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成功,源于艰苦严格的战前海上训练
琼州海峡,在今天看来可能算不了什么大的障碍,但在60年前,这条海峡摆在我们既无海军、空军配合,又无渡海作战经验,且长途行军,连续作战的解放大军面前,的确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而叫嚣要“将海岸线变成坟场”的国民党守军司令薛岳,在与我军长期较量中对渡海兵团战技素质有一定的了解,其精心构筑的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就是专门针对我军不善海战的弱点而来的。面对严峻的战场态势,各级指战员以渡海作战任务为牵引,深入研究潮汐变化、风向规律,广泛开展游泳登船、海上编队、指挥联络、夺取滩头等临战训练。渡海兵团的指战员大多来自东北,许多人从未见到过大海。面对浩瀚无边、神秘莫测的大海,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恐惧感。有一天某连队伙房吃鱼,一个战士对着菜盘说:“鱼呀鱼,今天我吃你,说不定明天你吃我了!”为此,部队有针对性地展开战前练兵动员,消除对海的恐惧,接着展开了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的渡海作战训练。春夏之交的南海之滨,腥风阵阵,热浪滚滚,起初,不少干部战士一出海就晕船,有的连胆汁都吐了出来,但是他们没有畏缩,以坚强的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难,苦练海上战术。经过两个多月的苦练,终于将“陆上猛虎”练成了“海上蛟龙”。渡海作战中,我军一举突破了薛岳苦心经营并吹嘘是“固若金汤、牢不可破”的所谓“伯陵防线”,一鼓作气解放了全岛。
60年前我军渡海兵团加强针对性的临战训练,迅速提升海战能力,启示我们:“练为战”是军事训练亘古不变的通律。只有把握作战特点、紧贴任务练兵,才能有效提升我军核心军事能力,部队的训练成果也才能经得起实战的检验。
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成功,源于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
当年渡海登岛作战前期,为坚定官兵们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参战部队进入雷州半岛后,从阶级教育入手,深入进行革命人生观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官兵的参战热情,坚定了指战员的打赢信心,提升了部队的战斗作风和战斗精神。据当年参加解放海南战役的老战士们回忆,解放海南有两个奇迹:一是琼崖纵队23年孤岛奋战红旗不倒,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下发展壮大,为后来解放海南岛作出了重要贡献;二是民用木船打现代兵舰。43军128师382团4连副排长鲁湘云和他的战友在利用渔船进行海上练兵过程中,偶然与敌人一艘巡逻军舰相遇,官兵们不慌不乱,在敌舰靠近时一起开火,打得敌舰冒起浓烟,掉头逃走。“鲁湘云排”破除了一个神话,开创了木船打败兵舰的范例。在这种精神鼓舞下,43军尽管遭受敌人的正面阻击,伤亡惨重,牺牲3000多人,始终没有一人退缩。40军护航火力船队的指挥船(土炮船)因发动机故障而孤船在海上漂泊,天亮时发现敌人的一艘军舰追来,他们先伪装成运输船,待敌舰约距200米时掀开篷布开炮齐射,敌舰受创后落荒而逃。发生在白沙门岛的惨烈登陆战,也印证着当年革命先烈顽强的战斗精神。127师379团8连、9连受潮水影响,脱离团主力,在组织股长秦道生的带领下,抢滩登上了白沙门岛,以惊人的毅力强忍饥渴抗击敌人的立体进攻,浴血奋战两昼夜,打退敌人30多次冲锋,毙伤敌人500多名,最后弹尽粮绝、壮烈牺牲。
这些震撼人心的英雄壮举告诉我们,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提高我军核心军事能力,武器装备的改善固然是重要组成部分,但人的因素尤其是部队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始终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优势和法宝。我们一定要坚持不懈抓好战斗精神教育,大力培育和践行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形成遇强敌敢于“亮剑”、遇困难敢于战胜的核心军事能力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解放海南岛战役的成功,源于广泛密切的军政军民联合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解放海南岛战役是在物资极度匮乏、时间十分紧迫的情况下进行的。为了争取广东和海南人民群众的支持,广东成立了以叶剑英为首的支前委员会,把解放海南岛作为1950年压倒一切的任务。海南各县成立了支前机构,由冯白驹等主要领导同志亲自负责,发动群众全力支援大军解放海南岛。经过4个月的紧张工作,广东支前委员会共筹集渔船2666艘,动员船工1.2万人,民工96万人。在薛岳实行“海禁”的情况下,海南人民也支援了170条船,征集了400多名熟悉海况的船工,组织了6万人的支前队伍。琼崖纵队也积极主动与渡海兵团建立密切联系,并派出参谋长符振中偷渡过海与第15兵团联络,副司令员马白山在北京参加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后也来此会合。他们都出席了海南岛战役作战会议,详细介绍了海南情况,并提出了有价值的建议,随后又与部队一同渡海,投入了激烈的战斗。各参战部队也深入渔村、海港,做好群众工作;部队还制订了遵守船上风俗习惯的10条纪律等,事实证明,这些举措都是十分必要、正确的。战役发起后,许多船工像战士们一样,冒着敌舰的炮火和敌机的轰炸扫射,勇敢地把我军送过大海,登陆时又和我军一起冲锋陷阵,表现了很高的政治觉悟。整个海南战役中有216名船工伤亡。“山不藏人人藏人”,在广东、海南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渡海登岛部队顺利渡过琼州海峡,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战役的最终胜利。
这一成功实践启示我们,人民群众是战争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人民战争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一大法宝。提升我军核心军事能力,必须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整体威力,努力形成在信息化战争背景下人民战争的强大优势。
(作者:黎仕林,海南省军区司令员;刘鼎新,海南省军区政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