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人口资源与环境变迁史
中国将成为世界移民现象新焦点
发布时间: 2010-05-21    作者:程云杰 张泽远    来源:新华网 2010-05-21
  字体:(     ) 关闭窗口

  随着中国经济的稳步发展,来华发展的外国人口不断增多,20日在京出席国际会议的中外人类学者认为,过去30年来一直以“人口输出大国”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的中国已开始更多扮演“人口输入国”的角色,中国将成为世界移民现象的新焦点。

  美国乔治·梅森大学人类学教授乔治·海因在20日开幕的“中国与亚洲的移民:经验与政策”国际会议上发表基调演讲时说:“中国与多个国家毗邻,发生在中国的人口流入与流出现象活跃而独特,中国样本已经成为反映全球移民动向的重要指标。”

  他说:“中国国内农民工外出务工群体的独特迁徙现象,也为学术界对境内和跨境人口流动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机会,要对未来全球移民现象有更深刻的了解,就必须先研究中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和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企业人类学委员会主席张继焦说,这次会议是加拿大国际大都市组织的第14届年会,也是首次在亚洲和中国举行,虽然主题围绕中国和亚洲的移民现象,但是吸引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90多位学者,其中有一半以上来自欧美国家。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期间,与会学者将就中国和亚洲的移民政策、多民族社会融合、技术和非技术移民、劳动力市场、婚姻和性别、教育与年轻人移民等话题展开交流和讨论。

  张继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发达国家发展的历史来看,外来人口的流入往往体现了一国综合国力的上升,而妥善解决好外来人口流入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则是一个国家开放和成熟的标志。”

  他说:“中国当前对于外来人口的管理政策一直散见于出入境管理制度和招商引资两个方面,目前尚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外来移民的管理,保障和规范外来移民人口的发展。”

  张继焦认为,中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首先对入境外国人口进行分类,比如分成技能劳工、无技能劳工、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等类别,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具体分类管理的办法,一方面可以满足外国人来华发展的需求,吸引海外人才,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更好地保障外来人口在华权益,推动文化多样性。

  他透露,国内学者和政府相关部门已经开始酝酿起草一部与国际移民有关的法规,以推动中国更好地应对由人口输出国向移民接受国的转变。

  在今年11月1日即将开始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期间,中国将首次针对在境内居住半年以上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进行普查,包括其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和婚姻生育等信息。

  自《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于2004年8月实施以来,北京、上海、山东、河南、青海、海南等地均有外国人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截至2009年8月,在京获得永久居留资格的外国人共计311名。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