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中国国际救援队首席医疗官、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
自中国国际救援队组建以来,他先后16次率医疗分队赴印尼、巴基斯坦、海地以及新疆喀什、四川汶川等地,执行重大灾害紧急救援任务。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他又冲锋在救援第一线,带领队员救治伤员1360人,抢救危重病人62人,实施手术57例,发放价值达15万余元的药品。
他,就是中国国际救援队首席医疗官、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
(一)
14日10时许,在海地地震救援中髋关节软骨严重撕裂的侯世科,刚刚出院不到2小时,就接到紧急通知:16时飞往青海玉树机场!
20时,侯世科与救援队员们一起到达玉树机场。由于高原反应,加之没有完全康复,这位43岁的武警上校身体十分虚弱。
震后的灾区一片漆黑,塌方不断,道路受损,车辆无法保障。焦急万分的侯世科在机场拦了一辆车,连夜赶往震中结古镇。
进入结古镇后,救援队根据现场和掌握的受灾情况确定了救援计划。一部分队员在设在武警玉树州支队的临时救助站为伤员进行救治;一部分队员在侯世科的带领下,打着手电筒,背着20多公斤的急救背囊,沿着街道仔细搜寻。
每经过一处废墟,侯世科都要停下来爬上废墟呼喊一阵,寻找被埋和受伤群众。到第二天上午,他们先后救治了320名伤病员。
15日下午,正在玉树县政府对面的旅馆废墟上进行救援的侯世科突然眼前一黑,瘫坐在瓦砾上。队员们扶他起来后,纷纷劝他到医疗点休息,他摆摆手说:“人命关天,咱们怎么能休息!”
16日5时多,侯世科的高原反应愈加强烈,从帐篷的缝隙里往外连续吐了4次,连胆汁都吐出来了。战友们用便携式血氧饱和度检测仪给他测量,因为缺氧厉害,已经超出检测范围。
“身体再难受,救灾工作也不能停下来。”侯世科说,“我给副队长交代,如果我倒下了,那就运出去,但一定要坚持下去,有一个就坚持一个。”
(二)
16日下午,输完液的侯世科觉得自己能起来了,就拔掉液体,出发去玉树州体育场,搭建野战医院。路上堵车特别厉害,他就徒步走了两个小时,和战友们一同搭建起一所能检查、能抢救、能手术的帐篷医院。
当晚,侯世科在野战医院里边输液边指挥,既是病人,又是指挥官。
18日上午,一个藏族女孩哭着来到帐篷医院说,78岁的妈妈快不行了,鼻子里一直出血。
侯世科来到这位藏族老阿妈的床前,看到纸篓里扔满了沾血的纸团。原来,这位老阿妈是从废墟里挖出来的,因为紧张,患了应激性高血压,躺在床上不能动弹。
“我告诉她,外伤不重,血压太高。就把鼻子这个出血点堵住,用降血压的药,并作了全身检查。离开时把外伤换好药,把口服药放在老人的床头。”侯世科说,出门时老阿妈的女儿用汉语反复说:“感谢你们救了我妈妈的命。”
(三)
4月19日晚上10时许,得知玉树灾区可能有降雪的消息后,记者前往灾区较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玉树州体育场采访。在侯世科他们搭建的帐篷医院附近的一顶简易帐篷里,看到侯世科正躺在地铺上一边输液,一边看收治病人病情报告。
谈话间,一个藏族孩子来到帐篷里,提了提侯世科旁边的热水壶,看看没有热水了,提着水壶跑去打水。
这个叫才仁代吉的孩子说:“地震后我被送到这里,是侯医生治好的。这里的人都说侯医生给病人看病看得好,人也好。我为他做不了什么大事,一壶水还是能提动的。”
侯世科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被解放军四总部表彰为印尼海啸救援先进个人,被武警部队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他还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灾害医学系列研究》的获得者,也是灾害医学这个新型学科的创始人。此次玉树抗震救灾,他要求所有队员来的时候都带着课题,努力把经验上升到理论,进而把理论推广到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