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辨析 >> 认清虚无本质
唯物史观视阈下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的解析与应对
发布时间: 2022-07-25    作者:徐秦法    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 2022-07-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作者简介:徐秦法(1971- ),广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南宁  530004)。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如影随形”于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似“梦魇”一般缠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极尽所能杜撰“隐秘材料”,公开所谓的真相,进而扭曲事实、歪曲真实、虚构信息,以所谓求真、求实为名而混淆视听、扰乱民众的思想与观念,以达矮化、污化、丑化中国共产党,淡化、消解、甚至抹杀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历史功绩与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之目的。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网络传媒,形成了新变种,呈现出更强的“针对性”“多维性”“系统性”“隐蔽性”“变化性”“随机性”等诸多特征,广泛渗透于思想与观念领域,严重影响、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危害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变化特征及其危害,2021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辨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因此,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理论和方法深度透析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揭示其思维逻辑及其错误本质,并从“理论和实践”“线上+线下”结合的角度对之加强治理,揭露其荒谬的价值逻辑,真正有效地批判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成为新时代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课题。

  一、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的具体表征

  为达到有针对性地、全面系统而精准地攻击主流意识形态阵地,挤压社会主流价值的生存空间与正当性和合法性,历史虚无主义如病毒一般,不断变异与扩散,表现出手段多样化、类型多元化、层次结构化等诸多趋向。

  1.以多样化手段虚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学理性

  历史虚无主义利用现代网络与传媒手段,在“公众号”“视频号”等场域大肆散布对主流意识形态片面式、拼接式、诊断式和推销式的阐释,歪曲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正确认知,攻击主流意识形态的理论逻辑,企图彻底瓦解主流意识形态的学理基础。历史虚无主义者采取对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文件、指导思想、文艺作品进行肢解,进而加以片面地曲解,再以“群发或转发”的方式通过各种平台进行传播,进行反主流意识形态的渗透。

  其一,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荒诞化、娱乐化的解读。从大量的现象中可以很清晰地洞悉,历史虚无主义肆意放大历史发展或者理论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以枝节代替主干、以支流代替主流、以偶然代替必然,从而曲解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性,扭曲历史的真实性,以求消解历史的庄重性与严肃性,颠倒价值的正当性。这种解读手段和方法,刻意忽视或抽离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时代语境,着力变异与移位意识形态的价值核心,以碎片化、单一化的方式肢解、进而消解意识形态理论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并对之加以歪曲、扭曲。

  其二,采用“蒙太奇手法”对历史场景虚构、重叠与错位再现。历史虚无主义者采用各种能取悦大众的艺术手段,包括“蒙太奇手法”,对历史、对相关文本之“事实”进行恶意的剪接、拼凑、重组,要么不断稀释、虚化“事实”,要么移花接木扭曲“事实”,以此混淆大众视听,误导大众的思想认知、消解大众的价值认同,扰乱大众的情感,以此彻底虚无化“革命”的内涵、“解放”的意蕴和“建设”的价值。譬如针对爱国主义、革命精神题材的影视作品,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影视作品中所涉及的历史真相、历史人物等进行伪历史和伪命题的捏造,以达到瓦解社会正能量,进而企图达到消解民族精神的目的。例如电影《长津湖》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保家卫国的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精神,而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对其进行扭曲阐释,对其中的一些观点进行娱乐性、推销式的解读,严重遮蔽志愿军的英雄主义精神,玷污了志愿军的光辉形象。

  其三,对历史事件、文本进行“病历式”的解读。该手法以所谓“严肃理性”的学术研究为表象,以所谓的“学术争鸣”为手段,不断制造理论陷阱与价值陷阱,不遗余力地进行“理论创新”,主张新概念、新历史观,建构所谓新的研究或解读范式,以混淆是非,甚至进行与历史、文本真相一一对应的“数据分析”,最终试图抹掉支撑历史事件真实性的“数据”,以达扭曲、遮蔽“历史”真实,从而引发出一系列抽象的、荒诞的理论。这种手法,以所谓的“求真”为幌子,具有更大的隐秘性和迷惑性。

