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史辨析 >> 认清虚无本质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
发布时间: 2020-03-06    作者:王青 乜鸿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03-05
  字体:(     ) 关闭窗口

  习近平总书记在题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系统、具体、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过程中不断把握规律、积极运用规律,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只有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第一,全面把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核心要义。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是人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也就是说,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它决定社会意识的内容和变化发展,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物质生产力是全部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的根本性标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这些都是我们应当始终坚持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第二,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历史和现实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始终坚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具体地和历史地分析中国社会运动及其发展规律,推动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取得新胜利。从历史来看,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长期以来,我们党不仅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社会主义探索,科学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而且在实践中不断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历史性课题。这些都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正确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结果。

  从现实来看,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特质和重要方法论。一方面,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灵魂和主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当代中国现实问题的杰出典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源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世界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创新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条件下,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离不开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也需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有效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实际问题。

  第三,坚持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要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这要求我们正确认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和我国具体国情,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立足新时代,我们要运用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社会主要矛盾双方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转变,落后的生产力转变为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美好生活需要,解决矛盾的着力点相应地由解决落后生产力转变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另一方面,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分析法,制约这一主要矛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社会基本矛盾没有变,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仍然是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因而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也没有变,需要深入持续地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特别是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深入贯彻群众历史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人民史观创造性地运用于我国实践,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为此,我们要坚持一切依靠人民,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调动人民群众投身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把为了人民作为我们党进行全面改革的逻辑起点和价值根基,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始终站在人民立场把握和处理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要坚持为了人民的一切,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党的各项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本文系山东省社科规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专项课题“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研究”(19CXSXJ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省高校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