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海外视域
“三国同谋论”分析:朝鲜战争起源的再思考
发布时间: 2010-12-09    作者:[韩]金东吉    来源:国史网 2010-12-09
  字体:(     ) 关闭窗口

  [23]Evgeniy P. Bajanov and Natalia Bajanova, A messege from Roshin to Stalin, May 16, 1950, “The Korea Conflict, 1950-1953: The Most Mysterious War of the 20th Century”, Working Paper,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p.53, forthcoming.

  [24]为了得到毛泽东的同意,向北京出发之前金日成对苏联大使说过不再向毛泽东要求援助了,因为在莫斯科他的一切要求已经得到了满足,从苏联那里他得到了所需要的足够的援助。《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访华计划致维辛斯基电》(1950512)АВПРФ,ф.0102,оп.6, п.22, д.49,лл.49-67.

  [25]Dieter Heinzig, “Stalin, Mao, Kim and War Origins, 1950: A Russian Document Didcovery,” 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ntin, Issue 8-9 (Winter 1996-1997), p.240.

  [26]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区怀念部编《东北三年解放战争军事资料》(194910月),第76-77页。

  [27]《金日成同意接收在第四野战军服役的朝鲜人士兵和军官的刘少奇致毛泽东电》(1950122日),АПРФ,ф.45,оп.1,д.334,л.22.

  [28]Allen S. Whiting, China Cross the Yalu; 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 (New York: Stanford Univ Press, 1960), p.44; []金学俊:《朝鲜战争:原因·过程·停战·影响》,博英社1997年版,第74-87页。

  [29]Bruce Cummings, Korea’s Place in the Sun: A modern History, (London: W.W Norton & Company, 1997), p.243.

  [30]《什特科夫关于南朝鲜可能发动进攻等问题致莫洛托夫电》(1949127日),АПРФ,ф.3,оп.65,д.3,л.3;《什特科夫关于南朝鲜军越过三八线问题致莫洛托夫电》(194923日),АПРФ,ф.3,оп.65,д.3,л.6.

  [31] 417维辛斯基受斯大林的指示致电什特科夫大使说,“根据现有情报,预计美军于5月份撤出南朝鲜,移驻日本附近岛屿,以便给南朝鲜军队行动自由。与此同时,联合国委员会也将离开朝鲜。4月和5月,南朝鲜将把自己的兵力集结在三八线一带。6月,他们会突然袭击北方,以便在8月以前消灭北方军队。410,南方已在开城地区集结了约8000(步兵旅),在议政府地区集结了约10000(估计是第3步兵旅)410还在东豆川里站台卸下3辆坦克。请立即采取措施核实这些情报并报我。”《维辛斯基关于核实美军撤出南朝鲜等问题致什特科夫电》(1949417)АПРФ,ф.3,оп.65,д.3,л.25.

  [32] 1949515什特科夫在发给维辛斯基的报告中有这样一段内容:“在金一同朱德和周恩来最后一次会晤时,朱德问金一,苏联同志是否知道关于朝方请求将几个师转属的事,他们是什么意见。金一回答说,他是受劳动党中央的委托,看来中央谈过这件事”。《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通报金一在北平谈判情况致维辛斯基电》(1949515)АПРФ,ф.3,оп.65,д.9,л.54.

  [33]《科瓦廖夫关于毛泽东通报与金一会谈的情况致斯大林电》(1949518日),АПРФ,ф.45,оп.1,д.331,лл.59-61.

  [34]毛泽东评价这两个师说,这些师都不是正规军,军事训练较差。《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通报金一在北平谈判情况致维辛斯基电》(1949515)АПРФ,ф.3,оп.65,д.9,лл.52-54.

  [35]《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614051424-1439页。

  [36]《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通报金一在北平谈判情况致维辛斯基电》(1949515日),АПРФ,ф.3,оп.65,д.9,л. 52.

  [37]《罗申关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状况与周恩来的谈话备忘录》(19491115日),АВПРФ,ф.0100,оп.42, п.288, д.19,лл.81-95;《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185页。

  [38]《罗申关于中国政治和经济状况与周恩来的谈话备忘录》(19491115日),АВПРФ,ф.0100,оп.42, п.288, д.19,лл.81-95.

  [39]《关于中共中央若干政策和实践的几个问题》(19491224日),АПРФ,ф.3,оп.65,д.584,лл.123-144.

