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学者 >> 李正华
党的三次重要历史经验的总结
发布时间: 2020-01-17    作者:李正华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2-01-10
  字体:(     ) 关闭窗口

  注意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历经了革命、建设与改革三个阶段,正朝着科学发展阶段前进。在从一个历史阶段转入另一个历史阶段的关键时期,党都对历史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从而顺利地实现了中国社会的三次重大转变,不断地将党的事业向前推进。

  一、认真总结民主革命的历史经验,成功地实现了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人民当代做主的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对于党在民主革命的历史,八七会议、遵义会议、党的七大都对相关历史阶段作了总结。1945年4月,党的扩大的六届七中全会还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专门对党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1949年6月,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则对党在民主革命时期28年的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文章指出:“一个有纪律的,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武装的,采取自我批评方法的,联系人民群众的党。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军队。一个由这样的党领导的各革命阶级各革命派别的统一战线。这三件是我们战胜敌人的主要武器。这些都是我们区别于前人的。依靠这三件,使我们取得了基本的胜利。”[1]在这里,毛泽东继1939年10月发表《〈共产党人〉发刊词》后,再一次系统论述了党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经验,他明确地告诉全党: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

  第一,努力将党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的党是党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和十月革命影响下,由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发起成立的无产阶级政党。但由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农民为主体、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占人口的大多数的国度,党自成立始就代表着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的利益,联合他们共同奋斗。在党的发展过程中,农民和小资产阶级成为党组织的主要来源。这就决定了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清除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影响,努力将党建设成为一个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政党。对此,毛泽东1928年11月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边界各县的党,几乎完全是农民成分的党,若不给以无产阶级的思想领导,其趋向是会要错误的。”[2]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是在复杂的环境和艰苦的斗争中进行的。在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在处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实际之间的矛盾的关系中,在消除党内不良作风,确保党员组织上入党的同时也在思想上入党的过程中,党积累着斗争的经验,加深着对中国社会的历史和现状,对中国革命的特点与规律,以及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认识,逐步走向成熟。在政治上,党丰富和发展了同资产阶级又联合又斗争的政治路线。在理论上,“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它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3]在作风上,延安整风创造了解决党内矛盾,实现自我教育的好形式,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在组织上,党员人数从一大时的57人发展到新中国成立时的450万。党在斗争中壮大,提高了自己的战斗力,保持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

  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证明,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领导几块革命根据地发展到执掌全国政权,之所以能够在复杂的环境和残酷和斗争中,保持朝气蓬勃的生机和坚强的战斗力,成为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就是在斗争中不断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清除党的肌体上的污毒,吸收新鲜血液,努力将自己建设成为真正的无产阶级政党。在中国,正是这样“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4]领导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了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第二,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历史主要是武装斗争的历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总是凭借着反革命暴力对革命人民实行残暴的镇压。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人民只有武装起来,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但是,在建党初期,党把主要精力放在开展工人运动、学生运动、农民运动等民众运动上,没有认真去准备武装斗争和组织军队,没有意识到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其结果,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党不能组织有效的反抗。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党人才清醒地认识到,必须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党的地位,就不能完成任何革命任务。于是连续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等各类武装起义,坚定地走上了武装斗争的道路。

  1871年,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时曾指出,公社的主要经验就是用武装的人民彻底打碎资产阶级的国家机器。列宁在领导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中也认为:武装斗争是革命的最高形式,阶级斗争在一定的条件下就要采取武装斗争和国内战争的形式,夺取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关于武装斗争的理论,具有普遍意义,但是运用好这一理论,还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在领导民主革命的实践中,党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深化了对武装斗争的认识,逐步丰富和发展了武装斗争的理论,强调中国革命只能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只能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中国革命的中心任务和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是战争解决问题;在中国,主要的斗争形式是战争,主要的组织形式是军队,武装斗争必须依靠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指出中国革命的武装斗争将不可避免地要经历一个长期而曲折的过程;中国的武装斗争,“实质上即是农民战争”[5]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斗争形式相结合。;武装斗争必须与建立农村根据地的政治斗争、与代表农民经济利益的土地革命斗争等相结合,

  正是基于对中国武装斗争的深刻认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开辟了一条紧紧依靠农民,组织和武装农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独特的合符中国实际的革命道路,制定了一条正确的军事路线和一整套克敌制胜的战略战术。

  第三,建立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

  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中国人民已经取得的主要的和基本的经验,就是在国内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在国外联合一切平等待我的民族和各国人民,结成国际的统一战线。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历史任务的要求,先后倡议和建立过革命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建立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阶级状况和中国革命的长期性、残酷性及其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的。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任务十分艰巨,无产阶级不但要团结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而且要同民族资产阶级结成一定形式的联盟,在特殊条件下还要同部分大资产阶级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并在统一战线中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独立性。只有采取正确的统一战线的策略,才能战胜强大的反革命力量,取得革命的胜利。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影响着革命的全局。1924年至1927年间,两党在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基础上实行了合作,结成统一战线,创立了广东革命根据地,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后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破坏统一战线,导致革命失败。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入侵后,国共两党在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时刻再度合作,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破坏了国共合作局面,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相号召,领导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级、民族资产阶级、各民主党派、开明绅士、其他爱国分子、少数民族同胞和海外侨胞在内的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推翻了蒋介石反动政权,建立了新中国。

  在革命战争的实践中,党曾饱尝了放弃统一战线领导权招致革命失败的沉痛教训。痛定思痛后,党对领导权问题高度重视,并对如何如赢得领导权有了深刻的认识。毛泽东说:“所谓领导权,不是要一天到晚当作口号去高喊,也不是盛气凌人地要人家服从我们,而是以党的正确政策和自己的模范工作,说服和教育党外人士,使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建议。”[6] “领导权不是向人能要来的,更不是强迫就能实现的,而是要在实际利益上、在群众的政治经验上,使群众懂得哪一个党好,跟哪一个党走他们才有出路,这样来实现的。”[7]他将党要实现领导所需要的条件概括为两条:第一要率领被领导者(同盟者)坚决同敌人作斗争,第二要给被领导者以物质福利和政治教育。并指出:“没有这两个条件或两个条件缺一,就不能实现领导。”[8]党正是由于制定和坚决执行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帮助农民解决民主民生问题,认真地为农民的利益去奋斗,才获得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最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实现了对农民以至整个民主革命的领导。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党坚持了在革命统一战线中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则,制定了关于统一战线的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一整套策略,从而在反帝反封建的旗帜下,把全国各族和各阶层人民紧密地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历尽千辛万苦,战胜艰难险阻,最终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