  其四,对意识形态的误读进行推销式的扩散。以博得听众的兴趣,进而吸引、影响听众,贩卖其错误思想为目的。历史虚无主义者对自身的解读披上“生动活泼”的艺术外衣,用美学、文学等手法高扬错误观点来寻找受众或打着“言论自由”的旗号对受众进行道德绑架,寻找受众的心理和情感共鸣、迷惑受众,以降低官方意识形态的先进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从根本上否定、抵制党和政府的政策推行。

  2.以多元化类型丑化政治意识形态的合法性

  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公然出现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领域,以“挖阵地、毁人物”等手段,形成对主流意识形态去权威化、去中心化的态势。企图通过非显性、柔性、多变的方式动摇民众的政治立场、政治认同,使政治意识形态立场虚无化,从而歪曲与丑化主流意识形态。

  其一,在学校教育中以传播知识为托词,企图引导受众对教育本身产生怀疑与否定。近年来,历史虚无主义者开始以“乱”为目标,进行捕风捉影的捏造,大肆渲染教师队伍内部的分裂,制造学者之间的“相轻”现象,将必要的学术争论上升为“人身攻击”,从而寻找可乘之机,以“借刀杀人”的手法,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宣传的代表性人物进行攻击。同时,通过颠倒是非,消解民众对意识形态代表性人物的价值认同,动摇其对道德模范人物等的信任,继而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干扰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最终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进行娱乐化包装,推至为网络舆论焦点,形成哗众取宠之态,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如,2021年12月,上海某学校教师在课堂上发表历史虚无主义言论被学校开除,网上不仅出现了为该教师“喊冤”的杂音,还对上传视频的学生进行“网络暴力”攻击。

  其二,在社会教育中,以“快餐文化”开展“德育”,将真理与真相弱化、淹没、最终湮灭于娱乐消遣之中。历史虚无主义者以所谓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为借口,进行所谓的“人性教育”“生存教育”等,其关注角度从价值维度降格于日常生活层面,又从日常生活层面反讥、反诘价值维度,人为制造价值与日常生活之悖论。历史虚无主义者将严肃的意识形态价值性不断生活化、甚至庸俗化,将“大人物”转变为“小人物”,甚至以普通人物的视角,来取舍历史话题,从而将意识形态的解释权和话语权局限于狭小的视野之中,并进一步导向式地向社会传递“马克思主义不可信”等一系列错误言论,妄图引起民众对现实的抵触。以此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权威性和人民的认同,以达到“分化”“弱化”“畸形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目的,与我们争夺意识形态建设主阵地。

  3.以多层次化结构矮化主流价值观的正向性

  历史虚无主义者利用部分民众的逆反心理、迷茫心态,对主流价值观进行明褒暗贬,造成个体理想的虚无、社会责任的虚无、国家认同感的虚无。对代表主流价值观的公众人物、社会突发事件进行舆论误导,引起国家价值塑造的弱化、社会价值的混乱、个人价值观的焦虑,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链条式”攻击态势。

  其一,先将某一典型事件或人物树立为价值标杆,然后再对此事件或人物进行抨击。以此形成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悖的认知落差,让民众产生价值痛点,引发系列社会效应。以直播为例,其在不同群体间进行,同一阶层的人在网络上进行日常生活的交流与分享,引起不少民众的情感共鸣,逐渐形成了特定的文化喜好和价值追求。“网红”身上蕴含着不同群体的价值取向,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以“先捧后贬”的形式来干扰社会正常秩序价值。例如,针对“丁真”等草根网红,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先是将其进行正向的舆论吹捧,后对其进行各种诟病,引导粉丝进行站队,最后再进行错误价值观的提炼,扰乱民众的“命运共同体”意识,冲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弘扬的“真善美”价值红线。

