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志与当代中国
提高纵述技能与消除志书“流水账”痕迹辨析
发布时间: 2010-05-26    作者:孙兆岭 王金生    来源:《中国地方志》 2010-05-25
  字体:(     ) 关闭窗口

二、技法灵活,提高纵述质量

在志书的编纂过程中,纵述技法运用得是否恰当、灵活,决定着纵述质量的高低。技法灵活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抓好事件起始、沿革、现状三个环节

一般来说,事物的产生发展变化均可分为起始、沿革和现状三个环节。事物的起始反映的是事物最初的状态。在事物的最初状态中,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相关的背景是记述的重点要素,应交待清楚这些重点要素,为下一步记述事物的发展过程打好基础。事物的沿革反映的是事物沿革阶段通常会有几个关键的年份,如数量或质量大起大落的年份,规模、速度、性质和状态明显变化的年份,空间发生转移的年份,功过利弊泾渭分明的年份等。抓沿革阶段的各个环节,记述时尤其要注意抓住变化,突出重点,不可过多过滥。事物的现状通常反映的是下限年份事物的发展状况。抓这个环节,就是要呈现事物下限年份的横断面,充分记述事物的现实成果。写好现状,不仅可以与前边的记述内容构成事物发展的整体面貌,也可为下一轮续修志书继续记述该事物的发展演变做好铺垫。

()准确把握主题要素和历史时期的阶段性

事物在发展演变过程中,往往呈现阶段性起伏。比如数据,在高低起伏的变化中常常可以划分出平稳期、增长期、下降期;再如国民经济的发展阶段有“八五”计划时期、“九五”计划时期,企业改革有承包经营时期、民营化转改时期等等。准确把握事物发展的阶段性,首要的问题是确定好划分阶段的标准,找出其发展变化的标志。这些标志可能是一个时间段工作目标的确定,可能是一项改革政策的出台,可能是一种技术的推广运用,可能是一项管理措施的实施,也可能是一个重要人物的出现或参与等。抓住这些标志分阶段进行记述,既可以避免“断线”,又能突出重点和特点,既能反映事物兴衰起伏的全貌,又可以避免记述的平面化和笔墨的平均化。’

()科学处理资料,实现立体记述

纵述的资料是纷繁复杂的。科学处理这些资料,灵活运用各种表现方法,实现立体记述,这是消除“流水账”痕迹的有效途径。

1.以线串点,以点带面。怎样科学处理点、线、面资料?首先就要明确主题,把握好事物发展全程的主线。其次就要沿着这条主线,把典型资料贯穿起来。同时,在事物发展的各个关键时期选取若干个环节,横向展开一个个断面。这样的记述,就可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从而使记述更加血肉丰满。

2.以文驭图,文图互补。在许多纵述单元中,文字和图表是两种最基本的资料形式,二者缺一不可。这是因为文字和图表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二者互补,才能整合优势,实现共赢。所谓文字与图表互补,是二者并重而并非二者等重,图和表必须从属于文字,必须以文字记述为前提。所以,图和表并不是越多越好,其多少应以与文字配合密切并能全面反映事物的发展变化为标准来衡量。可以说,在应当文图互补的纵述单元中,没有图表,一述到底,往往会冗长而累赘,甚至会形成“流水账”;而图表过多过滥,以图挤文,以表代文,则可能喧宾夺主,不利于对事物发展变化的记述,甚至还可能影响志书整体的协调性、严肃性。我们提倡的是恰当的文字表述,加之适量的图表配合,这样不但能够全面地反映事物的发展过程,更深刻地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还可以收到形象、直观、美观之效。

3.合理交叉,适当比较。事物之间的关联性、互通性,以及志书横分门类的特性,决定了志书内容的交叉在所难免。交叉内容处理的基本方法可概括为:(1)详略处理法。编纂者要研究分析交叉事物的特性,确定其主要的归属。主要归属于哪个部分,哪个部分就详写,其他部分则略写。如工商企业,应在产业中集中记述,企业所在的乡镇可略记。(2)角度处理法。编纂者要选准交叉事物的不同角度,安排各部分各有侧重地进行记述。如草场草原,第一产业可从如何建设的角度记述,环境保护部分可从影响环境的角度记述,而旅游业则可从旅游资源和旅游效益的角度记述。(3)提炼升华法。有些分志内容必须在大事记、概述中记述,应从分志的内容中提炼、加工出其内容的精华,从而高度概括地反映其本质属性。(4)注引提示法。有此交叉性的内容在一处已全面记述,其他部分不记则缺漏,再记则重复,可采用注引的办法,标示“详见×篇×章×节”,以提示读者。

