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理论指导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从“小康社会”到“中国梦”
发布时间: 2016-11-25    作者:李文    来源:国史网 2015-12-29
  字体:(     ) 关闭窗口

  梦是一种主体经验,是人在睡眠时产生想象的影像、声音、思考或感觉,通常是非自愿的。也就是说,梦大都是一种不自觉的虚拟意识。因之,“梦想”通常被视为某种潜意识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典故“黄粱美梦”讲的就是这一道理。但是,“梦想”同样可以是一种憧憬和渴望,俗话说“日有所想,夜有所思”,人们对某种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往往会化为持久的精神动力,于是“梦想”也就成为“理想”的近义词。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阿尔弗雷德·丁尼生讲过:“梦想只要能持久,就能成为现实。我们不就是生活在梦想中的吗?”[1]美国第28任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说得更好:“我们因梦想而伟大,所有的成功者都是大梦想家:在冬夜的火堆旁,在阴天的雨雾中,梦想着未来。有些人让梦想悄然绝灭,有些人则细心培育、维护,直到它安然度过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而光明和希望总是降临在那些真心相信梦想一定会成真的人身上。”[2]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届领导人提出的“中国梦”就是这样一种“梦想”:承载着亿万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寄托着近百年来民族复兴的不懈追求。而且,正像尼日利亚前总统奥卢塞贡·奥巴桑乔所评价的那样:“中国梦不是政治口号,它勾画出了一个完全可以实现的愿景”。[3]为了说明这一点,让我们从邓小平提出的“小康社会”讲起。 

  一、从温饱到总体小康 

  “小康社会”是由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规划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新中国第一代领导集体曾经在半个世纪之前提出过一个经济发展“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4] 经过30年的努力,到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一步设想已经基本实现了,但是距离第二步设想的目标还差得很远。这个“小康社会”就是邓小平借用传统的具有浓厚儒家色彩的概念,针对中共既定的第二步发展设想提出来的新的提法,并向其中赋予了新的内涵。1979年12月6日和1984年3月25日,邓小平先后在会见日本首相时指出:“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5]“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6]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报告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从一九八一年到本世纪末的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一九八○年的七千一百亿元增加到二○○○年的二万八千亿元左右。实现了这个目标,我国国民收入总额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将居于世界前列,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过程将取得重大进展,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7] 

  其实,这个“小康社会”是邓小平针对中国当时的国情及其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出的务实的阶段性发展目标。要知道,1978年的中国还只是个温饱不足的低收入国家,按现价汇率计算,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只有区区155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7.9%,在135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133位;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只有190美元,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2%,在188个国家和地区中居第175位。[8] 这是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 [9] 分别高达67.7%和57.5%,即便是按中国自己当时比较低的贫困线标准衡量,也有多达1/4的人口(约2.5亿)属于尚未解决温饱的极端贫困人口。 

  如何达到“小康社会”?邓小平提出一个“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目标不高,但做起来可不容易。”[10] 在这里,邓小平已经将“翻两番”的标准由人均800美元明确提高到人均1000美元。而且,“小康社会”绝非仅仅人均GDP翻两番那么简单。按照邓小平1984年的预想,所谓“小康社会”就是像当时经济比较发达的江南地区的一些地方那样:“第一是人不往上海、北京跑,恐怕苏南大部分地方的人都不往外地跑,乐于当地的生活;第二,每个人平均二十多平方米的住房;第三,中小学教育普及了,自己拿钱办教育;第四,人民不但吃穿问题解决了,用的问题,什么电视机,新的几大件,很多人也都解决了;第五,人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的变化,什么违法乱纪、犯罪行为大大减少。”[11]六年以后,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做出进一步的概括:“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这个要求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到20世纪末,“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小康,生活资料更加丰裕,消费结构趋于合理,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健康水平继续提高,社会服务设施不断完善。”[12] 

