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国防史 >> 国防政策史
新中国60年 人民军队发展史
发布时间: 2009-09-25    作者:郑蜀炎    来源:解放军报 2009-09-02
  字体:(     ) 关闭窗口

1949年10月1日,受检阅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山炮部队由骡马拖曳,参加分列式。

  从单一的陆军家族到一支诸军兵种合成、具有现代化联合作战能力的武装力量,两相对照,走“精兵、合成、高效”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深刻意义,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60年与时俱进,60年精心砥砺,在精兵建设之路上阔步前进的全军将士,面对新的世纪新的征程,更加信心百倍,豪情满怀,用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辉煌成就,证明自己始终无愧于“和平之师、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称号。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江山无限,历史天空下的一个时间断面铸为永久的辉煌——开国大典。满城红旗舞、碧空尽霑润,那些让人热泪簌簌的场景中,最激越的旋律和最壮美的画面,无疑是人民解放军的大阅兵。

  景仰光荣并不能让我们忘却思考——在70余个受阅方队中,步兵队伍有40余个;所有武器装备都是“万国牌”……

  “红旗卷起农奴戟”,伟人的诗句既充满了浪漫主义也是现实主义。我军几乎每一个军史馆,传统的血脉与发展的参照物,都始于戈、矛、剑、棍……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赢得战争的军队如何赢得和平?就在百业待兴的开国大典一年后,毛泽东同志宏阔深远提出了新中国的两件大事——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请注意,毛主席是把国防放在了前面。

  强大的标志是现代化。创造了以劣胜优战绩的人民军队,更有着一个急迫的愿望——建设起自己的现代化。如海涅那一曲高亢的《颂歌》——我们已经胜利,在欢腾的凯歌中我们没有时间欢乐。投入新战斗的号角已经吹起——我是剑,我是火焰!

  历史判断 伟大的战略性转变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