  其二,对社会热点、重大事件进行恶意的舆论引导。历史虚无主义者以社会热点话题为契机,紧跟重大历史事件节点。如雷锋的生活照在网络流传开来之后,有人造谣雷锋是“富二代”“有高档手表”等,将英雄主动奉献、服务人民戏说为伪装、被动发生的偶然事件。历史虚无主义者别有用心地对民众进行恶意煽动,意在分离党和民众的情感,分离主流价值观与民众的关系,企图引起价值混乱,造成革命价值的割裂,抵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基础和认同基础,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三,以青少年为重点攻击对象,将错误历史观悄然植入游戏中。例如,手游《江南百景图》中将岳飞描绘成肉袒牵羊的形象,这类手机游戏无视历史真相,不是简单的无知,而是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故意抹黑。通过这种方式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灌输扭曲的历史,逐步消解青少年对历史的敬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

  其四,进行所谓的“政治正确”的各类举动,对党和国家政策进行负面宣传。历史虚无主义者假意迎合时代,实则忽视时代,否定时代发展。例如,为迎合民众的日常认知和生活体验,一些“网红”表面上发表爱国、爱党、爱军言论,实际上是一种“高级黑”或是对社会一些错误行为的低级吹捧。把党和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行为进行“市场化”,当作为己谋私的“流量资产”,通过“消费”党和人民军队,诋毁抹黑国家形象。

  从以上分析可见,历史虚无主义者往往通过矮化、丑化、进而扰乱主流价值导向,剥离奋斗精神、进取精神、团结精神与厚重的历史和鲜活的现实之间紧密的内生性关系,进而模糊历史真相,扭曲正面人物形象与否定真理,消解主流价值,瓦解民族的精神共识和认同的基础。随之而来的则是催生个人主义、极端的利己主义,使荒诞的观念、错误的思想更加盛行,民众在此类思想、观念的误导下,取向于在占有、消费物质财富,满足物欲中获取存在感和生命的意义,渐次生成“自我否定、自我丑化”的价值逆流。

  二、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产生的社会基础与本质危害

  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所采取的手法可以概括为抽象肯定、具体否定的原则,把客观历史发展主观化、心理化而否定其内在规律,把党的领导看作可有可无,把人民的历史主体地位看作人民被动接受,以此构造出虚构的三段式。并借助于现代网络技术和传媒,制造学理虚无、历史虚无和价值虚无,其根本的目的就在于抹杀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道路和中国发展的历史成就,从而消解人民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认同。为此,从理论生成维度洞悉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的社会基础,从历史与现实、具体与抽象、片面与整体、碎片与系统几大关系视角,揭露历史虚无主义的险恶意图、错误本质与危害,是有效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重要前提。

  1.资本逻辑、大众文化与网络场域——历史虚无主义流变生成的社会基础

  任何一种社会思潮都不会凭空生成,而是现实生活中多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兴起和流变亦是场域、环境等外部因素加之本质、规律等内部因素相互耦合的产物。

  其一,资本逻辑的发展渗透,是构成虚无主义新样态生成的现实基础。马克思指出:“意识 \[das Bewuβte sein\]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das bewuβte Sein\] ,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受西方资本物化这一“现实生活过程”所决定,并反映西方资本的物化过程。由资本物化而导致的劳动异化又进一步引发人自身价值的虚无,即资本社会中人的一切价值被解构为物本身。可以说,资本逻辑主导下人的精神世界遭遇虚无化,虚无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的必然产物。

  在当代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外参与全球市场,对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夯实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物质基础,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资本对中国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经济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借力资本的同时,极其重视破除资本的普世化逻辑,驾驭其现代性逻辑,但资本逻辑的内在局限性,决定着即使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资本逻辑依然存在产生虚无主义的风险。尤其体现在生态环境方面,资本的无节制扩张会导致公共环境资源的严重破坏;在社会发展方面受资本的强烈冲击,贫富差距扩大、人际关系冷漠、享乐主义盛行等诸多社会问题频发;在个人发展方面,资本生产虚无人的生命意义,使得价值异化、道德滑坡等问题成为国人亟须面对的深层次问题。