有比较才有鉴别。志书编纂者在纵述中善于比较同一事物在不同阶段、不同事物或同类事物在不同空间的区别和联系,可以更深刻地反映事物发展中量和质的变化,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纵述中的比较有横向的,也有纵向的,而通常以纵向比较为主,横向比较为辅。纵向比较多为事物内部不同时期相同要素的对比。如企业不同时期产量、产值等数据的比较。横向比较多为此事物与其他同类事物同一时期相同要素的对比。如此地与相邻的彼地同一时期财政收入状况的比较。志书纵述中的适当比较,可以增加记述的深度,增加志书的资治价值。什么样的比较才算适当?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衡量:一是比较的要素是否齐全。反映事物量变和质变的指标是多方面的,既有综合指标,也有单项指标;既有相对指标,也有绝对指标。仅仅拿其中的某个指标来进行比较,往往不能全面、深刻地反映事物的差别与联系,也就失去了比较的价值。如记述马铃薯产业,如果只比较这一年与某一年的产量、产值,对这一产业发展状况的反映就不完整,应把引进繁育品种、播种面积、总产量、总产值等指标综合起来进行比较。二是比较的项目是否具有可比性。所谓“可比”,指的是用以比较的指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均可进行比较而不失实,得出的结论正确、可信。从这个意义上说,志书的编纂者绝不能随心所欲,盲目进行比较。比如某地的工业企业,一个时期是按全部工业企业的数量来统计总产值,另一个时期则是按入统工业企业的数量来统计总产值,那么这两个时期的总产值指标就不能硬性进行比较。再如,对总产值的统计有时采用的是当年价,有时则为不变价,如果不经换算,硬把两种价格放在一起比较,显然是错误的。此外,是否具有可比性,还涉及一个空间问题。在同一时期内,空间位置相对毗邻的乡镇、相邻的县市等,其经济发展指标一般是可比的。如果一地与另一地的空间距离较远,就很可能失去了可比性,因为两地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技术等因素可能有很大的不同。三是比较得出的结论是否有意义。比较的目的是通过对比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深化主题,从而发挥资治的作用。如果无需比较而滥比较,只能徒增文字量而无价值。比如相邻两年养牛的数量多少是一看便知的,非要算出后一年比前一年增加多少头,就只能是画蛇添足的无效比较。

三、恪守行文规范,正确使用纵述语言

《地方志书质量规定》对志书行文提出的具体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语体,二是文风,三是语言文字,四是人称和名称,五是图和表,六是数据,七是注释、引文,八是数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综观上述八个方面,诸如第三人称、各种专有名称和人物名称、图表、数据、注释、引文以及数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的使用等,只要志书编纂者认真学习和领会相关的具体规定,扎实负责地处理每一个问题,都是不难做到的。从编纂实践看,如何使用规范的语体文进行记述,如何做到行文严谨、朴实、简洁、流畅,如何做到用语、用词、用字的准确规范等,则并非是轻而易举之事。有些志书的记述出现问题也往往是在这些方面。针对上述情况,编纂者可在以下两个方面重点把握:

()准确把握志体与其他文体的区别

简要的说,志体是现代语体文,使用白话文书面语言,述而不论是其主要特征之一,而史体则可有大量的议论,议论文体更以议论见长;志体重在依时记述事实,总结报告则侧重从事实中分析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得出改进措施;志体的知识性体现在对资料的记述中,而教科书类则大多使用说明文体,可对相关对象进行大量的解释说明;志体要求融思想性、科学性于资料性之中,所记事实不受当前形势制约,记事简洁、朴实,而新闻报道类文体则讲究时效性,所记事实往往与当前形势紧密联系,记事可适当渲染气氛;志体记事要求实事求是,“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而文艺作品则是通过想象和虚构事件来塑造人物形象。

()理解和坚持严谨、朴实、简洁、流畅的文风

文风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忌套话、空话。如“在百年不遇的旱灾面前,全县人民团结一心,不等不靠,想方设法抗旱救灾,力争大灾之年大丰收……”,这种格式化、公式化的语句空洞无物,在志书中没有实际意义。二忌空泛议论。如“扶贫工作如何开展,是关系到一大批贫困群众能否脱贫致富的一件大事,必须抓好……”,这种评论式的语句既不符合志书的志体要求,也显得空泛无力。三忌含糊其词。如使用“一大批”、“近年来”、“大大提高了”等表意模糊的词语,叙事就失去了准确性。四忌乱修饰、乱形容。如写市场,就用“车水马龙”、“百业兴旺”等来形容,写产品,则堆砌一些“有口皆碑”、“享誉四海”等词语,往往给人华而不实的感觉。五忌拖沓冗长。纵述事实时应尽量少用“着、了、过”等时态助词或“因为、所以”等连词,要叙事精炼,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正如古人所说:“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否则,叙事连篇累牍,拖泥带水,便收不到文约事丰的效果。

以上仅从纵述技能与“流水账”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与辨析,对如何消除“流水账”痕迹略陈管见,思之不深,难免见之粗浅,敬请方志专家和同仁斧正。

(联系地址:河北省围场县档案局邮编:068450)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