  为了便于衡量“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统计局等部门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过一整套全国、城镇、农村有别的评价标准。就全国的基本标准而言,包括五个方面共16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GDP)一项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面积、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城市居民每万人拥有铺装道路面积、农村通公路的行政村比重、恩格尔系数八项指标组成;第三类为人口素质,由成人识字率、人均预期寿命和婴儿死亡率三项指标组成;第四类为精神生活,由教育娱乐支出比重和电视机普及率两项指标组成;第五类为生活环境,由森林覆盖率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以上县百分比两项指标组成。城镇和农村的小康生活标准在全国基本标准的基础上各有损益,符合城乡差别巨大的客观现实。从上述指标来看,除了全国和城镇基本指标中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以外,其余绝大部分指标(特别是农村)都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生活有直接关系。结果经过测算[13],1990年全国小康实现程度为48%,2000年为96%。到2000年尚有三项指标没有达到小康标准,即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066元,实现85%;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为75克,实现90%;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实现80%。分地区来看,东部基本实现,中部实现78%,西部实现56%。同一时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从1991年的53.8%下降到2000年的39.4%,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从57.6%下降到49.1%。这便是总体实现小康时的基本情况。这一时期在扶贫开发方面获得的成就尤为瞩目,农村贫困人口减少了2.2亿,世界银行认为中国是20年来对全球扶贫事业做出最大贡献的国家。[14] 

  二、全面小康 

  显而易见的是,2000年中国政府宣布实现的“总体小康”还只是一个低标准、偏重于物质消费、发展不均衡的小康。2000年底,中国人均GDP只有900多美元,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全国尚有3000万人温饱没有完全解决,城镇也有一批人口困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西部地区贫困发生率高、贫困程度深,相当一部分地方与“总体小康”还有一段距离,农村实现小康的难点主要在西部地区。总体上看,除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以外,“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15]有鉴于此,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具体化,进一步提出了一个“新三步走”战略。即在21世纪前50年,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16]自此,一个以低水平的“总体小康”为基础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发展规划就要破茧而出了。 

  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宣布:“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同时,指出“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17] 2002年,中共十六大根据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确定在21世纪前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中,经济和民生方面的目标是:“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18] 除此之外,中共十六大还为这个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提出政治、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全方位的奋斗目标。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在十六大提出2020年实现比2000年GDP总量翻两番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同期实现人均GDP翻两番的新要求。从中共十六大提出的以及后来在十七大、十八大一再被充实了内容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来看,新的小康目标较之过往的“总体小康”,一是水平更高,要从一个国际上中等偏下收入的经济体向中等偏上收入的经济体迈进;二是范围更全,不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无所不包,而且农村不能拖了城镇的后腿,西部地区不能拖了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后腿。因而,国家统计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设计的监测指标有六个方面23项[19]之多。10年后的监测结果显示,2010年全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达到80.1%,比2000年提高20.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2.05个百分点。 

  仔细观察“全面小康”前半程建设的具体情况,经济发展方面的进展最为突出。2000~2010年,中国的GDP总量(当年价格)由99215亿元增长到401513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10.3%;中国的人均GDP(当年价格)由7858元增长到30015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9.5%。这一阶段取得这样的成就殊为不易,因为中国这一时期面对的形势可以说是外忧内患、挑战不断。外忧,主要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内患,则是国内非典、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等自然灾害和重大挑战接连不断。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是十分显著的。来自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03~201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7%,而同期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速为3.9%。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份额,从2002年的4.4%提高到2011年的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各经济体的排序位次,从2002年的第6位,上升至2010年的第2位。[20]从人均水平看,根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10年中国的人均国民总收入为4260美元,虽然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47%,但已经首次超过世界银行当年界定的中高收入(upper middle income,UMC)国家3976美元分界线,进入中上收入经济体行列。[21]从2006年到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增长了1倍多,这种发展速度是举世瞩目的。 