  其二,大众文化的负面导向,是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产生的文化基础。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商品化、市场化成为必然趋势。文化打破了自身的无形状态,依托于有形的物质载体,从而使文化成为商品。大众文化正是现代文化产业以大众需求为导向进行的规模性和批量性生产,这种需求是建立在人们生理与精神的双重维度之上,由此也赋予了大众文化以相当的意识形态功能。

  当大众文化缺乏正确导向,便为历史虚无主义的生发提供了土壤。当文化成为商品,资本在文化市场上的逐利本质便会暴露无遗。产品的市场需求,大众的偏好兴趣是商家的首要关注,利益的最大化是经营者的唯一追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激发消费热情,一些文化产品的生产者会一味迎合大众偏好,甚至不惜杜撰历史、剪裁历史、娱乐历史,置历史的客观性与真实性于不顾;消费者本身也会源于娱乐性的满足逐渐丧失对现实的批判,淡化对历史认知的真实性思考;对于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而言,错误、隐蔽的大众文化导向成为其“长盛不衰”的滋养源泉。

  其三,网络场域的自由敞开,是历史虚无主义泛滥的传播基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中国全面进入Web2.0时代,互联网的兴盛和崛起内孕出与现实社会空间截然不同的网络虚拟场域,以网络场域本身的虚拟性而展开的现代生活打破了时空局限;以网络技术的即时交互特征塑造高度自由的开放空间,尤其体现在舆论发声层面,同时,又以虚拟网络的去身份化削弱了网络空间场域下的话语规范,为身份缺场条件下的平等交流提供条件。由此,网络虚无主义,以无身份、无责任的样态而生成,进而泛滥。

  互联网时代的自由敞开使历史虚无主义看到“卷土重来”的所谓希望。正是由于网络本身的匿名性、虚拟性、娱乐性和极端性等特征,为历史虚无主义的隐秘性“变身”提供了滋生的温床。网民素质的良莠不齐,会导致非专业且未经过滤的用户生成内容在网络空间迅速传播,对于一些与历史相关的内容阐述也极易弱化历史意义的正确性与历史逻辑本身的合理性。同时,由于在我国互联网建设中,尚存有技术落后、管制不严等问题,也为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打开了方便之门。

  2.否定与割裂——历史虚无主义流变的险恶本质

  其一,否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否定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导致民众的价值观扭曲、撕裂与断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如果历史观错误,不仅达不到学习教育的目的,反倒会南辕北辙、走入误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蕴含着历史发展的规律与基本脉络,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当前,全社会开展“四史”学习教育,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真相,正确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性,明确中国发展的不可逆性,是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而历史虚无主义者借着“四史教育”的热度,以“纠正”“探索真相”“不一样的历史”等字眼,迎合部分人的猎奇心理,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的历史进行歪曲解读、随意妄断。进而对历史进行恶意涂抹,以期削弱人民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和对民族精神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割裂人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削减人民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消解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建设热情。总之,历史虚无主义,从否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直至否认中国道路的正当性、中国发展的必然性,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同时,历史虚无主义无视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一系列伟大成就,特别是把历史发展中的“必然”,弱化为“偶然”。以此野蛮地将虚无的错误观点植入于人民群众和党的历史记忆之中,试图瓦解党的群众基础,进而用虚假事件来扰乱、撕裂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的感情,意图形成自己的所谓“发展范式”,争夺话语权。其披着“进步、先进”等外衣,扰乱历史、质疑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独特性,以此否定中国发展之未来逻辑。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要害,是从根本上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虚无主义否定历史的客观性,对抗党的理论创新与学习,以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来整理史料,对于历史时段的长短,运用孤立、片面的方法来传播历史,导致历史的碎片化和主观化,其目的就是为了否定党的领导。这是用对马克思主义的片面甚至是错误的理解,来攻击、瓦解马克思主义信仰。

  其二,割裂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导致历史观与价值观的扭曲,企图消解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百年历程中,党带领中国人民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现实和实践不断加固着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

