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军用大飞机研制需突破三大瓶颈
中国空中战略力量和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要求中国航空工业必须提供适用且好用的大飞机。这也促使国家在军用大飞机的研制方面要跟上需求,填补空白,中国航空工业能否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成为关注焦点。
空军指挥学院陈洪教授:我们国家在航空工业方面投入是非常大的,多年来我们国家生产了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航空器,就是通过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力逐渐强盛了,我们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后,对交通工具的要求就更强了。我还有一个感觉,就是合资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真正要使自己的国家成为自主强盛的就必须自主的研发、生产自己的项目,那么大飞机的研发生产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

伊尔-76投送物资
大飞机按照大小和用途分呢,可以分为远程的和中近程的,所谓远程一般都是航程在六千公里以上,中近程一般都是在六千公里以内,如果从军事上分,就可以把他们归纳为战略的运输机或者战役战术的运输机。如果按动力装置划分,我们还可以把这些大飞机划分为螺旋桨式和喷气式大飞机,我认为在中近程大飞机生产当中,使用螺旋桨可能比较经济、比较安全、比较合算,而远程的或者叫战略性大型飞机,大多数使用的是喷气式的发动机。
在载重量方面也有一些区分,大飞机的载重量要求是比较高的,中型以下这个大飞机它的载重量大概在5吨到40吨,那么大型的或者叫战略性大型的运输机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40吨到150吨,目前世界各国有一些大飞机,很多都是在军事领域当中使用。
比如说美国的C5A和C5B,它的载重量就可以达到131吨,C17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77吨,而美国人自己装备的C130,所谓大力士运输机,充其量也就是战术型的运输机,它的载重量只在18吨。俄罗斯在航空工业方面也有很多建树。
比如说俄罗斯人现在使用的伊尔76有军用的也有民用的,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50吨,应该说非常大了。从俄罗斯航空工业的发展,我们还可以看出一个很有意思的趋势,就是其实俄罗斯人现在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它的航空工业、它的发动机生产、它的大飞机研发能力远远超过了一些西方国家,比如俄罗斯人很早之前就生产过一种大型的运输机,叫做安-225,这种飞机是生产过两架,它能够搭载重量有多少呢?它的最大载重量可以达到250吨,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可以达到600吨,只不过它是为了当时在机背上拖运俄罗斯的暴风雪号航天飞机,只是专用一种运输机。那么250吨重量相当于什么呢?
我给大家做一个形象的比喻,假如说一个空降兵他的体重加上他的装备武器弹药是80公斤,那么250吨的载重量说明安225飞机,它可以搭载3125名空降兵,这只是从数量上计算。我们说再大的飞机它也装不下三千多人,我们讲就是形象的比喻。说明俄罗斯人的航空工业技术是很发达的,他能够生产最大载重量,达到250吨这样的大型飞机,这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我们国家过去也生产过一些小型的或者中型的运输机,比如说我们运七飞机,它的载重量可以达到五吨,我们的运八飞机载重量相对提高了,它可以达到20吨,巡航时间可以达到11个小时,巡航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60公里,但是我们国家那些生产运七、运八飞机,还不能远远满足我们国家现有的需要,比如俄罗斯的伊尔76飞机,这个飞机的载重量可以达到50吨,这个50吨已经超出我们运八两倍多了。像搭载50吨以上的这种大飞机方向发展,向喷气式大飞机方向发展,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路线。
在发展大飞机过程当中,研发、生产有一些很重要的技术保障,而且有一些非常重要的突破点,这些突破点作为我们的生产研发的单位来说,是很重要的。
首先当然是资金的保障,我们国家通过改革开放以后,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国家的财富,在世界金融危机条件下,我们仍然有着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强大的资金基础。那么这些资金我们是拿来买人家的飞机,比如买波音的飞机、买西方的一些大飞机,还是我们把它拿出一部分作为我们自己研发、生产,用这些资金来培育、培养我们自己的航空工业研发人员,我感觉后一条更好。
那么在技术保障方面,要突破的更多了,首先是材料技术,这个大飞机的生产和其他一些战斗机还不太一样,材料技术可能要求比较高,工艺水平要求也非常高,再有他的电子技术,尤其起落装置,或者起落技术。这里包括大飞机的起落架、包括大飞机起落架的轮胎,大家可以想一想,这架大飞机它的载重量要达到100多吨,如果算上飞机本身重量,全重达到200吨,那么他在起飞和着落过程当中它的起落架和起落架上的轮胎,所要受到的压力有多大。如果这个材料不好就会出现非常危险的事故,所以起落装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保障。
还有就是导航技术,我们国家有许许多多天气导航、地级的导航、空间的导航,这个应该说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关键的技术我个人认为就是动力技术,尤其是发动机,大飞机要能够安全地远航、大量搭载人员、物资、实时快速的机动、实时远程的空运和投放物资,那么它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心脏系统就是发动机。生产发动机、生产大推力的发动机这是我们一个很重要的突破点,这个发动机的体积还不能太大,但是要求它的推力是非常大的,它要能够在巡航条件下,在最省油的情况下最大限度远航。
要飞到八千公里、一万公里以外,所以对这个发动机的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的,也是我们在技术上要重点攻关一个非常重要的突破点。从另外一个角度上说,我个人认为发展大飞机技术,对我们军队也是有非常好的作用。因为在大飞机生产、研发和使用过程当中,都会有一些军民共建、军民兼用的过程。即便这些大飞机它不参加军队的训练,在一些军事行动中它同样能够支援国家的军事行动。比如在1991年那场海湾战争中,当时美国人也用34架民航公司,为海湾战争输送美军和作战物资出动115架飞机,在整个美军空运行动当中,大型的战略运输机军用和民用的加起来有400多架,使用的非常得心应手。而这些军用、民用的大型运输机为战争行动提供十分有利的、最强大的技术保障,从这点上说,大飞机的发展对军队建设也是巨大鼓舞。
利用我们资金和那些兢兢业业航空工业科研人员,航空工业的工业生产单位,我们是能够在有限时间当中,为我们自己的国家生产出最有效、最实用、最好的大飞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