  但是,同一时期,与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相比较,中国社会发展方面的情形还不尽如人意,有几个指标甚至退步了。2000~2010年,城乡差距从99.8%倒退为 

  70.3%,基尼系数、社会安全等均不及2000年。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均有上升,但区域间差距仍然较大。人均预期寿命增长速度虽然比建设“总体小康”期间有所加快,但依然与新中国前30年有不小的差距。放到国际层面看,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国际经济地位没有变化,人均GDP和消费水平均不及世界平均水平,按联合国的标准,中国大约还有1.5亿贫困人口,而且经济结构不合理,公共教育和医疗服务投入不足,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健全,整体科技水平仍显落后,人均资源和能源拥有量少、供应不足但总量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还应当指出的是,像前述这种加权综合所得出的数据并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全貌,因为它重视的是平均水平,忽视了悬殊的内部差别。解决明显过大的地区差别、城乡差别和贫富差距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一个核心内容,解决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是实现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均衡发展的焦点所在。或者可以这么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社会建设层面,难点也在社会建设层面。中国能否实现顺利转型、跨越所谓“中等收入陷阱”,考验就在这里。 

  三、“中国梦” 

  总体小康也好,全面小康也罢,都是“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阶段性目标,同时也说明了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带领全国人民致力于实现这一目标是历史赋予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使命。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在中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始终怀有强烈的愿望和坚定的信念,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他们成功地在中国建立起一整套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为中国确立了在20世纪末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他们所经历的曲折和失误,多数都与经验不足、急于求成、违反客观规律有关。基于以往的经验和教训,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调低了目标,认为20世纪末我们所能实现的只是一个中国式的现代化,也就是较低水平的“小康社会”,在21世纪中叶也只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22]1987年8月,邓小平在会见意大利客人时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分三步走,本世纪走两步,达到温饱和小康,下个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时间再走一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这就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23]这个目标在全党达成共识,写入了中共十三大报告。此后,从中共十四大到十八大,都重申了这一目标,并且都在完成了或是将要完成上个阶段的目标的基础上,适时提出了下个阶段的新目标。如十四大进一步提出,在20世纪90年代达到小康水平目标;到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2021年)时,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完整的制度;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周年(2049年)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五大新增了本世纪前1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的任务;十六大新增了本世纪前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任务;十七大新增了本世纪前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八大新增了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从十四大到十八大,充实的只是新阶段新目标,不变的是建党10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规划、总追求。这个总规划、总追求被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中共新一代领导集体继承下来,构成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基础性内容。 

  2013年3月27日,习近平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讲话指出:“大家都很关心中国的未来发展。面向未来,中国将相继朝着两个宏伟目标前进:一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二是到2049年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两大目标,我们将继续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继续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协调,建设美丽中国。”[24]此后,4月7日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作主旨演讲时再次指出:“我们的奋斗目标是,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也认识到,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仍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要使全体中国人民都过上美好生活,还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我们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牢牢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集中精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25] 

