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学者 >> 朱佳木 >> 著作精华
能否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发布时间: 2009-12-23    作者:朱佳木    来源:国史网 2009-12-23
  字体:(     ) 关闭窗口

  再过三天,就是毛泽东诞辰112周年的纪念日。回顾毛泽东的一生,他所作出的决策何止千万,但最艰难的决策对他来说并不很多。胡乔木生前说过:“我在毛主席身边工作20多年,记得有两件事毛主席很难下决心。一件是1950年派志愿军入朝作战,一件就是1946年我们准备同国民党彻底决裂。”《毛泽东的艰难决策》一书,记述的正是这两件事。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他的实践活动不仅贯穿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整个历史时期,而且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头27年,一直处于历史最为显著的位置。因此,对他的评价,不仅涉及对党史、军史的评价,而且涉及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评价。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对毛泽东同志的评价,对毛泽东思想的阐述,不是仅仅涉及毛泽东同志个人的问题,这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整个历史是分不开的。要看到这个大局。”

  关于毛泽东的历史评价问题,我们党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早有全面、明确的论述。《决议》一方面指出了毛泽东同志所犯的错误,他应当负的责任;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他犯错误的复杂原因,指出不能把所有错误都归咎于他个人,他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要把作为科学理论的毛泽东思想同他晚年的错误区别开来。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决议,我们现在无论研究还是撰写建国以后的历史,都可以做到实事求是地面对历史,可以不必再回避毛泽东的错误。这是我们党不断成熟和进步的表现,是社会主义民主向前发展的标志,是来之不易的成果,是每一个关心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人都应当十分珍惜的。

  但是,现在有些人在谈论毛泽东的错误时,却违背了《决议》的精神。他们离开肯定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历史地位这个大前提,不去注重于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和着眼于总结历史经验,而是一味追究个人责任,津津乐道于所谓“个人品质”,并且随意编造奇闻,甚至任意褒损、恶意中伤。这种现象是很值得警惕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内外敌对势力要颠覆共产党的领导、搞垮社会主义制度,往往把丑化革命领袖、歪曲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作为重要手段。前苏联由于妖魔化斯大林、进而否定列宁和十月革命,最终导致亡党亡国,便是一个鲜活的证明。古人说过:“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才,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 可见,在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正确对待革命领袖的历史评价问题,也是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我们今天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2周年,有必要对此给予高度关注,不使前苏联发生的悲剧在中国重演。

  必须看到,我们今天取得的所有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都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所开辟的改革开放新局面的结果。但同样必须看到,这些辉煌成就也是建立在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们千辛万苦所奠定的基础之上的。江泽民同志曾指出:“毛泽东同志的革命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他的伟大品格具有动人的感染力,他的科学思想具有非凡的号召力。”“他的名字、他的思想和精神永远鼓舞着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人民,继续推动着中国历史的前进。”“中国出了个毛泽东,是我们党的骄傲,是我们国家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胡锦涛总书记也指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我们今天纪念毛泽东诞辰112周年,就应当用更多的力量去研究他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在探索具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宝贵经验,用更多的笔墨去宣传他们为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设立下的丰功伟绩,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去弘扬他们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把他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加顺利地向前发展。

  (本文曾发表于《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收入本书时略有修改。)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