  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在“以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中历史性地生成与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不断优化自身的领导方式,提升自身的领导能力。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取得了独立、自由、进步,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东方。中国共产党始终将人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执政理念,不断改善民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历史虚无主义者罔顾历史的客观性,对历史事件、革命烈士恶意诋毁,打着“科学分析”、运用新史料“还原历史真相”的价值主张,对历史片段进行涂抹、掩盖、扭曲,以此否定党和人民在历史中形成的相互依靠的关系,以此诋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企图动摇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地位,否定中国道路的正确性,攻击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割裂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对人民意愿的违背和利益的损害。

  3.主体性消解与价值性扭曲——历史虚无主义流变的现实危害

  其一,损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历史虚无主义在社会突发事件上往往以“维护公平、正义”的面目出现,掩盖自己的利己主义取向,表现出所谓的“价值的客观性”。其打着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发声的幌子,假意满足人民的公平、正义诉求,实质上是以卑劣的手段来取悦部分民众,以顺应部分民众的喜好来麻痹、扰乱人民的价值判断。例如,在南京大屠杀、邱少云等重大历史事件、人物上,历史虚无主义者“不遗余力”地炮制新的概念,以所谓的维护公平、正义来扰乱正常的价值秩序。历史虚无主义者将共产党视为历史的决定者进行攻击,没有意识到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精神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人民所创造。其引诱人民群众实现短期的情绪发泄和心理满足,实则是损害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对人民主体性的夸大与贬低,将人与社会、国家抽象地割裂出来,以“选择论”来重构历史,忽视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性。对历史人物进行抽象化解读,实质上是将历史人物纳入唯心主义的范畴之中去理解,用上帝的眼光来审视现实的历史人物,认为“历史人物”应该是万能的。

  其二,扭曲英雄与人民的关系。英雄来自人民,人民和英雄属于同一整体,有着同样的奋斗目标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尊重英雄,崇尚英雄。新时代是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也是创造英雄的时代,以英雄为榜样,激发一代又一代新人去奋斗、拼搏。历史虚无主义表面上崇尚英雄,实际上则抹黑英雄,忽视英雄的社会性和人民性的本质,故意混淆唯物史观之“英雄观”和“英雄史观”,割裂英雄与人民的联系,将英雄神化,将英雄置于人民的对立面,将历史界定为英雄创造的历史,与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人民史观相悖。将英雄观囿于英雄史观,对英雄加以过度解读和粉饰,实则为变相的否定。这种做法把人和社会的关系变成了抽象性的对立关系,消解了人民的奋斗意志,将“英雄”与“人民”对立起来。扭曲人民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误导人民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导致社会价值观混乱,消解“软实力”,深刻影响着国家意识形态的安全。

  三、新时代应对历史虚无主义新样态的策略

  “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思想演化是个长期过程,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必须深挖历史虚无主义植根的社会基础,直面其险恶意图与现实危害,从理论上加以揭露与批判;必须深化预警机制、创新领航机制、推进确证机制、健全规范管理机制、完善教育机制,从实践上加以纠偏与防治。

  1.预防先行:深化意识形态预警机制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新样态,防范其消极影响和破坏作用,需要准确地预判历史虚无主义变化的新趋向,从而达到有效预防、消解历史虚无主义,防止其泛滥成势。

  其一,建立意识形态研判程序。历史虚无主义变化多端、形式诡异,研判相对较难。历史虚无主义所呈现的“软性”的新样态,越来越具有隐蔽性,需要我们具备精准的前瞻性研判和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宏观上,要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武器,构建专业的评判标准。厘清政治立场与学术争论的性质差异与问题边界,明确究竟是政治立场问题还是学术争论问题,政治立场要明确,不能含糊不清,要坚持党的领导;学术研究要坚持客观、实事求是,坚持百家争鸣,不能主观臆断、随意编造问题。在微观上,要建立科学的甄别机制,注重检测,进行分类管理,从政治原则、客观现实、主观倾向等角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研判是学术讨论还是意识形态问题,准确地甄别出历史虚无主义的发生机制和变化形态。

