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自然灾害史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紧急救灾措施
发布时间: 2009-08-26    作者:尚 长 风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009-04-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保护农民利益,大幅度减少粮食征购,同时提高粮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受“浮夸风”影响,不少地方虚报粮食产量,导致了超额征购。19591961年三年粮食 平均征购数占粮食总产量的34.4%。其中1959年粮食征购数占粮食总产量的39.6%。而正常 年景,粮食征购数仅占粮食产量的20%多。  1](p.410  据国务院财贸办公室估计,“粮食,1958 1959两年大约多收购了贸易粮200亿斤到300亿斤”。 尽管后来加大了粮食返销农村的力度, 1959年、1960年的净收购率还是高于常年。因此,在农村遇到自然灾害粮食大幅度减产时, 超额征购就使农村缺粮的情况更加严重。针对农产品收购“估产偏高,任务过大,分配过 头”、“粮食部门和商业部门采购过多”的“左”倾错误,国家着手减少粮食征购。196115日,中央要求“在规定国家农产品收购任务的时候,应当注意给农民留下必要的自用 量”。 据统计,1961711962630粮食年度,征购粮食的实际数是679亿 斤(贸易粮 ,下同),比庐山会议确定的当年计划征购数717.5亿斤减少38.5亿斤,比上一 个粮食年度实际征购数837亿斤减少158亿斤,折合原粮  190亿斤,全国平均每个农民少缴 30多斤,相当于每人1个月的口粮。

  国家还大幅减少全国农业税的征收任务。分别在1960年、1961年两次调整农业税征收, 1961年,农业税已由1958年的388亿斤降低到215亿斤(正税,细粮,下同),1961年由 于照顾灾区,农业税实际只征收194亿斤。 此外,国家还向农村返销了大量粮食。1959 1961年三年平均每年返销农村的粮食为364.4亿斤,占这三年平均征购量的34.4%,比1957 年增加81亿斤。  2](p.108  此外,中央还对“反瞒产”运动的错误予以彻底纠正。当时,部分地 区的社队在大队统一管理的粮食仓库之外还有粮食“小仓库”,有人主张把它追查出来,归入 国库,或者征购其百分之五六十。中央坚决阻止了这种做法,认为这部分粮食“应该听任群 众的决定。上级机关要公开宣布,国家保证不把这部分粮食上调,也不再增加征购任务”。  

  为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中央成立以陈云为首的粮价问题小组,研究提高粮价问题并提 出报告。粮价问题小组提出的办法是:1961年夏收起,全国粮食收购价平均提高20%,连同 1960年已经实行的对主要产粮区的加价奖励全国平均5%,共计提高25%,预计提价以后, 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将增加65亿元到75亿元左右。同时,建议粮食销价暂不提高。 中央 1961115批准了该报告。国家还相应提高了其他农产品的价格。据统计,1962年与 1957年相比,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平均提高32.3%,其中粮食提高36.1%,经济作物提高 14.7%,畜产品提高31.6%,其他农副产品提高40.9%  8  国家还对多产粮食和多提供商品粮 的人民公社、生产队给予奖励。  196198,中共中央又决定,生产大队向国家每出售 1500斤贸易粮,奖售布15尺、纸烟3条、胶鞋1双。超产超购的粮食按粮食价款全额奖售工业品。 由于实施了减少征购、增加进口、提高粮价和奖售农产品等几项重要政策,提高了农 民种粮的积极性。1961711962630粮食年度,国家粮食周转库存增加17 亿斤,改变了前几年一直下降的趋势。

  (三)压缩精简城镇人口,支援农业战线 

   由于“大跃进”运动中新建了一大批工矿企业,从农村大量招工,“城市人口猛增了3000 多万”  9  ,城市对粮食的需求激增,加剧了粮食紧张的局面。鉴于城市粮食销售量增长过快, 早在1960914,中央已发出指示,要求压缩城市人口下农村。全年平均压缩300 人。 当时,对于是否需要这样做特别是压缩的力度存在不同认识。陈云在19615月的中 央工作会议上,精辟地分析了动员部分城市人口下乡的重要性。他说:“工人头一年下去,每 人每年一般可以少供应一百五十斤粮食,下去一千万人就是十五亿斤,两千万人就是三十亿 斤。这是第一年的差别。更显著的差别还在第二年。原来家在农村的工人回了老家,原来家在 城市的工人到农村安家落户,参加集体生产和分配了,加上自留地有收成了,他们就不要国家 供应粮食了。这样,下乡一千万人就可以少供应粮食四十五亿斤,两千万人就是九十亿 斤。”  10  中央工作会议采纳了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 九条办法》,要求当年内减少城镇人口1000万人,三年内减少2000万人以上。11 19625月, 中央政治局常委工作会议后,决定进一步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职工和城镇人 口。  12  据统计,19611月到19636月,全国职工减少1887万人,城镇人口减少2600 人,吃商品粮人数减少2800万人。  13  城市粮食销量相应下降,“城镇非农业销售由1960年的 631亿斤,压缩到1962年的470亿斤,减少161亿斤”。  2](p.118 

  大量精简职工、城镇人口,减少了粮食销量和粮食征购量,增加了农村劳动力。这不仅有 效缓解了粮食供应紧张局面,而且有利于加快农业的恢复。 

  (四)全国上下节衣缩食,压缩口粮,大搞“瓜菜代”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