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帝蓄意挑起朝鲜战争,并逐渐将战事扩大,把战火烧到鸭绿江畔时,安东人民就切实体会到了“救邻则自救,户破则堂危,唇寒则齿亡”的道理,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安东人民勇敢地站在国防最前线,竭尽全力地发挥城市的经济、技术、交通运输等条件,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斗争中。
一、开展拥军活动
1.踊跃参军,保证兵源。抗美援朝战争,把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的任务,更加紧迫地提到中国人民面前。为了适应战争和建设一支现代化的国防军的需要,培养大批合格的军事干部,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于1950年12月1日发出《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决定》。1951年6月24日,政务院又一次发出《关于各种军事干部学校招收学生的决定》。全国两期参加军事干校的青年达到58万余人。
党中央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后,在东北地区立即掀起了有组织的参军参战和支援前线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辽宁在抗美援朝初期的1951年,就有25.7万名优秀儿女参加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与此同时,还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参战支前群众运动。据1950年12月的统计,全东北征兵12万人,组织担架203万副,动员民工约25万人。
安东市广大青壮年把参加志愿军看做是拥军的实际行动,纷纷报名参军参战。在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的几天内,就有500多个青年工人报名参军,200多明女工志愿赴朝做救护工作。1950年12月至1951年9月,安东地区共掀起两次“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高潮。全市(含凤城、宽甸、岫岩三县)有8646名青壮年自愿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其中岫岩县有2042名,宽甸县有2480人报名参军,921人直接开赴前线参加战斗,凤城县有2650多人报名参军,其中有150名朝鲜族青年当了联络员和翻译。至1952年12月,安东地区先后有5万名民兵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和渡江援朝。
地处志愿军总后方基地最前哨的安东市是抗美援朝部队的重要集中地域。临战前,志愿军须在这里集结、训练,做各种准备;每次战役下来,归国的部队、伤病员也要在这里休整、治疗和休养。因此,安东市责无旁贷地承担了迎送、接待、慰问志愿军及护理伤病员的重要任务。
2.成立过境接待机构,搞好各项接待服务工作。1950年12月,安东市政府抽调有关部门人员组成过往人员接待站。接待过往部队、担架队和收容掉队人员。做好过往安东的志愿军和伤病员的食宿工作。凡过往的大部队,统由军管会和市政府房产科负责安排解决食宿;归国的零散伤病员和军人,由市政府战勤科负责领送医院或各留守部队。为做好这项工作,各县、区竭尽全力,仅1951年,凤城镇内经常驻军就达38个单位,住3个月以上的部队就达3.7万人,由机关、团体、学校、群众自愿腾房3000多间,借物品40多种,1000余件;临时过往、停留部队182个单位,达48423人,腾住房7000间,借物品40多种,1400余件。镇兴区(今振兴区)接待安置食宿51000多人次,到车站送开水1000多担。1953年6月26日,安东市人民政府和辽东军区联合成立过往军属接待小组。负责接待安排由外地到安东查找部队和亲人下落的工作。协助安葬烈士遗骨135具,帮助起运烈士灵柩54个。
3.成立“妇女拥军队”,组织妇女护理伤病员,为志愿军做好衣物拆做、清洗工作。1950年10月,根据中共安东市委指示精神,市妇联承担了为志愿军和伤病员拆洗被褥的任务。全市各区街中青年妇女普遍组织起来,成立“妇女拥军服务队”,并且按区街建制,编成大、中、小队和小组。对于年龄较大的妇女,专门组织起来成立“老妈妈服务队”。市妇联购置了大量洗衣盆和洗衣板,发给各陆军医院、地方医院和有关部门。并规定每星期由医院确定人数,准备香皂,由市妇联通知各区妇女拥军服务队,按规定分赴军营和医院,为志愿军和伤病员拆洗缝补被服。据不完全统计,从1950-1953年,全市8万名妇女,有3万多名参加了拥军支前工作,为志愿军做鞋388924双,做大衣10538件,做被子31645床,洗衣588952件,洗被子21450床。
为做好护理伤病员工作,使伤病员早日恢复健康,重返前线,市、区妇联积极把妇女组织起来,成立“妇女拥军护理队”,到医院护理伤病员。当时,每天在市内各医院做护理工作的妇女1000多人,在五龙背医院达600多人。
4.做好慰劳亲人工作。安东市委和广大群众时刻把战士的生活挂在心上,经常带着现款及各种物品到军营医院看望战士,仅1951年上半年,全市酬劳部队的衣服就达365件,毛巾778条,鞋101双,香烟226条,还有香皂等日用品,猪肉、鲜鱼、鸡蛋等副食品,价值约2658万元(东北币),现金超过17亿元,赠书3万余册。市委非常重视志愿军的文化娱乐生活。市抗美援朝分会专门发了通知,要求全市不论平时还是年节,都要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对志愿军进行慰问。并明确规定市内三个影院,每星期免费招待各部队一场。市文联还组织学校、群众剧团、曲艺协会等有关单位和人员排练了一批短小精悍的文艺节目,每星期到各医院演出一至两次。对过往部队首长、干部或300人以下建制的部队,由市抗美援朝分会免费招待慰问。300人以上建制的部队由省统一安排慰问。
5.开展捐献武器运动。安东市群众在捐献武器运动中普遍订立了爱国捐献计划、爱国捐献公约。为了实现捐款计划,完成捐献任务,人人提高工作效率,开展增产节约,参加各种义务劳动。截至1952年2月,安东市(含四个县)捐款198亿元,可买战斗机13架。
二、开展优属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