  其二,拓宽意识形态预警主体。在传统观念和制度架构中,意识形态建设与监管往往归结为几个特定的职能部门和单位。而历史虚无主义具有的随机性、突发性、多点性的特征,需要打破固有的行业认知局限,调动更多的主体参与并构建完备的协同体系。主流媒体在意识形态领域要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在如抖音、快手等自媒体中要起到主导作用,来监督、规范和引领其发展。对社会热点事件应客观、全面、准确地分析,把握好节点,进行权威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主流媒体要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内容,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我们要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向社会传播有效信息,增强民众对意识形态的判断能力。

  其三,打造意识形态数字化平台。意识形态建设有其特殊性、复杂性,需要学会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技术赋能,提升治理能力和效用。通过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对“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通过建设数字平台,推动各领域数字化升级,让无形变有形,有规模、有实体可参照。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人工智能手段构建意识形态安全的识别、预报等系统。利用技术手段来分析意识形态的类型、发展脉络、影响程度。建设形成意识形态预防与治理网络学习平台,出台完备系统的科学指南,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机制,全面、及时处理影响意识形态安全的问题。

  2.引领协同:创新学术阵地领航机制

  为有效地遏制和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揭穿其隐秘性和欺骗性,在建构预警机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水平,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的建设,加强对突发社会事件的深度剖析,进行有效的价值引领和价值塑造。

  其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针对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和传播者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探寻历史虚无主义这一思潮背后的真实根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理解、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人民群众科学地看待历史、透视社会问题。习近平指出:“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所指引的方向,学习就容易陷入盲目状态甚至误入歧途,就容易在错综复杂的形势中无所适从,就难以抵御各种错误思潮。”研究要以历史、全面和发展的视角,站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角度,从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党百年奋斗史等宏观角度认识社会现象,以正确的政治立场来看待发展中存在的矛盾。

  其二,提升对突发社会事件的分析水平。组织专家学者深入了解社会上的舆论热点,针对社会问题、突发事件进行及时科学地分析。从宏观决策部署,到微观操作进行解读,及时帮助人民群众解答关切的问题,形成有效的见解和达成统一的共识。从理论研究、社会治理、传播媒介、公众言论等方面来回应如何更好地介入社会公共话题的探讨并发声,打破“不敢、不会、不重视”的被动局面,发出“专业、集体”的正面声音,实现以问题为导向的精准施策。

  3.审定核验:推进重大历史事件的确证机制

  历史虚无主义往往借助重大历史事件而散布其主张、观点,企图达到影响民众、干扰社会、攻击意识形态之效果。为此,需要在一般性思想教育的基础上,针对重大历史事件,建立价值确证机制。

  其一,突出人民意愿,以价值主体进行确证。历史重大事件是反映历史一个时段的镜子,要突出展现人民的意愿。要明确人民是抵抗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的力量,突出人民群众的不可或缺性,尊重人民群众的历史贡献。要强化人民守护历史成果的责任,深入挖掘重大社会历史事件中所包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情怀,明确历史虚无主义是伪科学,是违背历史规律、违背人民意愿的。要不断创新话语体系,对于一些重大历史事件,要学会以人民意志充分揭露历史虚无主义者的错误言论以及本质,以人民力量及时作出正面回应,还原历史真相。

  其二,坚定“四史”自信,以历史事实进行确证。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史料回击历史虚无主义,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有针对性运用历史资料。对特定重大历史事件,要做到全面、多角度的整理出系统的、有脉络的史料资料,并针对重大事件进行本质探究,以史料占领意识形态话语权制高点。在学术研究上要坚持理论和实践两手抓,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强化历史资料的科普功能,打造“四史”资料工作的主体多元化。“四史”学习教育要常态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形成不同人群的“四史”学习教育机制,制定学习的原则和标准。创新教育话语及宣传话语,将学术研究成果制作为短视频、宣传册子、漫画等形式,形成专业的读本和权威的资料,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能够与民众日常生活融合起来。

  其三,加强法治建设,以法律保护进行确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意识形态领域各方面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2月27日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强调:“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按照制度建设的一般规律与要求,进一步完善“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法律法规”,运用好《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等法律法规。规范网络秩序,区分言论自由和不当言论的界线。加强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权威解读,从线上和线下两个层面对历史虚无主义进行批判。加强对境外非政府组织和基金会在境内活动的管理,用法律守护意识形态安全。

