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我会首任名誉会长、延安精神的塑造者之一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我会和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于4月18日在当代中国研究所联合举行座谈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科院院长、我会会长陈奎元,以及在我会和延安精神研究会中担任顾问和副会长的一批老同志和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原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袁宝华、原轻工业部部长杨波、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于明涛、原中顾委秘书长李力安、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原航天工业总公司总经理朱育理、国防大学原校长邢世忠、公安部原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慕丰韵、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沙健孙、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国家烟草管理局原副局长马尔赤、中华全国总工会原副主席倪豪梅、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洪虎、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李树文、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张启华、中纪委驻中国科学院纪检组组长王庭大等,出席了座谈会。会议由我会顾问、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求是》杂志原总编辑有林主持。
我会常务副会长、社科院副院长兼当代所所长、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朱佳木首先发言。他从王震关心和支持国史学会和我所的建设、重视和直接帮助一大批开国元勋的立传工作、全面评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缔造者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奠基人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等多个侧面,回顾了王震对国史事业的贡献。他说,王震同志对国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出于他对党和共和国的无限深情,缘于他对年轻一代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高度责任感。他关心国史工作,关心给老一辈革命家立传,关心对毛泽东同志的正确评价,却唯独不讲自己的功劳,从来没有半句夸耀自己的话。我们纪念王震同志诞辰100周年,就要向他的这种精神学习,坚定不移地坚持国史研究的正确方向,坚定不移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国史研究,坚定不移地用国史研究捍卫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利益,努力发挥国史研究咨政、育人、护国的功能。
座谈会上,农业部原副部长刘成果、国防大学战略教研部教授罗海曦、丁玲同志的秘书王增如、叶剑英元帅的侄子叶选基、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原秘书处长韩云昌、当代中国研究所第四研究室主任丁明、王震同志的长子王兵等,分别从领导农垦、指挥作战、爱护知识分子、反对“四人帮”、关心青少年和幼儿教育、《王震传》编写出版情况、严格要求子女等不同角度发了言,深切缅怀王震的不朽功勋,追思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文化部原部长、著名诗人贺敬之也从医院里送来他的书面发言。用亲身亲历,赞誉王震对革命知识分子的深厚感情。大家认为,王震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在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各个阶段都做出了卓越的特殊的贡献,党和人民将永远铭记他。
最后,延安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直机关工委原常务副书记伍绍祖作了题为“我们要永远学习王震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的讲话。他指出,对王震同志最好的纪念,就是把学习王震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做好各自的工作,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优异成绩,告慰王震同志的在天之灵。学习王震同志的革命精神和崇高品德,当前尤其要注意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认真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解放思想和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勇挑重担,勇于开拓,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王震同志的儿子王兵、王军、王之,孙子女王京京、王京川、王京晨,任弼时同志的女儿任远征、贺龙同志的女儿贺晓明和一些王震同志生前战友及他们的后代应邀与会。延安精神研究会的秘书长苏希胜,副秘书长耿文喜、王守贤,当代所副所长张星星、米山,以及来自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的代表共100余人出席了座谈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