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大力提升我军核心军事能力”,是部队建设发展的永恒课题和紧迫任务,两个“核心”演绎出新时期军队建设威武雄壮的活剧。当前,部队正处于使命任务拓展、力量结构转型、战备状态转换、军事训练转变的关键阶段,要坚持两个“核心”一起抓、两个“核心”都过硬,在提高核心军事能力的实践中进一步深化和转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 一、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核心军事能力 “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我军官兵相互间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官兵价值追求的统一,是我军建设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核心军事能力,是站在时代军事竞争最前沿的打赢能力,是衡量一支军队强大与否的根本性标志。新世纪新阶段,对我军来说,核心军事能力就是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能力。核心军事能力关乎国家根本利益,是民族生存之所系、人民安危之所依。军人核心价值观与核心军事能力就像是“灵魂”和“躯体”,只有使二者相融相生,才会产生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从相互关系看,两者相辅相成。核心价值观为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是核心军事能力的黏合剂和倍增器;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培育核心价值观提供载体和平台,是核心价值观的物质基础。核心价值观具有导向、凝聚、整合等作用,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源泉,是大力加强我军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灵魂和支柱。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强大牵引,提供实践平台,提供检验标准,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磨砺石”、“试金石”。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因为有了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作为途径和载体而变得扎实有效,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因为有了核心价值观作为动力和支撑而变得快速持续。 从地位作用看,两者同等重要。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基础工程和长期战略任务。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对于官兵确立“主心骨”、点亮“指明灯”,确保在多元之中有主导、多样之中有主体、多变之中有主见,具有根本性的作用。核心军事能力的提高,是部队建设发展的永恒课题和紧迫任务。现在,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是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这“两个不相适应”,说到底是核心军事能力的不相适应。抓住了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就抓住了扞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的关键。只有两个“核心”一起抓、两个“核心”都过硬,才能使人民军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从实践效果看,两者作用显着。核心价值观培育与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具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即要赢得战争胜利;具有共同的实践主体,即我军广大官兵;具有共同的实践平台,即部队的教育训练,完成各项重大任务离不开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核心军事能力的建设。近年来,人民军队在抗击雨雪冰冻灾害、“5·12”抗震救灾、支援奥运以及最近抗旱救灾、玉树抗震救灾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中,展示了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科技之师的良好形象,这既是官兵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也是部队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充分展示,是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和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所带来的实际成果。 二、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对核心价值观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核心价值观培育既是一个重大理论课题,更是一个现实实践课题,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生动实践是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磨砺石”、“试金石”。 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强大牵引。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手段的改进推动着精神世界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社会各领域的广泛运用,人类社会正在由工业时代快速步入信息时代,战争形态也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加速演变,信息能力在战斗力生成中起着主导作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基本形态。信息化建设是复杂系统工程,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是体系对抗,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即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更需要核心价值观的有力支撑。实践证明,核心价值观培育只要顺应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现实要求,始终围绕中心不“空转”,服务中心不“自转”,保证中心不“白转”,就能在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伟大实践中获得强大的牵引力量和不竭的动力源泉。要适应打赢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需要,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起点、丰富内涵、拓展领域,增强其针对性和指向性。 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实践平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的思想观念只有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经过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核心价值观不是理论、知识、技术的自然转化,如果没有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磨砺,核心价值观就只能停留在认知的层面。有了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实践平台,核心价值观培育就能在更高的起点、更实的生长点上获得肥沃的土壤和适宜的环境,获得锻造坚强筋骨的伟大熔炉,使核心价值观成为每个军人精神细胞中的“基因”,使自身的功能作用能够更充分地发挥出来。国外一些军队把价值观教育纳入部队训练计划之中,美国陆军在新兵基本战斗训练“红”、“白”和“蓝”三个阶段中,都设置了“价值观训练课目”。要注重发挥中心工作、重大任务的特殊培育功能,把核心军事能力建设实践作为培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在完成中心任务中培育核心价值观,用核心价值观培育保证中心任务的完成。 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为核心价值观培育提供检验标准。按照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标准,核心价值观培育到底搞得怎么样,必须用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质量和成效来检验,用军事斗争准备拓展和深化的成果来检验。把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成果作为检验核心价值观培育成效的根本标准,更有利于把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政治性要求与战争规律对接起来、融为一体,突出军事特征、突出战争指向,服务作战需要和军事斗争准备需要,聚焦核心军事能力建设。核心价值观培育不仅要看学习教育落实如何,更要看官兵准备打仗的思想树得牢不牢、练兵热情高不高、训练作战任务完成得好不好、部队战斗力提高快不快。要全面审视核心价值观培育中的思想观念、工作思路和政策制度,正确合理地予以取舍,使一切不利于核心军事能力提升的思想观念都得以更新、传统陋习都得以改变、体制弊端都得以革除。 三、在提高核心军事能力实践中深化转化核心价值观培育 军人核心价值观要在加强核心军事能力建设的实践中培育和践行,在抓军事斗争准备、抓军事训练、抓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中深化转化,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学习培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在抓“龙头”上深化转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军事斗争准备是军队的职能所系使命所在,是我军最重要最现实最紧迫的战略任务。军事斗争准备是提升核心军事能力、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巨大牵引力量。抓住了军事斗争准备,就抓住了部队各项工作的龙头,就抓住了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和关键。现在部分官兵的龙头意识和紧迫意识有所淡化,抓准备的压力和精力有所放松,工作劲头和工作标准也有所降低。我们要充分认清军事斗争准备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不断增强忧患意识、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努力实现军事斗争准备由任务推动向职能推动转变,由应急准备向长期准备转变,在军事斗争准备的实践当中促进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深化转化。要向重大任务渗透,教育引导官兵在执行战备训练、抢险救灾、反恐维稳等“主战场”上,忠实履行职能使命,努力践行性质宗旨,切实做到每执行一次重大任务,战斗精神就得到一次“淬火”和磨练,核心价值观就得到一次巩固和升华。 在抓“中心”上深化转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军事训练作为和平时期军队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实现人与武器的最佳结合、生成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关键性工作。深化和转化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培育,要为军事训练这一中心服务,把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作为训练中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始终紧贴训练、依托训练、服务训练。要充分发挥军事训练特殊的思想教育功能,从日常训练抓起,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把练战术、练技术与练思想、练作风结合起来,把官兵的意志品质、纪律观念、打赢信心、团队精神、心理防护等内容落实到相关的训练课目中去,通过设置近似实战的战术背景和战场环境,通过一以贯之的严格训练和严格要求,努力磨砺官兵不惧险阻、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培养官兵训战一致、雷厉风行的顽强作风。 在抓“关键”上深化转化核心价值观培育。当今时代,信息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最有活力的资源,深深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也推动着战争形态和军队建设的革命性变革,最鲜明的特征就是信息化。近期几场局部战争表明,信息优势在战争中越来越具有主导作用。胡主席深刻指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生成的基本形态,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快速提升部队核心军事能力的必由之路。信息化条件下作战,战场环境更加复杂,参战力量更加多元,信息攻防更加激烈,战场机动更加频繁,打击手段更加精准,火力杀伤更加凶猛。体系对抗越是激烈,越要坚定报效国家、献身使命的信念;信息化武器装备越是发展,越要坚定英勇顽强、敢打必胜的信心;信息系统越是完备,越要强化官兵一体化观念和一盘棋思想。要切实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部队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着眼点、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紧抓不放、长抓不懈,在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中,推动核心价值观与核心军事能力的双向促进。 (作者: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解放军某部干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