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武装力量建设史
“文革”时期军队建设的曲折历程
发布时间: 2009-09-14    作者:刘国新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 1994-09-14
  字体:(     ) 关闭窗口

  五、战备工作的成绩

  六、七十年代,中国所面临的国际环境是复杂的。美国侵略越南、老挝,威胁中国安全;苏联陈兵百万于中苏、中蒙边境,多次对中国进行武装挑衅。对此,毛泽东保持了高度的警觉,多次强调要重视备战工作,发出"要准备打仗"的号召,同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落实备战部署。因此,尽管军队建设在"文革"中受到削弱和破坏, 但战备工作却始终得到加强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国家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加强主要方向和重点地区的设防工程建设,解放军抽调工程兵和步兵承担施工任务,这一工作基本上做到连续不辍。到七十年代中期, 设防阵地工程已初具规模。1974年以后,主要精力转到阵地工程配套建设上,使主要方向的阵地工程更加完善。同时,还形成了设防工程与人民防空、城市防空工程相结合的预设战场战防体系。同一时期,战略、战役指挥工程建设也有很大进展。

  各军兵种的战场建设,也成绩可观。海军扩建了数座大型驱逐舰码头,新建了核潜艇基地和一批导弹艇、潜艇和飞机的洞库以及一些综性指挥工程。空军加强机场建设、新建、改建一批地下指挥工程和仓库、油库,新建和改善了许多高炮、地空导弹、雷达技术阵地。第二炮兵根据毛泽东、周恩来和中央军委批准的战略弹阵地工程建设规划,组织了工程建设。为了提高国防通讯网的抗毁性,增强通讯保障能力, 加强了地下电缆通信网建设。从1969年到 1979年,埋设电缆线路数万公里,连通全国27 省、自治区、直辖市,形成地下通讯网。

  尖端武器的研制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在动乱的形势下,周恩来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要研制工作做到"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主持国防科技工作的军委副主席聂荣臻,关心和爱护科技人员,在最困难的条件下,尽最大努力保护国防科技战线不受动乱冲击。他亲自到基地主持核试验。1966年10 ,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67 10月,又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氢弹,使中国核武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1970年4月, 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从1970年到1978 ,每年都进行一次核武器试验。1976年,"四人帮"兴风作浪,大搞"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大干部、战士、科技人员,顶住干扰,坚守岗位,一年内进行了4次核武器试验,使中国的战略核武器日趋完善。与此同时,第二炮兵自1966年7月组建以后,装备逐步得到加强。陆续装备了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中程导弹,成为一个初具规模有作战能力的独立兵种。

  人民解放军在保卫国家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上也作出贡献。从1966年至1968年,空军和海军航空兵部队在社会动乱中严守岗位,共击落击伤入侵的美国军用飞机21架,台湾国民党军用飞机5架。1969年3月2日,苏联边防 70余人,配以装甲车2辆,卡车和指挥车各一两,悍然入侵中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的珍宝岛,首先开枪打死打伤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战士多人。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被迫自卫反击,给入侵者以歼灭性打击。3月4日至17日,苏军使用坦克、装甲车几十辆,出动步兵数百人,在飞机炮火掩护下,多次向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发起攻击,中国边防部队和参战民兵奋起反击,粉碎了苏联边防军的连续入侵。1974年1月15日至19日,南越当局不顾中国政府的多次警告,出动海、空军入侵西沙群岛的永乐岛海域,用军舰多次撞坏中国渔轮,并武装侵占中国金银、甘泉等岛屿。中国军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自卫反击,给侵犯者以应有的惩罚。20日,收复了甘泉、珊瑚、金银三岛。

  人民解放军还向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支援越南、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根据越南劳动党、政府的要求和中越两国政府的协议,从1965年6月至1973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派出32万余人,分批进入越南北方,担负防空作战,修建和维护铁路、公路,修建机场、通讯设施和国防工事以及沿海扫雷等任务。中国人民解放军还向越南军队无偿提供了足够200万人使用的武器装备和军事物资,帮助培训了军事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大量人力、物力和技术援助,对越南人民取得抗美救国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在老挝人民进行抗美战争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根据老挝人民的要求和中老双方政府协议,从1961年至1974年,向老挝爱国军队提供了军事物资和军事技术援助。从1962年2月起,先后派出防空、工程、地面警卫、后勤等部队11万余人,赴老挝修筑公路和防空作战。至1978年5月,无偿为老挝修建 800多公里高标准公路。中国军队有力地到支援了老挝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长编》第三卷,广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