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武装力量建设史
陆海空直捣金汤
发布时间: 2010-05-14    作者:卢辉 袁仲仁    来源:《军事历史》 2010-05-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三、周密组织三军实兵合练

一江山岛战役参战的军兵种有17个,陆地、海上、空中的战场情况随时都可能发生变化,作战行动协调困难,组织指挥复杂。同时,出于对政治、外交全局的考虑,中央军委要求参战部队充分准备,确有把握后再发起攻击。为此,张爱萍组织参战部队在研究具体战法、组织战前训练、统筹登陆器材、隐蔽作战企图等方面进一步细化、完善作战方案,落实各项准备工作。他特别要求:“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指导参战部队从思想到战术,从单一动作到海陆空的协调统一,从难从严进行苦练精炼,为登陆作战取得胜利打下坚实基础。

在登陆部队缺乏联合作战经验的情况下,战前演练是十分重要的。张爱萍进行了周到细致的安排,并带领机关人员深入机场、码头、舰艇、海岛等地探讨解决登陆作战的难题。19548月底,浙东前指成立后不久,根据张爱萍的要求,拟制了三军训练计划,下发参战部队执行分练任务。从8月至12月上旬,各参战部队组织实施了军种分训分练。在这一过程中,步兵、炮兵、工程兵等部()队由第60师组织实施训练。该师第178、第180团与海军温台水警区和浙江军区海防第1大队的56艘舰船,先在椒江口内河组织演练,包括各分队编队、装载航渡、对岸射击等课目;因海门来往船只太多不利保密,后转移至温州乐清湾清江渡附近,以营、连为单位进行登陆训练,主要训练步、炮兵之间的协同。此时,南方正值多雨和台风多发季节,部队演练时困难很大,如:因条件所限,搭乘登陆艇的分队只是少数部队,大部分要乘机帆船,战士们负重几十斤摸爬滚打,登陆时要跳下齐腰深的海水中冲击。但各参战部队克服各种困难,经过一个月的勤学苦练,初步树立了协同作战思想,掌握了登陆作战所必须的技能知识,增强了合同作战意识。

10月中旬至l9551月上半月为三军合练阶段。为演练和研究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的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张爱萍主持前指两级指挥机关,按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方案和协同计划,对每个协同动作的步骤、时间作精确计算,制订切实可行的《作战协同计划表》,要求各参战部队据此实施训练。从1218起,参战部队在穿山半岛举行了3次模拟一江山岛守军防御阵地的联合登陆演习,主要进行连和加强营的登船、航渡、登陆突破与纵深战术演练,并组织火炮、舰船、轰炸机三者联合作战的组织指挥和协同动作。这次实兵演习,按照预定计划,假设大小猫山为一江山岛之北江、南江岛,从步兵营集结、上船到编队航渡都由海军指挥,登陆突破后归陆军指挥。在登陆时,空军强击机群对敌之地堡、火力点等实施俯冲扫射,炮兵和舰炮火力同时实施火力支援配合。张爱萍在演练场发现乘坐机帆船的部队距滩头几百米就跳下齐腰深的海水,在沙滩涉水前进时,沙子进入鞋内影响战斗动作,当即指示战勤部门研究解决。在这三次实兵演练中,张爱萍既是导演,又是参演者,他从战役指导思想到战术技术,从总体协调到关键细节动作,都亲自组织机关反复研究、计算、演练。这不仅提高了三军协同作战水平,也检验和完善了前指预定的作战方案和协同计划,为后来登陆作战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1955113,登陆指挥所组织战前最后一次大规模演习。张爱萍亲临穿山至大猫山演习场,与战斗英雄、登陆战斗第一梯队主攻团副团长毛张苗和海军第2登陆运输大队长张友文一起乘坐指挥艇,实地指导这次演习。演习开始后,4个登陆运输大队组成两路纵队向大、小猫山航渡,两侧由舰艇中队进行警戒护航,在登陆运输大队之先头两翼实施火力支援、压制和摧毁射击。2艘护航舰进行抵进射击,摧毁守军地堡。轰炸机群、强击机群对守军火力点、防御阵地实施轰炸、扫射。随后,强击机进行俯冲扫射,直接支援步兵冲击。在各方协同配合下,登陆部队上岸速度与规定时间只差1分钟。登陆部队登陆后奋勇冲击,很快占领守军第一、第二道堑壕,以无后坐力炮、火焰喷射器向守军火力点实施攻击,并迅即占领大猫山制高点,将红旗插上主峰。演习结束后,张爱萍说:“今天看了你们联合演习,跟在突击连后面认真观察,登陆艇大队和营指挥员组织的好,符合实战要求。通过合练,达到了解除顾虑、互相信任的目的,为三军联合登陆作战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与此同时,张爱萍的组织指挥参战的海空军部队,通过袭击、海上封锁、空中突击等一系列作战行动,夺取了作战海区的制空权、制海权。在张爱萍精心组织指挥下,参战部队群策群力,战前各项准备工作进展顺利,真正做到了有备而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