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
王庭大: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环境
发布时间: 2012-02-24    作者:王庭大    来源:国史网 2012-02-24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十年前,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靠科学才有希望”,“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掷地有声的结论、铿锵有力的话语震撼了中国,国人共识。这也是被历史和现实所证明了的真理。没有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科学家的努力,就不会有中国的今天,更不会有中国更加灿烂的明天。我们不会忘记,战火的硝烟还没有散去,开国元勋们就着手组建科学院。我们不会忘记,是“两弹一星”奠定了中国尖端科学技术的基础和大国地位。我们不会忘记,是陆相成油理论甩掉了中国“贫油国”的帽子。我们不会忘记,是杂交水稻成为满足中国粮食需求和促进世界谷物生产的“金钥匙”。我们不会忘记,是载人航天成功实现了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最终还是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关键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对科学技术重视程度,对科技人才重视程度,决定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兴衰。

“第一生产力”、“第一资源”太重要了,不仅要认识到位,更重要的是落到实处。我曾在全国政协大会大声疾呼全社会的关注。我在一个城市的两所中学、两所小学的学生中进行了理想职业问卷调查。在九个可选择的职业中,科学家的职业竟未能进入前几名,而是排在第七,紧随其后的是农民、工人,其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我从小就想当科学家,可以讲梦寐以求。可在科学技术发展的今天,居然是这样的结果。据了解,科学家的孩子相当一部分也不愿当科学家。青少年对科学技术不感兴趣,长大了也不愿当科学家,那何谈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我认为需要努力为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在全社会要加强宣传、注重教育,并适当提高科学家的地位。

加大宣传力度,形成必要的舆论氛围。在新闻媒体上要有位置、要有版面。据国外资料统计,美国电视台的科技节目占节目总量的20%,日本电视台占15%,我国只占6%。近两年来比例有所上升,但仍远远不够。能否筹建国家科技电视台或在中央电视台单独开设科技频道。要象当年宣传陈景润那样,加强对科学技术和科学家的宣传。要让公众象了解老科学家那样了解当今有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要到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业单位去发现好的典型、宣传好的典型。绝不能享受着科学家发明的科技成果,却不知科学家是谁。公园等公共场所既要有科学知识的宣传,也要有中外科学家事迹的宣传。在全社会真正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崇尚科学、崇尚科学家的良好社会风尚。

注重教育,关注基础、关注未来。要从中小学生抓起,教育他们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包括长大了要成为科学家。对于中小学生要在灌输科学知识的同时,向他们宣传科学家的事迹、科学家的精神,让科学家成为他们心目中的偶像。要加大科普教育的力度,要象重视科研那样重视科普,注重提高全民特别是中小学生的科学素质。在中小学校设立多学科的业余小组,加强和科研院所的联系,从小就培养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兴趣。要有千千万万个高士其,要一批一批地培养、一代一代培养,出版一批又一批象《十万个为什么》这样好的科普读物。

提高科学家的社会地位。要让科学家成为最受敬仰的人,让从事复杂劳动的人有个舒适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有更多时间从事科研,而不是应付评估检查争取经费。据我在全国四个领域十一家科研机构的374位研究员中调查,60%以上的科研骨干直接从事科研时间不到一半,大部分时间用于项目申请、评审考核、申报评奖等,双休日、晚上加班司空见惯。他们自嘲为“业余科学家”。还有就是要让离开科研一线的老科学家的生活水平不要有大幅度的下降,使他们晚年也能够宽裕地生活。领导机关要当好后勤部,做好服务,为他们创造有利于出成果的科研环境。

 

(作者:中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原组长)

 

    1. 科技“大跃进”对新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影响
    2. 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创新
    3. 科学技术创新需要“负责任”
    4. 科学技术也是反腐力
    5. 经济起飞的周期、等级与后发优势
    6. 谈到安全性,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7. 科学、理性与“反乌托邦”想象
    8. 如何让科技与经济真正结合
    9. 中共延安时期科技政策探析
    10. 国外对中国科学技术发展的评价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