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区域经济史
西部在崛起—写在西部大开发十周年之际
发布时间: 2010-02-23    作者:张玉玲 李慧    来源:光明日报 2010-02-23
  字体:(     ) 关闭窗口

改变西部经济面貌

  十年前,西部的人才“孔雀东南飞”;十年后的今天,西部人才不仅“就地开花”,而且西部还“筑巢引凤”,引来了世界各地的人才,欧盟在中国的第一个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项目孵化中心就建在了成都高新区。——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冯亚曦见证了西部大开发以来西部人才的流向,见证了成都高新区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飞跃,称这十年是西部的“黄金十年”。

  同样,云南昆明巫家坝机场也在这“黄金十年”中一次次攀上新的台阶:建于1922年的昆明巫家坝机场是中国的第二个机场,一直到2005年旅客吞吐量才突破1000万;然而,仅用了短短3年时间,旅客流量就达到了2000万,以至于现有机场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货物及旅客运输需求。2006年底,昆明新机场正式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旅客将达到3800万人次,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南亚,联结欧亚的国家大型门户枢纽机场。

  昆明机场的发展历程正是西部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真实写照,一系列统计数字也能支持西部的“黄金十年”:

  西部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1998年的4122.6元增加到2008年的15857.18元,年均增长率14.42%,高于全国13.48%的平均水平,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增长最快的十年。

  西部投资和创业环境显著改善,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1999至2008年,西部地区投资总和达到158663.1亿元,年平均增长22%,投资规模之大、增速之快为历史所少有。

  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由2000年的5946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24000亿元左右,增长近4倍;地方财政本级收入由1127亿元增加到5159亿元,年均增长19.6%……

  “没有中央的战略决策,就没有西部的崛起;没有国家的大力扶持,就没有西部今天的飞速发展。西部大开发政策对西部经济的助推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支持是全方位、多渠道的。”中国社科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陈栋生总结说。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中央预算内基本建设资金和国债项目资金用于西部地区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截至2009年,中央财政向西部地区下达中央建设投资累计5507亿元,占总额的31.6%。

  十年来,西部地区开工重点工程102项,投资总规模1.74万亿元,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

  十年来,西部地区有43亿(户次)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6481892亿元,为企业技术改造、扩大再生产等提供了资金支持……

改变西部未来走向

  2009年岁末,地处中国—东盟对接前沿的广西得到重大喜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下发,北部湾又将实现新的腾飞。

  “北部湾”,一个熟悉的名字,一块曾经被忽略的宝地。在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声中,这片海域被唤醒,成为西部一个新的出海通道。在这个新的起点上,又有了新的蓝图:中国东盟“10+1经济合作”,构筑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东西互动的新平台,描绘着北部湾的美好明天。

  而在四川盆地,一幅发展美景也在徐徐呈现:乐山至雅安高速公路于2009年底动工,这也是成渝环线最后一段动工的高速公路。此举意味着串起川渝30多座大、中、小城市的环线高速,有望2012年真正形成“成渝经济带”。

  再把目光转到“关中—天水经济区”,向着新的战略定位迈进,除了“全国内陆型经济开发开放战略高地”外,还将打造成为全国先进制造业重要基地、全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彰显华夏文明的历史文化基地。

  “北部湾、成渝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西部这些重点经济区已经成为带动和支撑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高地,也将成为引领西部未来走向的新增长极。”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这样分析道。

  十年的西部大开发的成果,为新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站在这个起点,眺望西部的明天,崛起的西部信心满怀。正如温家宝总理在第十届西博会开幕式上指出的:“中国政府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决心不会动摇,政策不会改变,力度不会减弱。”

  这届西博会,果然让人们看到了西部未来建设的力度和强度,西部12省区市共签订投资项目1339个,总投资额达5911亿元人民币,比前九届签订的投资总额还多1400亿元。以至于新加坡《联合早报》羡慕地预言:“中国的西部大开发将迈上新台阶,迎来第二轮热潮”。

  中国西部开发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赵霖指出,上个十年,西部大开发是“打基础”,下个十年是“富民”;上个十年是国家财政投入居多,而下个十年将是机制改革为主,激发民间资金进入,这样,中国西部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西部的发展速度和质量都将出现新飞跃。

    1. 西部大开发10周年:改革开放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2. 西部大开发10周年:西部地区经济实力显著提升
    3. 创新屯垦 富民固边—访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聂卫国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