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体制改革史
新中国所有制结构的三次历史性变革及其争论
发布时间: 2009-09-14    作者:冷兆松    来源:当代中国研究所网站 2008-11-14
  字体:(     ) 关闭窗口

  1997年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在确保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主导作用的前提下,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的上升,公有制经济比重的下降,国有经济比重的下降,不会影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十五大关于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的一系列理论创新,尤其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升和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具有长期稳定性的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是对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理论重大的发展和完善。

  十五大确定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从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出发,对所有制结构从总体上做出的正确定位。把以往在政策方针层面上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多种所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纳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之中,这虽然不是根本性的改变,但也绝非一般的提法上的变化或一般意义上的强调。在这里,公有制为主体的根本原则没有丝毫的动摇和改变,因为既然是以公有制为主体,那么非公有制经济始终处于非主体地位这一点就没有改变。正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不改变,非公有制经济才具有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制度(如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私有制经济相互区别的特征,非公有制经济才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才有了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广阔天地。因此,认为十五大精神是鼓励私有化的观点是毫无根据的。

  三、争论与反思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共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相继建立了以国有经济为领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所有制结构的这三次历史性变革,使我国劳动人民从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剥削制度中彻底解放出来,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日趋完善。

  在这三次历史性变革中,国有经济都起到了关键的和核心的作用,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国有企业和工人阶级为此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9]

  但是,有人却企图从理论上全面摸黑和否定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把1978年以来的20多年的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同以前的30年割裂开来、对立起来,以为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否定,特别是中共十五大提出对国有经济实施战略调整的政策方针之后,一些人把矛头直指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核心——国有经济,例如,有人把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说成是天生低效率的,把全民所有制的国有经济比作“历史的包袱”,把国有企业说成化公为私的“财富转移站”,把对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错误地演绎为“国退民进”的政策主张,诸如此类的种种言论和主张[10],其从理论上全面否定、从政策上全面围剿公有制经济特别是国有经济的用心,是显而易见的。

  150多年前晚清思想家龚自珍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11]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正是从“先去其史”开始的。那里的一些人,为了搞垮社会主义,正是从歪曲和否定这些国家共产党的历史、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开始的。因此,我们一定要警惕一些人为了达到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瓦解国有经济的目的而歪曲和否定我国国有经济的险恶用心,决不允许把为了调整和完善我国所有制结构而进行的国有经济战略调整演变为私有化战略。

  江泽民指出:“党的十五大提出要积极探索能够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允许搞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国外有些人就以为中国要搞私有化了。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五十年的发展,我们的国有资产已达八万多亿,这是属于全国人民的财产,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经济基础。如果头脑不清醒,随意地加以处理,比如不加区分、不加限制地把国有资产大量量化到个人,并最终集中到了少数人手中,那样我们的国有资产就有被掏空的危险,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就会失去经济基础。……所以,正确地认识和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正确认识和处理公有制经济同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12]

  --------------------------------------------------------------------------------

  [1]《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1433页。

  [2]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562页。

  [3]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563-564页。

  [4]转引自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433-434页。

  [5]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上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5月第1版,第434页。

  [6]《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11页。

  [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39页。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第1版,第116、63页。

  [9]《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1999年第10期。

  [10]对于此类观点的系统批驳请参见冷兆松:《国有企业改革新论》第6、8章,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年第1版。

  [11]转引自周振华:《应当十分珍惜党和人民奋斗的历史——兼评历史虚无主义的若干观点》,《求是》2000年第16期。

  [12]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八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1999年7月1日第1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