  [40] 19505月,中共中央确定组织各级复员委员会,由周恩来亲自负责。确定军队总人数由540万削减到400万。《聂荣臻回忆录》,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第724-726页;(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第390-396页。

  [41]《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年版,第182-185页。

  [42] 19495月初,毛泽东已经答应,中国南方作战的朝鲜人一个师要等到战争结束后交给朝鲜。

  [43]《中央军委关于朝鲜军人回国的电报》(19491229日),АПРФ,ф.45,оп.1,д.334,лл.8-9.

  [44]《什特科夫关于朝鲜同意接收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朝鲜族人电》(1950年1月11),АПРФ,ф.45,оп.1,д.336,лл.114-115.

  [45]《关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中朝鲜族人回国问题致什特科夫电》(1950年1月8),АПРФ,ф.45,оп.1,д.346,л.110.

  [46]Edgar O’Balance, Korea: 1950-1953 ( London: Faber Press, 1969):1950-1953; 韩国弘报协会编著《韩国动乱》,[]元井玉成:日本における朝鮮戦争観、民族問題研究会編:朝鮮戦争史:現代史の発掘東京コリア評論社1967年版。

  [4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传》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第1019-1020页。

  [4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123页。

  [49]《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03-104页。

  [50]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第2卷,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第257-258页。

  [51]Mineo Nagajima, ‘The Sino-Soviet Confrontation: Its Root in the International Background of the Korean War’,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1 (January,1979), p.33.

  [52] 195039,北朝鲜为了给朝鲜人民军补充装备、弹药和技术器材以及增强电力,而决定购买价值约138050500卢布的军需物资,并支付了黄金9(53660900卢布)、白银40(4487600卢布)、钼精矿15000(79500000卢布)作为代价。北朝鲜还请求将1951年贷款(70700000卢布)用于1950年,以购买军火。这说明北朝鲜将所有资本投入在战争准备上。见《什特科夫关于转发朝鲜政府照会致维辛斯基电》(195039)АВПРФ,ф.059a,оп.5a, п.11,д.4,лл.149-150《维辛斯基关于答复金日成所提要求致什特科夫电》(195029)АПРФ,ф.45,оп.1,д.346,л.761951年预期贷款总额为7070万卢布,这是根据1949317签署的苏联与北朝鲜之间的协定所规定的,见《维辛斯基关于同意朝鲜使用苏联1951年贷款致什特科夫电》(1950312)АПРФ,ф.45,оп.1,д.346,л.141

  [53][]思想运动研究所编《日本共产党事典》,全貌社1978年版,第1020页。

  [54][]苏镇辙:《共产军如何进行南侵》,《共产主义问题研究》第1卷,第1号,19649月。

  [55][]苏镇辙:《韩国战争的起源:国际共产主义的阴谋》,第79;〔韩〕金学俊:《韩国战争》,博英社1989年版,第79-80页。

  [56][]苏镇辙:《共产军如何进行南侵》,《共产主义问题研究》第1卷,第1号,19649月。

  [57]韩国外交部编《朝鲜战争相关俄罗斯文件:基本文献,1949-1953》,1996年,第24页。

  [58]中央通讯社报道的条约的主要内容为:第一,中共于194971831期间从满洲向北朝鲜提供武器和兵力;第二,北朝鲜对在满洲的日本技术人员和雇佣人员以及对在满洲的日本军需品使用上享有第一优先权;第三,北朝鲜和中国共产党根据双方的经济需要,进行物物交换。〔韩〕金学俊:《朝鲜战争:原因·过程·停战·影响》,博英社1997年版,第79-80页。

  [59]《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访华计划致维辛斯基电》(1950512日),АВПРФ,ф.0102,оп.6, п.22, д.49,лл.49-67.

  [60] 《罗申关于金日成访华致斯大林电》(1950年5月14),ГРАСПИ ф.588,оп.11,д.п.334,л.56.

  [61]《斯大林关于中朝签订中朝友好同盟互助条约致毛泽东电》(1950年5月16),ГРАСПИ ф.588,оп.11,д.п.334,л.57.

  [62]师哲:《在历史巨人身边——师哲回忆录》,中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92页。

    1. 朝鲜战争进程中美日关于日本重新武装问题的交涉
    2. 美国、中国与朝鲜停战谈判中的战俘遣返问题
    3. 论朝鲜战争的起源与中国参战
    4. 朝鲜战争与东北工业布局的调整
    5. 《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
    6. 《1950-1953朝鲜战争备忘录》
    7. 朝鲜战争:60年后的纪念与反思
    8. 《朝鲜战争内幕全公开》
    9. 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军院校教育的影响及其评价
    10. 《中苏同盟与朝鲜战争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