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民主是我党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军队的应用和发展,是我军在开展内部民主运动基础上,适应人民军队训练、作战需要而开展的一项运动。自建军以来,我军开展军事民主活动大致经历了五个阶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军事民主活动处于萌芽阶段。我军的内部民主主要体现为政治民主和经济民主,军事民主的内容仅仅表现为士兵对军事政治、军事管理等有监督、建议、批评之权,比较原则化,并且规定不具体。军人委员会是军队民主生活的产物,在我军贯彻军事民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湾改编时建立了士兵委员会,破除旧军队习俗,实行民主制度,在军队中开创了民主先河,为开展军事民主提供了组织保证。古田会议决议对军队民主制度的理论阐释和制度规定,肯定了士兵委员会对推进部队民主的作用。之后,各部队相继建立士兵委员会,在我军开展军事民主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军事民主活动得到初步发展。陕甘宁边区首先实行了“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的民主练兵方法,改变了过去单纯强制和惩办的方法,开展了从个人到班、排、连之间的革命竞赛。这种竞赛是发扬军事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它能把干部战士练兵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毛泽东、刘少奇、陈毅联名对华中整训部队发出指示,明确指出,打破陈规,采用兵教兵、官教兵、兵教官群众运动,是突破历史的新创造。
解放战争时期,军事民主活动逐步成熟。当时开展军事民主活动已不仅表现在整训练兵中的官教兵、兵教官、兵教兵活动,而且贯穿于整个作战过程之中,另外在战评运动中也广泛开展军事民主,官兵共同研究战术技术。尤其是作战中的军事民主活动,显得更加生动、活跃。战后也开展包括评指挥、评战术、评技术、评纪律、评作风在内的全面战评活动。为使军事民主活动能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作为一个制度建立和巩固下来,并能经常发挥作用,1948年2月5日,总政治部发出了《关于建立部队士兵委员会的通知》。通知要求各部队在经过试办之后,在连队要普遍建立士兵委员会,起到发动官兵开展军事民主的作用。
抗美援朝和几次边境反击作战中,针对外军战术特点,我军集中官兵智慧发明了坑道战等多种战法,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阶段是军事民主活动的创新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军军事民主内容有许多新创造、新发展。比如在朝鲜战场上,官兵不但围绕作战方案展开战术技术的讨论、学习,而且还对武器弹药的准备、工事的构筑和政治工作等进行查评。1963年底,全军开展的学习“郭兴福教学法”活动,是新中国成立后军事民主传统的一次大普及、大发扬。1960年10月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重申了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为了充分发挥基层群众组织在发扬军事民主中的作用,会议决定恢复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组织。1961年11月,经中共中央批准,总政颁发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连队革命军人委员会工作条例》,规定军人委员会的基本任务是在集中领导下开展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和军事民主。
和平建设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时政治工作纲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充实和发展了军事民主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军队基层建设纲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委员会条例》等条例的颁布,军事民主的内容逐步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军人委员会设立的5个组中军事民主组为其中之一。2008年颁布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委员会工作条例》对训练及战时中的军事民主都作了具体规定。从士兵委员会到军人委员会,军事民主组织发展日趋完善,我军开展军事民主活动逐步走向法制化轨道。
80多年我军在开展军事民主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新世纪新阶段履行历史使命、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宝贵财富。
(一)强有力的思想发动是我军开展军事民主活动的思想保证
革命战争年代,军事民主活动不是轻而易举开展起来的,一些官兵由于缺乏对军事民主的了解,在思想观念上还有抵触情绪,有的干部还存在非民主观念和主观主义思想,影响着军事民主活动的开展。另外,一些官兵军事素质不高,缺乏参与军事民主的信心和勇气。为此,我军进行了强有力的思想发动,破除官兵的一些错误观念,广泛发动群众,从思想上确保军事民主活动的开展。首先,提高广大官兵的政治觉悟是开展军事民主活动的思想基础。毛泽东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强调必须加紧官兵的政治训练,从教育上提高政治水平,充分发扬民主。他在总结新式整军运动的经验时更进一步指出:“由于诉苦(诉旧社会和反动派所给予劳动人民子之苦)和三查(查阶级、查工作、查斗志)运动的正确进行,大大提高了全军指战员为解放被剥削的劳动大众,为全国的土地改革,为消灭人民公敌蒋介石匪帮而战的自觉性,同时就大大加强了全体指战员在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坚强团结。在这个基础上,部队的纯洁性提高了,纪律整顿了,群众性的练兵开展了,完全由领导地有秩序地在部队中进行的政治、经济、军事三方面的民主发扬了。”[1]184西北野战分社一支社在《甲字部队开展军事民主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指出:“在练兵中贯彻阶级观点,打通干部思想是开展军事民主的首要步骤”[1]86。实践证明,军事民主的开展必须建立在官兵政治觉悟提高的基础之上。其次,开展军事民主的关键在于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军事民主观念,形成良好的民主作风。谭政在《关于军事民主问题》中指出,“但这种作风的树立,不是偶然的,它是经过去年的诉苦,近年的新式政治整军———土改学习和查评运动,打下了比较相当巩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又经过普遍的民主教育,和士兵委员会的建立,才能使部队的军事民主思想,有了开始的认识,对军事民主的作用,有了初步的成就,发挥了大家的积极性。”[1]52战争实践证明,教育官兵树立正确的民主观念有助于调动官兵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其能够在军事民主活动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为军队建设出谋划策。再次,着眼战争特点,广泛发动群众,学习军事知识,练习技战术,对提高官兵参与军事民主的水平尤为重要。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中,我军发动官兵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等知识,提高了战士参与决策的水平。通过发扬军事民主,充分利用越南地形复杂和越军化整为零等特点,采取大胆穿插,迂回包围,正面牵制,侧后攻击,以小群对分散等适应对越作战的方法,取得了较大的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