赖还年轻,他才二十多岁。

  ——《关于中印关系和达赖喇嘛回国问题》(一九五九年十月六日),《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第206-207

  达赖周围有许多人,对达赖影响不好。当然也不能说达赖是进步的,他自己不那么进步。他到外国去发表的一些言论,做的一些事,是反对祖国的。他们说,西藏不是中国的一部分,是独立王国。第二就是改革问题,他们不赞成。

  ——《同班禅额尔德尼等的谈话》(一九五九年十月二十二日),《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第208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