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西南电力设计院50年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 2011-06-22    作者:史晓斐 杨国胜    来源:《求是》 2011-06-22
  字体:(     ) 关闭窗口

传承精髓 收获希望

——西南电力设计院成立五十周年系列报道之文化篇

  家园有梦志高远,奉献精神永相传。50年前扬起风帆的那艘电力勘测设计巨轮,不惧风雨,破浪前行,开拓出了“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走向世界”的新天地。在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这个和谐家园里,大师与学子心心相印,企业和家庭同舟共济,一部“追求卓越,创造精品,服务社会,发展自我”的永恒经典正在被西南院人用理想和汗水铸就。

  奉献社会耀本色

  历史成就楷模,使命锻造忠诚。西南电力设计院“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超越自我,和谐共赢”的发展历程,书写了国有企业肩负历史使命、彰显社会责任形象的精彩篇章。正如1961年那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设计人员怀着报国夙愿聚集蓉城、白手起家一样,“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在50年的发展中,不断的铸就、沉淀,日久弥新,熠熠生辉,激励着一代代西南院人奋勇向前。

  关于责任,西南电力设计院院长周大吉这样诠释:“作为中央企业,我们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这要求我们必须首先要有为党和国家分忧的政治觉悟,其次要在获取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把服务社会、发展自我、保持稳定,作为我院的根基。” 

  50年来,西南电力设计院始终铭记社会职责、履行央企使命,把服务社会与发展自我紧密联系在一起,先后参与了东南亚海啸赈灾、扶贫济困送温暖、救助失学儿童、阿坝州大骨节病救治、2008年抗雨雪冰冻灾害和抗震救灾等公益活动,努力用实际行动彰显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

  2006年,西南电力设计院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定成都市金堂县竹篙镇金简河村为帮扶对象,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栽种桑苗20余万株,修建乡村道路4.1公里,建成3个电力提灌站、250米引水主渠道及200多平方米的农民技术培训站,为改善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条件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

  在刻骨铭心的2008年初,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冰雪灾害,西南电力设计院视灾情为命令,第一时间成立抗冰救灾领导小组,把“保通路、保供电、保民生”当做最紧迫、最重要的任务。院主要领导带领技术人员春节期间坚守在抗冰现场;许多技术人员不顾个人安危,挺进冰雪山峰,甚至推迟婚期;在院职工恪尽职守,尽全力做好后方保障。抗冰期间,该院先后有20多批次1800余人次奔赴抢险救灾第一线,赶制设计图纸1000余册,调晒图纸达7000公斤,撰写专题报告100余份。为了让灾区人民尽快用上电,许多同志饿了就啃冰冻馒头,渴了就吃一块冰雪,打着绑腿,用树枝做拐棍,艰难的工作在抢建现场。在“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该院在危难中及时组织专业人员深入灾区现场,冒着余震和山上滚石坠落的威胁,跋山涉水,穿越废墟,对设计的发送变电工程项目进行逐个排查,以最快速度提前完成了受损变电站钢结构方案设计和四川巴蜀江油电厂恢复发电设计工作,提前完成了位于汶川地震中心及极重灾区的阿坝铝厂临时供电及映秀水电厂送出等5条约50公里线路的勘测设计工作,使江油电厂32号和31号受损机组分别提前4天和17天恢复发电,使川西北电网尽快恢复了供电,为抗震救灾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两次抗击重大自然灾害的活动中,该院集体以及主要领导均先后受到国务院国资委的表彰。

  据不完全统计,该院仅在2008年抗冰冻和抗震救灾中,就无偿投入人力物力约合产值3800多万元,以实际行动彰显了中央企业的光彩。

  建设和谐图奋进

  走近西南电力设计院,“讲文明,重信誉,求实效,图奋进”的企业精神,已在“快速,准确,精细,协作”的企业作风带动下,通过“严格精细,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形成了“以人为本,科技创新,超越自我,和谐共赢”的良好氛围。这支拥有在职职工1400余人,集中了30多个专业工程勘测设计人才的老牌劲旅,正在“为人类开发绿色能源”的企业宗旨指引下,努力发展成为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公司。在该院沉甸甸的荣誉簿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电力系统双文明单位”、“四川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职业道德建设模范单位”、“一流电力设计企业”、“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累积,印证了一个中央企业坚持两手抓两手硬,又好又快发展的佳话。

  作为中央企业,党建工作是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他们始终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赋予党建工作的文化内涵。党委书记宋培庆认为: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人类先进文化,与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紧密结合,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中国企业文化。

  多年来,该院把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融入一体,总是坚持从大处着眼,从具体事抓起,收到很好的效果。

  大力提倡“爱岗、敬业、奉献”精神,以“十佳文明职工、劳动模范、优秀党员、质量标兵、先进个人”等典型引路,弘扬拼搏精神,激发集体和职工创先争优热情。坚持每年评选劳动模范和质量标兵,每两年交替评选最佳文明处室和十佳文明职工。在培养青年成才,促进科技兴院,实施事业、待遇、感情留人,构建和谐企业,营造优美环境,关爱职工健康等方面发力,将和谐西南院的建设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有机融为一体。在这个和谐的“大家庭”里,一代代科技设计人员呕心沥血、矢志不渝,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管理服务,运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为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而不懈努力;一个个卓越团队精益求精、开拓创新,在服务电力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追求卓越梦想,实现自我价值,形成了企业为员工着想,员工为企业奉献,企业为社会服务,社会为企业搭台的良性机制。

  企业兴旺在管理,管理有效在文化。西南电力设计院提出了“巩固成果,提高水平,争当标兵,再创一流”的工作方针。制定了《精神文明建设“十二五”规划》,修订完善了企业文化体系。浓厚的技术创新、设计创新、管理创新的文化氛围在西南电力设计院弥漫释放。

  岁月的车轮生生不息,发展的脚步永不停歇。回顾过去豪情迈,展望未来劲倍增。关于西南电力设计院的奋斗故事,暂时写到这里。面对未来,这艘朝气蓬勃、扬帆远航的巨轮,正迎着朝阳与风浪,在创新发展的旅程上缔造着新的辉煌。这种精神,与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足迹一起,永恒

    1. 发展改革委通知采取综合措施调控煤炭和电力价格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