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基于”论述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重要讲话指出:“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1]这四个“基于”,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背景和历史方位,全面分析了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重要原因。
中国为什么要改革开放?说到底就是要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拨乱反正。“‘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1]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开放扭转了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和国家由此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改革开放是党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作出的关键抉择。在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实践正反两个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党深刻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改革开放生动而具体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重大问题。
改革开放是基于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早在 1987 年邓小平就指出:“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3]改革开放顺应了中国人民要发展、要创新、要美好生活的历史要求,契合了世界各国人民要发展、要合作、要和平生活的时代潮流。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而且使中国更加自信地引领时代。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1]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文化大革命”使“人民温饱都成问题”,[1]人心思变。改革开放顺乎人心,顺应民意,所以才取得了巨大成功。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从此,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最鲜明的旗帜。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高度评价了“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1]
十大成就总结了改革开放迎来的三个伟大飞跃
改革开放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最壮丽、最华彩的篇章。重要讲话指出:“改革开放 40 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40 年风雨同舟,40 年披荆斩棘,40 年砥砺奋进,我们党引领人民绘就了一幅波澜壮阔、气势恢宏的历史画卷,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1]重要讲话从十个方面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国实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大转变——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转变……中国人民告别了物品凭票供应的“票证”年代和短缺经济,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不仅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促进了中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在这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中,最大的成就就是成功开辟和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
“40 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改革开放极大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1]
重要讲话将推进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与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列,作为五四运动以来我国发生的三大历史性事件,看作是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伟大飞跃”、“里程碑”是对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九条经验宣示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重要讲话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九条经验。这九条经验是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伟大革命的生动记录和智慧结晶,贯穿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的要求,体现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重要讲话明确指出:“改革开放 40 年积累的宝贵经验是党和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必须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1]
这九条经验也郑重宣示了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4],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更没有中国的明天。中国过去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
重要讲话发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攻坚动员令。重要讲话指出:“我们现在所处的,是一个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时候,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时候。”40 年过去了,“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1]面向新时代,我们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吸收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勇立潮头、奋勇搏击,把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重要讲话论述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动力之源。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来自信仰、信念、信心。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精神力量。新时代改革开放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拿出创造性的举措。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改革开放绝不能有丝毫犹豫不决、徘徊彷徨,必须苦干、实干,干出一番新天地。
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现实路径。新时代改革开放要聚力于过险滩和啃硬骨头,既要面对前进道路上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又要回答改什么、怎么改,解决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重要讲话指出: “改什么、怎么改必须以是否符合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为根本尺度。该改的、能改的我们坚决改,不该改的、不能改的坚决不改。”[1]围绕这一总目标,要加快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加强文化领域制度建设,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重要讲话诠释了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的科学方法。重要讲话指出:“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1]我们要站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把握改革开放的未来趋势、发展方向、客观规律,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尊重人民首创精神相结合,坚持“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坚持试点先行和全面推进相促进,既鼓励大胆试、大胆闯,又坚持实事求是、善作善成,确保改革开放行稳致远;要不断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着力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促进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朝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聚焦发力。
重要讲话明确了改革开放的方向,规定了改革开放的保障条件,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检验标准,是改革不停步、开放不止步的行动纲领和宣言书。
[ 参 引 文 献 ]
[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 4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 年 12 月 18 日)》,《人民日报》2018年 12 月 19 日。
[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 1996 年版,第 447~448 页。
[3]《邓小平文选》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3 年版,第 242 页。
[4]《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4 年版,第 511 页。
[作者简介]李正华,历史学博士,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所长,100009;特聘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102488。
本文发表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9年第1期
[责任编辑:周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