  4.监管兜底:健全媒体规范管理机制

  “要从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文化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使全媒体传播在法治轨道上运行。”历史虚无主义借助于网络平台,肆意泛滥。要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需要健全与加强媒体规范管理机制。

  其一,完善对社会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管控。设立舆论底线原则,明确相应的惩罚标准,明确媒体自身的义务和责任。及时更新网络监管系统,加大对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要建立自己的域名根,互联网的门户要控制在党和政府手里。加强对媒体的资本管理,严格规范资本的发生机制,从源头上打击不法媒体,明晰是公有性质还是私有性质,是境外运营还是境内运营,严格媒体资质水平审查。引导民众正确看待网络直播,打击为“标新立异”而作出的不适行为。加强对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不但有技术层面的培训,也要有意识形态层面的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

  其二,完善网络舆情的引导与沟通体系。在舆情治理中,政府、媒体、网民需要有良好的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达政务信息。网民可便捷反映诉求,保证言路畅通。取缔一些内容枯燥、可阅读内容少的网站,吸引广大民间历史类写手,进行历史创造,调动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如教育引导网络大V、网红等来传递正能量,加强对民众的教育引导。引导网民日常关心社会、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合理的网络情绪,以不断实现网络舆情治理从应急式向常态化的转变。对在批判与斗争中事迹突出的个人和单位,进行公开鼓励,激发调动民众的意识和积极性,向民众宣传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危害,包括个人危害、社会危害和国家危害。

  5.教育护航:完善分众分层教育机制

  “合法性意味着某种政治秩序被认可的价值。”历史虚无主义正企图通过制造合法性危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丧失正当性、合法性,最终不战而亡。而防止历史虚无主义蔓延、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合法性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就在于加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完善分众分层教育机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其一,完善分众教育机制。一是尊重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把握不同对象的教育背景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掌握程度、思想观念、认知水平和价值诉求,并据此将教育对象细化为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各行各业的知识分子、基层群众以及大中小学生等多个同质群体,以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准施教。二是加强不同受众教育的针对性。“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教育应回归不同受众的生活本身,教育内容应以不同受众最广泛生动的社会实践作为生成场域,找准理论传播与生活世界感性经验的契合点,以解决他们普遍关心的不同层面、不同程度、不同诉求的现实问题为着力点,在满足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向度彰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科学性、人民性;教育应运用不同受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言说方式,实现“大众话语”向“个性话语”的过渡,以一种柔性间接的方式化解意识形态政治话语表达的刚性特质,引导他们从认知上体悟、从情感上认同、从意愿上践行。

  其二,完善分层教育机制。一是分层教育应注重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和递进性。分层教育绝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行人为割裂或者剥离,也绝不能削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性、理论性,而是在不同受众认知水平、接受能力和价值诉求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基础上,呈现教育内容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层次性和递进性。例如,对于党员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教育内容可偏重理论性和学术性,确保这部分人始终做马克思主义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对于各行各业的广大知识分子,教育内容应实现理论性向实践性转换,让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更强的实践指导性;对于基层群众,教育内容应实现生活化,使“大道理”在“小叙事”中直抵人心;对于大中小学生,应根据其身心特点确立合适的教育内容,确保教育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逐步加深,构建上下贯通、前后相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序列。二是教育内容应体现时代性。应克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面临的“现实跳闸”,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依托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等最新伟大成就对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内容进行适时更新和丰富,破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时代发展变革之间的矛盾张力,实现教育内容的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2期。

  [2]侯惠勤:《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建设之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1年第7期。

  [3]田心铭:《警惕历史虚无主义的新变种》,《红旗文稿》2014年第13期。

  [4]郭彦林:《划清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与历史虚无主义的界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5期。

  [5]何文校:《软性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践新样态》,《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

  [6]徐家林:《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生成及其批判》,《马克思主义研究》2020年第2期。

 

  文章来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4期。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