  “中国梦”的丰富内涵见之于“两个100年”的总规划、总追求,见之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大社会”,更见之于以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核心内容的“小社会”,这一点是与当年的“小康社会”一脉相承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在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媒体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近20分钟的讲话,说得最多的是人民,分量最重的是民生。对老百姓来说,这么一番话尤其温暖人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26]这里面,一共列举了老百姓期盼的“十个更好”,可谓对接现实、顺应民情。教育、就业、收入分配、医疗、住房……一直就是民生领域的关键词,也是社会关切、百姓呼声的集中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民生发展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后来在讲话中提出的“十个更好”,都是对民生关切的一个积极回应,具体而明确地向人民描绘了未来的幸福生活图景,这也便是“中国梦”为我们勾勒的未来社会建设的美好愿景。就像《环球时报》发表的一篇社评指出的:“中国最近几十年发展太快了,同时堆积了一些问题,对所取得成就的意义也需用更长的时间来认识。我们不太容易搞清我们今天相对于历史和横向世界所处的位置,‘中国梦’的提出,是中国人边行进边梳理我们到底想要什么、走向哪里的过程。”[27]“且行且揣摩”,了解了上述从“小康社会”到“中国梦”的演进历程,就不难认识“中国梦”是实实在在的一定能实现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当前,中国进入发展关键期、改革“深水”期和攻坚期,面对社会利益格局和经济关系深刻调整变化,利益冲突、社会矛盾呈现出多发易发的复杂态势,改革和发展的顺利推进需要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力量,于是就有了“中国梦”的新提法。习近平2012年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以来,在国内国际多个场合,结合不同工作内容就“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实现路径等进行系统阐释。一时间,“中国梦”成为较之“小康社会”更加热门的词汇,“中国梦”也容纳了较之“小康社会”更丰富的内容。如上所述,“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历史赋予的民族使命,更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层面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一以贯之的继承和发展,中共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每一项安排、每一个举措,都在朝着这一既定目标一步一步向前推进,同时也在不断提升中国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中国梦”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和共同期盼。“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28] 

  [1]哈耶克主编:《哈佛家训Ⅰ:改变一生的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1页。 

  [2]哈耶克主编:《哈佛家训Ⅲ:决定成功的细节》,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8页。 

  [3]《百年追梦——电视政论片〈百年潮·中国梦〉解说词》第1集,《人民日报》2014年5月27日。 

  [4]《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9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483页。 

  [5]《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37页。 

  [6]《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54页。 

  [7]《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4页。 

  [8]余芳东、杨红军、解明明:《我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国际位次稳步提高》,《中国信息报》2011年5月18日。 

  [9]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衡量生活质量的一项综合指标,它客观上反映了不同收入不同价格水平下各国居民的生活状况。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用恩格尔系数判定生活发展阶段的一般标准:60%以上为贫困,50%~ 

  60%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30%以下为最富裕。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一般为 

  20%左右。 

  [10]《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26页。 

  [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88页。 

  [12]《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1页。 

  [13]《全面小康社会什么样?——访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人民日报》2002年11月18日。 

  [14]《世界银行全球扶贫大会开幕 温家宝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5月27日。需要指出的是,在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的同时,由于下岗职工增多,失业导致的城镇贫困人口增加。据民政部统计,截至2002年11月,3.2亿非农业人口中仍有1998万人属于“城市贫民”,政府为此设置了“三条保障线”(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做到“应保尽保”。 

  [1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16]《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7]《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0年10月19日。 

  [18]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02年11月9日。 

  [19]这六个方面23项指标分别是:(1)经济发展:人均GDP,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城镇人口比重,失业率;(2)社会和谐:基尼系数,城乡居民收入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系数,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高中阶段毕业生性别差异系数;(3)生活质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均住房使用面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平均预期寿命;(4)民主法制:公民自身民主权利满意度,社会安全指数;(5)文化教育: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平均受教育年限;(6)资源环境:单位GDP能耗,耕地面积指数,环境质量指数。 

  [20]《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总量跃居世界第二》,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2-06/03/c_112101581.htm,2011年7月1日。 

  [21]《按图表集法衡量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世界银行网,http://data.worldbank.org.cn/indicator/NY.GNP.PCAP.CD,  2011年7月1日。 

  [22]1979年10月4日,邓小平在与省、市、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座谈时说:“所谓政治,就是四个现代化。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94页) 

  [23]《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1页。 

  [24]习近平:《携手合作 共同发展——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时的主旨讲话(2013年3月27日)》,  《人民日报》2013年3月28日。 

  [25]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2013年4月7日)》,  《人民日报》2013年4月8日。 

  [26]《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人民日报》2012年11月16日。 

  [27]《“中国梦”凝聚中国人共同利益和价值》,《环球时报》2013年3月18日。 

  [28] 习近平:《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3年4月28日)》,《人民日报》2013年4月29日。   

    1. 从“小康社会”到“中国梦”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