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经济史 >> 行业经济史
中国铁路建设五年发展综述
发布时间: 2011-01-18    作者:齐中熙    来源:新华社 2011-01-18
  字体:(     ) 关闭窗口

  党的十六大以来,铁路系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快速扩充运输能力、快速提升技术装备水平为主线,全面深入推进和谐铁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面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玉树地震、严重洪涝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一系列严峻挑战,全路各级组织和广大干部职工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国铁路发展由此实现了历史性的巨大跨越,昂首走在了世界铁路发展的前列。

  发达完善铁路网建设取得重大成果

  铁路系统紧紧抓住黄金机遇期,加快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有序高效推进大规模铁路建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央把铁路建设作为扩内需、保增长的重点。铁路部门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扩大建设规模,掀起了铁路建设新高潮。

  “十一五”期间,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完成1.98万亿元,是“十五”投资的6.3倍;新线投产1.47万公里,是“十五”的2倍;复线投产1.12万公里、电气化投产2.13万公里,分别为“十五”的3.1倍和3.9倍。全路复线率、电气化率分别达到41%、46%。

  高速铁路建设取得突出成就。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8358公里,全国铁路每天开行动车组列车近1200列,还有一大批高速铁路正在建设之中。

  其中,全长1318公里、列车最高运营时速可达380公里的京沪高铁完成全线铺轨。2010年12月3日,“和谐号”CRH380新一代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创造了时速486.1公里的世界运营铁路试验最高速。

  时速350公里的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高铁,时速250公里的石家庄-太原、济南-青岛、合肥-南京、合肥-武汉、宁波-台州-温州、温州-福州、福州-厦门、南昌-九江等高铁相继开通运营,投入运营的新建高铁达到5149公里。京沪、哈大、京石、石武等高铁正在加快建设,在建高铁1.7万公里。

  区际干线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青藏铁路格尔木-拉萨段、太原-中卫(银川)、临策铁路临河-额济纳段、重庆-怀化、永州-茂名、铜陵-九江、宜昌-万州、包头-西安等区际干线建成投产,兰州-乌鲁木齐、昆明-南宁、南宁-广州、兰州-重庆、张家口-唐山、山西中南部铁路等项目进展顺利,在建里程1.4万公里。

  技术装备现代化实现重大跨越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瞄准世界先进水平,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铁路自主创新之路,在高速铁路、机车车辆装备、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许多领域取得一大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打造出响亮的中国品牌。

  高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通过京津、武广、郑西、沪宁、沪杭、京沪等高铁的建设和运营,在工程建造、高速列车、列车控制、客站建设、系统集成、运营管理等领域全面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高铁技术体系。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机车车辆技术领先世界。在掌握时速200-250公里动车组核心技术的基础上,成功搭建了时速350公里的动车组技术平台,研制成功时速380公里新一代高速列车。系统掌握了大功率电力、内燃机车核心技术,成功研制出6轴7200千瓦和9600千瓦大功率电力机车,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机车产品系列。

  高原铁路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青藏铁路建设和运营,在解决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创造了一流的运营业绩。青藏铁路通车运营以来,累计完成客运量1426万人次、货运量12288万吨,有力地促进了青藏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

  既有线提速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通过2007年实施的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全面掌握了既有线时速200-250公里线路的设计、施工、养护和牵引供电、通信信号、运营管理等成套技术。

  重载运输创造世界奇迹。大秦铁路作为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创新的成功典范,运量逐年大幅度增长,2010年超过4亿吨。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