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国史教育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国史辨析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集体化时期广东省农村工业的起步(1952~1984)
发布时间: 2011-03-16    作者:葛 玲    来源:当代中国史研究 2011-03-16
  字体:(     ) 关闭窗口

在中共中央有关精神的推动下,1953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召开了广东省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提出了大量发展临时性、季节性互助,积极发展与提高常年互助,切实办好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针。同时,广东省农村也出现了一批林果业、牧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多种互助合作的经营项目,少数农民甚至开办了农产品加工作坊。[11]实际上,由于广东省农村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耕作传统,即便是没有合作化的推动,广东省农村的副业生产也十分活跃。1953年4月,陶铸在《胜利完成土改,全力转向生产》的讲话中指出,“广东的农村副业是大有可为的,只要深入调查一下,就会看到每个乡都会有些办法。如土特产、手工业、采矿、木材以及各地建设中所需的人工等。”[12]1954年2月,华南分局在《关于农业生产合作社工作的指示》中强调:“合作社能够更好的分工分业,更好的改进技术,适当的扩大生产等优越条件,应充分利用,以增加生产。各个合作社,在可能范围内均应进行副业生产,这样既可解决劳力剩余问题,又可大大增加收入。”[12](p.71)1954年8月1~14日,广东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提出:“大力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相应地加强城市工作,发展地方工业,并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步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1](p.18)虽然这时广东省已经提出了大力发展地方工业的问题,不过在合作化初期,乡村工业化的发展主要还是体现在副业为主的多种经营上,地方工业的发展并不突出。

合作社大力推动了广东省农村多种经营的发展。广宁县江步乡红星农业生产合作社在搞好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还抓紧了林业、手工业,发展了多种经济。”红星社先后创办了水力磨粉厂、腐竹厂、石灰窑等社办企业。红星社的多种经营实践也被毛泽东称之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值得各地研究推广”。[13]当然,有此经验的不仅仅是红星社,发展多种经营是合作化初期广东农村的一个基本特征。“1953~1957年,广州农村合作化期间,在从化县和增城县等山区,一部分镇、村在公有的山林办起了林场、果场、药材场和养蜂场等;在番禺、花县和广州近郊办起了三鸟场、鱼场、畜牧场;一部分镇、村还利用公有土地陆续办起了小农场和各类经济作物垦殖场。”[14]就全省的情形来看,截至1955年,广东全省共建立了4万多个工副业小组,从业人员约40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3.5%,总产值5.3亿元,占农村总产值15%。[11](p.74)从这一数据来看,工副业的发展状况还无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但也正是这些初步的探索,一步步地推动着广东省农村的工业化步伐。这些看似层次很低的工副业小组,也为几年后社队企业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合作化时期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工副业的发展上,另一方面表现在合作化有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实现。1954年10月,广东省农业厅在中山县沙鶿建立国营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备有3台苏联ДT-54型链式拖拉机和一批农具,开始为农民代耕。1956年,邓小平、邓子恢等视察了中山拖拉机站,肯定了广东省在农业机械化方面所作的努力。1956年番禺县郊区也引进外国产的拖拉机和农具,建立起国营拖拉机站,仿苏联的管理方式,实行为农业社代耕,开始了农田耕整机械化的进程。[14](p.407)到1957年,广东全省共建立国营拖拉机站15个,拥有拖拉机239台,配套农具767台,机耕面积50万亩。[15]尽管这一时期机械化的发展步伐比较缓慢,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推动了农业生产工业化的进程。

    1. 集体化与合作医疗(1955~1962):卫生政治的话语建构逻辑
    2. 集体化时代“新农村建设”思想的孕育与形成
    3. 集体化时代水利社会史研究的时代意义
    4. 山西省柳林县集体化时期梯田建设考察
    5. 贫困与反贫困:集体化时代中共对乡村问题的表达与实践
    6. 一场何时采取社会主义步骤之争--建国之初关于山西农业合作社的争论
    7. 当代中国民间文献史料的搜集、整理与利用现状综述
    8.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广东省对非洲国家的援助
    9. 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在广东省的践行
    10. 建国初期广东省农业税征收工作的历史研究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中国社会科学网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20023317号-2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