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网首页|客户端|官方微博|报刊投稿|邮箱 中国社会科学网
  国史网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重要新闻 | 影像记录 |  教育指南
中国概况 | 人物长廊 | 大事年表
国史珍闻 | 图说国史 | 60年图片
专题研究 | 理论指导 | 政治史 | 经济史 | 征文启事 | 学 者
学术争鸣 | 学科建设 | 文化史 | 国防史 | 地方史志 | 学 会
论点荟萃 | 人物研究 | 社会史 | 外交史 | 海外观察 | 境 外
特别推荐 | 文 献 | 统计资料
口述史料 | 图 书 | 政府白皮书
档案指南 | 期 刊 |  领导人著作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方史/志 >> 地方史专题
再写深圳故事——深圳经济特区30年重大事件和杰出人物票选扫描
发布时间: 2010-09-05    作者:胡 谋    来源:人民日报 2010-09-05
  字体:(     ) 关闭窗口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几经风雨,深圳经济特区走过了整整30年。30年间,深圳经济特区演绎出一篇篇惊天动地的故事、走出了一个个叱咤风云的人物。

  作为纪念深圳经济特区成立30周年的一项“重头戏”,深圳举行了特区30年的百年大事和30位杰出人物、30位优秀人物和群众性选票活动。

  9月2日,深圳正式公布了评选结果。百件大事中,既有决定深圳命运的大事、也有深圳开创的“全国第一”的创举;既有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标志,也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记忆。杰出和优秀人物中,既有特区初创时期的创业人物,也有特区发展进程中的创新人物;既有家喻户晓的精英人物,也有默默奉献的普通人物。这些故事、这些人物不仅唤起了深圳人对当年“杀出一条血路”的回忆,更激起了深圳人对今天“走出一条新路”的激情。 

  改革开放的闯劲不能丢

  1979年7月2日,蛇口炸响中国改革开放“开山第一炮”,拉开了深圳“历史交响”的序幕。

  指挥点燃这一炮的,是当时已年过花甲的蛇口工业区总指挥袁庚。

  奖金、招聘、民选、合资、股份、商品房……在多个领域,袁庚指挥点燃“第一炮”。

  袁庚在蛇口“燃炮”,骆锦星则在罗湖“打擦边球”。

  1980年,骆锦星肩负为深圳建房的重任,却又身无分文。“用地换钱嘛”,香港朋友点拨了这位深圳市房地局副局长。

  骆锦星组建了中国首家房地产公司、收取中国首笔土地使用费、建起中国首个商品房小区、成为中国“土地第一拍”的竞得者。

  罗湖“用地换钱”,宝安“以股筹资”。1983年,宝安成立新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

  随着外资、股票、商品房的出现,当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王喜义开始了一系列冒险的配套动作。

  中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挂牌、办理中国第一个住房按揭贷款、组建中国第一家证券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先出生、后领准生证”……

  “姓资”的指责、“违宪”的风险、“卖国”的骂名,甚至夹着子弹的恐吓信,都没能阻止改革“闯将”的开路步伐。

  “面对黄沙海水没退路”,看着候选大事和人物简介,许多深圳人又想起袁庚当年这句话。蛇口工业区党委书记杨天平说,老一辈给蛇口留下雄厚家底,但蛇口绝不“坐吃山空”,而要转换角色、“再造新蛇口”;网民“布衣平民”在投票同时留言,为了深圳新的30年,“改革开放之初的那股闯劲与激情不能丢、‘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永不灭!”

    相关链接 - 当代中国研究所 - 中国社会科学院网 - 两弹一星历史研究 - 人民网 - 新华网 - 全国人大网 - 中国政府网 - 全国政协网 - 中国网  - 中国军网 - 中央文献研究室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当代中国研究所 版权所有 备案序号:京ICP备06035331号
    地址:北京西城区地安门西大街旌勇里8号
    邮编:100009 电话:66572307 Email: gsw@iccs.cn