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防建设70年
从徒步行军迈向信息作战——中国军队80年的历史性跨越
发布时间: 2009-06-26    作者:陈辉 常爱玲    来源:新华网 2009-06-26
  字体:(     ) 关闭窗口

信息化——快步追赶世界新军事潮流

  2002年,中共十六大为人民解放军提出“努力完成机械化和信息化建设的双重历史任务,实现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目标。

(资料图)

  “信息化”部队的主要标志是:以数字化电子信息装备和机械化主战武器为主导装备,实现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电子对抗一体化和主战武器智能化,适应未来信息战要求的新一代作战部队。

  “数字化”部队的实质是以计算机为支撑,以数字技术联网,使从单兵到各级指挥员,从各种战斗、战斗支援到战斗保障系统都具备战场信息的获取、传输及处理功能。它能够达到战场信息的最快获取、信息资源的共享、人和武器的最佳结合、指挥员对士兵的最佳指挥效益。“数字化”是信息时代军队现代化的主要标志。

  人民解放军把计算机运用于作战指挥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80年代初,大军区以下单位没有计算机。目前全军军、师、旅、团全部配备了计算机。全军旅以上建制部队训练中心,设有计算机模拟训练室。

  人民解放军指挥自动化系统也逐步完善。目前已由创业初期的单机开发应用进入成片、成系统建设阶段,开设了以计算机网络、军事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建设领域,实现了在相当一级作战部队的联网。指挥自动化系统在部队完成战备值班、训练演习、抢险救灾、应付突发事件等重大任务和工作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指挥和管理手段。

  计算机的普及、联网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的发展,为人民解放军发展“数字化”部队奠定了基础。7年前,人民解放军开始尝试“数字化”部队建设,建立了若干数字化兵种试验部队。据悉,在朝鲜战争的云山战斗中大败美军“开国元勋”师——美军骑兵第一师的志愿军某部炮兵部队,就是“数字化”炮兵建设的试点单位。目前,这支部队“数字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南中国海沿岸举行的军事演习中,初露锋芒。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