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重大意义
事关我国生态安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总面积的一半,全国每年新增荒漠化土地面积的90%以上、水土流失面积的80%都在这个区域内。西部绿,则中国绿。干旱半干旱地区还是我国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对阻止风沙、干旱等灾害南侵具有特殊作用。
事关人民福祉。生态需求已与物质需求、文化需求一并成为当今人们生活的基本需求。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脆弱性严重影响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迫切需要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有效治理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建设美好的绿色家园。
事关民族团结。我国有50个少数民族和75%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干旱半干旱地区群众常年受到风沙和水土流失等生态灾难的危害,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不断加大,严重影响民族平等与团结。
事关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的实现。受人口密集和建设用地的制约,我国东中部地区用于扩大森林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干旱半干旱地区宜林地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要实现2020年森林资源“双增”目标,必须大力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绿化造林。
事关我国的国际地位。我国85%的陆地边境线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毗邻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印度等多个国家。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是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的重要内容,是巩固我国边防安全的重要措施,也是显示我国政治优势的重要窗口。
三、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的总体布局
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干旱半干旱地区国土绿化可以按照西北半干旱草原区、西北干旱荒漠区、青藏高原高寒区三个区域进行总体布局,坚持“人工促进与自然修复并举,保护和利用结合”的原则,分类指导,分区施策,力争经过10年的努力,绿化覆盖率达到20%,重点生态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9%,生态恶化趋势得到基本遏制。
西北半干旱草原区。加快四大沙地及阴山北麓覆沙带地区的生态治理和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沙漠边缘地带防沙固沙生态屏障建设,封山(沙)育林,加大退耕还林(草)力度,建立灌草乔相结合的防风固沙体系。全面实行禁牧舍饲,综合治理退化草原,恢复草原生态及生产功能。加快黄土丘陵区和高原山地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林建设,重点营造水土保持林和生态经济林,尽快形成完善的林草植被体系。
西北干旱荒漠区。积极保护和拯救现有天然荒漠植被和绿洲,大力封沙育林育草、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植被。在绿洲外围建设以防风固沙为目的的大型综合防护林体系,绿洲内积极植树种草,不断扩大绿洲范围。在沙漠、戈壁边缘,实行封飞造结合、灌草乔结合、带片网结合,建设防风固沙锁边林带。
青藏高原高寒区。加强天然植被保护,适当辅以治理措施,有效保护高寒高原典型生态系统。在河谷人口密集地区适当营造防护林和薪炭林,防止植被退化,增强区域生态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