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自然灾害史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紧急救灾措施
发布时间: 2009-08-26    作者:尚 长 风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第4期 2009-04-14
  字体:(     ) 关闭窗口

  “大跃进”运动失败后,出现了19591961年国民经济的严重困难。全国工农业总产值 大幅度下降,全国粮食产量由1958年的4000亿斤,下降到1959年的3400亿斤,1960年又下 降到2870亿斤,低于1951年产量,1961年略有回升仍只有2950亿斤。  1  粮食、食油、肉蛋等 供应持续极度紧张,形成了全国性饥荒。严重的局势教育了全党。196011月,中共中央发 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要求全党用最大的努力坚决纠正各种 “左”的偏差,组织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深入农村,向基层干部和农民宣读、解释,同他们一道 为纠正错误、落实政策、扭转困难形势而奋斗。同时,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救灾措施。 

  (一)紧急调运和进口粮食,应对粮食危机 

  1960年上半年是饥荒最为严重的时期。据统计,19609月底全国82个大中城市的库存 粮食还不到正常库存的1/3。当时大量调出大米的江西省南昌、景德镇、赣州、九江4个主要 城市,也处于日调日销的局面。  2  面对全国的普遍饥荒,1960年中央接连发出指示,指导紧急 调运粮食。为了应急,搞了“以早济晚”和“以晚济早”的季节性调剂,即每年夏秋季节, 先把南方收获较早的小麦、早稻等调运到东北,接济东北秋粮下前的市场供应;然后,又在冬 春季节里,将东北晚熟粮食返调给关内缺粮地区度过春荒。  3  针对一些粮食调出地区的担心, 中央表示“中央对调出地区是十分关切的,对于那些在七、八、九月份周转困难的地区,到 那时候一定会千方百计地给予支援。现在重要的是务必请这些地区首先把粮食调出来,使中央 能够回旋得开。”    为了加快粮食周转调运,中共中央于1960年成立了由李先念负责的中央粮 棉油调运指挥部,规定铁路、汽车的货运都要服从粮食的紧急调运任务。1960年上半年动用 了各种运输工具为运粮服务,包括1540辆军车    ,还进口了1200多辆汽车专门用于运粮。  4据不完全统计,1960年参加运粮群众达5700多万人次、畜力310多万次、民间运输工具470 多万车次、30多万船次。  2](pp.271272  经过艰苦努力,粮食调运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在最紧张的 1960年,从南方11个大米产区调出粮食90.6亿斤,其中有72.8亿斤是挖用库存调出 的。  2](p.122   19607月至19616月,从山区到平原,从支线到干线,把历年积压在山区的 “死角粮”、“难运粮”42亿斤运了出来,把“死粮”变成了“活粮”,有力地支持了城镇、工 矿区的粮食供应。  2](p.273  除了大量调动偏远地区库存以外,1961年和1962年省间季节性调剂 的运量占省间总运量的12.3%,其中1961年吉林、黑龙江两省由于季节性调剂,增加省间运 26.3亿斤。  2](p.122  但是,由于绝大多数粮食调出省实在无粮可调,调拨计划的完成情况并 不理想。到196011月,经过多方努力,仍然没有完成粮食调运计划。 

  为了缓解粮食紧张的局面,国家还采取了进口粮食的办法。196012月,国务院财贸办 公室经过推算,认为到1960年底粮食实际亏欠可能在15亿斤左右,“最大的危险是明年3 6月,许多地区和若干大中城市可能脱销,发生乱子。” 为此,周恩来、陈云等人多次研 究调配方案。1230,陈云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进口粮食,能进多少就进多少,我 以为要‘吃饭第一,建设第二'  5  ,得到中央赞同。粮食主要是从加拿大、澳大利亚订购。 1961年上半年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宣称本国遭灾,放出卖粮不能延期付款的消息,还要 涨价。  19618月,陈云经毛泽东同意,决定通过法国转口购买美国粮食。6经过努力,从 决定进口到第一船进口粮运到天津只用了一个月时间。  7  1961630以前抢运到国内 215万吨(43亿斤),用在‘刀口上',避免了京、津、沪、辽和重灾区粮食脱销的危险。”    1961711962630粮食年度,共进口粮食117亿斤。  19611965年,每年 进口粮食500万吨左右。 

  为了筹措外汇,保证粮食进口,国家不仅尽力组织农副产品和工矿产品出口,还大量出售 黄金和白银。1961118,国务院财贸办公室提出动用国家金银储备,出口黄金41 两、白银14000万两 27中央批准了该计划。19622月,中央又批准出售黄金95 两、白银2000万两(价值1.31亿美元)。 中央还决定,减少粮食以外其他物资的进口。规 定进口次序是:粮食;化肥、农药、药品、油脂;用于加工成品出口的原料和化工材料;政治 照顾性的物资;橡胶、石油、铜、铝、钢材、尖端技术和国防所需器材、工业设备等。  外,中央还不惜承受巨大的政治压力,断然决定停止还债性质的粮食出口。196012月,中 央决定,对苏联的出口额由1960年的预计31.9亿卢布减为22.2亿卢布。粮、棉、油等主要 农副产品基本不给,但日用工业品和矿产品大体照旧。对东欧国家的还债粮、油也予以缓 还。 那种中国政府在三年困难时期漠视生命、增持黄金储备、出口粮食以发展军工业的说法 是缺乏根据的。 

  (二)保护农民利益,大幅度减少粮食征购,同时提高粮价,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